区块链技术对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2020-09-10 07:22吴萌
财富生活·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

摘要: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业态,能够解决传统金融产业中,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等诸多难题。但是单纯依赖新兴互联网产业无法做到传统金融与现代互联网金融的有效衔接,区块链技术恰好能够解决当今金融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推动区块链技术与互联网金融产业的有机融合,营造良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局面,本文详细的介绍了区块链的定义和分类、区块链技术对互联网金融机构、信用机制以及风险控制的影响,提出了应当从政府、行业协会、互联网金融机构、投资者等层面基于区块链技术互联网金融产业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互联网金融产业;互联网金融机构

一、区块链的定义和分类

区块链是一种融合了多种信息的新技术,利用P2P机制和密码学串接保护内容的交易往来记录,同时它也满足了现代的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需要[1]。区块链,其本质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全方位数据库。其常见的四种分类:公有链、私有链、联盟链以及许可链。公有链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由的加入与参与交易进程的区块链。私有链是指某个人或某个区域拥有对特定数据的权限。联盟链是指所有的参与者作为联盟一体达成共识形成一致性的算法。许可链是指每一个获得授权的节点达成共识的机制。其中许可链的范围可以包括私有链与联盟链。

区块链基于融合各项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了在金融交易的过程中不可篡改和可用性,从很大程度上保障金融交易的安全。区块链可以保障信息的准确和不被删除,对伪造数据的金融参与者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从而保障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可信性。区块链的一大重要特色就是去中心化,不需要一个交易中心来保证交易的可信,也不需要该中心作为数据的储存点,较大程度的减少了运营的成本,提高了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效率[2]。

二、区块链技术对于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区块链技术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影响

区块链技术为互联网金融机构带来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并且当前的金融产业发展难题提供了解决的渠道,因此,近年来许多互联网金融机构纷纷致力于互联网区块链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总的来说,区块链技术为互联网金融机构带来了如下影响。第一,清除了过去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各项障碍。区块链技术具有公开透明的特征,使很多互联网金融机构更好地了解并进入该产业,减少了为风险防控而投入的资金与技术成本。第二,与传统的金融交易模式相比较来看,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商业运作程序与操作环节,降低了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时间和人力资本成本[3]。第三,基于区块链技术,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有更广泛的商业模式创新空间。有别于过去的传统技术,许多创新的商业模式难以施展。而区块链能够更好地促进不同物联网的联合,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合作的成本和门槛。第四,不同的区块链的种类,能够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构建多样的技术框架,按照不同的客户需求,能够方便他们选择技术层级,便于轻松的升级与转化。第五,区块链自身具备的强大的协同合作潜质,可以为不同的机构、人员提供高效、安全、简易的交易,从而构建新型的商业关系和往来。第六,区块链的技术为各大金融机构之间提供了信息与资产价值共享的平台,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误判。在共同的监督管理下,能够实现资产价值的良性配置,降低频繁交易的频率,维护市场的稳定,从而减少金融机构的交易风险值。

(二)区块链技术对于信用机制的影响

对于互联网金融产业而言,对信用的评估可以有效地维护产业的稳定发展,那么构建起良好的信用机制是互联网金融产业的核心要素。其中,信用机制的构建在于对信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处理,互联网金融企业对于数据的分析把控决定了信用的准确性,从当前看来,信用数据的准确收集和分析处理,已经构成了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一些傳统的信用数据仍然是征信企业拥有权限,这些数据与企业的自身利益紧密相联,因而无法共享给互联网金融机构,同时,互联网金融机构又不具备获取这类传统信用数据的资格,这就造成了客户所需要的真实数据因受到限制而无法提供[4]。在这种矛盾的条件下,区块链技术提供了有效的解决策略,一方面不会影响征信企业的核心利益,另一方面,又可以有效地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相关的信用数据,这种双赢的模式很好的缓解了金融产业出现的难点。

那么为了规避风险,互联网金融产业所应该形成黑名单信用机制。虽然当前互联网金融机构之间已经在积极谋划有关的黑名单信用共享机制,但是这些都是基于传统信用数据,容易存在中性化的管理机构,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与安全。另外基于传统信用数据,黑名单信用机制共享系统存在的周期与数量维护起来有巨大的难度,同时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分析、更新不及时,影响金融机构对于信用数据的应用。而区块链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构建完善的黑名单信用机制。这一机制的布局如下,首先各大金融机构共同探讨信用黑名单的登记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信用数据的有偿共享,随后,他们利用区块链技术,对于黑名单信用数据进行储存并且加密保存,之后各金融机构即可有偿的使用黑名单信用机制。

(三)区块链技术对于互联网金融产业风险控制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产业能够兴起并且逐步壮大,其根本就是能够有效地把控风险带来的影响。金融产业有一条原则就是风险与收益并存,高收益也会带来高的风险,那么对于传统的金融产业还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在获得高收益的基础上都应当有效地控制由此伴随而来的高风险。传统金融产业经历了长久的兴衰,已经构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风险,控制流程即是发现风险、判断风险、选择策略、控制风险、监控风险、最后总结风险。但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产业缺乏风险控制的经验,如何有效地控制高收益带来的风险,是互联网金融产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区块链技术恰好可以为互联网金融产业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在追求潜在收益的同时,也能够兼顾资金的安全性[5]。事实上,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金融产业中控制风险的方式就是构建信用机制。将客户进行合理划分,对于白名单上的优先级客户,因为他们具备良好的信用,可以为他们提供金融服务来确保收益;对于黑名单上的高风险客户,互联网金融企业应该尽量减少与其合作,因为信用缺失的客户带来的风险比收益可能更大;对于未加入信用机制的客户,利用区块链技术共享平台对客户的收支状况和贷款记录,快速判断这些客户的价值和风险值,为互联网金融机构带来可信任的评估,从而降低风险。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还能够在机构的金融交易当中防范非法行为。区块链技术能够储存和加密数据,无人有权限篡改数据,极大地保护了参与者之间的交易安全。同时,基于区块链的技术,所有的交易过程与环节可以实现智能化,减少人为干预,降低非法的人为操作带来的风险。区块链技术还能够追溯交易的过程与结果认证,从而减少了伪造带来的巨大交易风险。

三、基于区块链技术下互联网金融产业管理对策分析

第一,政府机构应建立健全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产业管理的法律体系。需要我国政府法制部门与我国的央行切实地履行经济立法职能,遵从立法原则,并且与互联网金融产业区块链市场的发展动向相适应。政府应当根据政策法规设置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设定行业的准入标准。在对于金融产业专项的整治方案指导下,强化对于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市场监督管理,灵活利用区块链技术监控钻金融漏洞的违法行为,加大对于不法分子的惩戒力度,为互联网金融产业营造良好的市场交易环境[6]。

第二,应当建立专门的互联网金融产业行业协会与管理委员会,采用科学合理的运转方式,促进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与自我监督。同时,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应当建立健全从业的制度规范,合理的规划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与未来走向。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也应当学习其他国家优秀的管理经验与运作模式,完善我国在区块链技术推动下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不足,同时鼓励优质的区块链技术与产品走向国际市场,逐步提升我国区块链在国际金融产业中的竞争优势。同时,区块链技术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现代化信息技术,应当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各项技术之间密不可分,应当统筹区块链相关产业的总体布局,将个信息技术产业的建设汇聚一起形成合力,相互补充,为上下游的产业链提供可持续的力量源泉和不断发展的生态圈。应该开展区块链应用的试点工作,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领域,积极的推进知识产权保護、信用机制的维护等相对简单的场景应用,做好这些领域的试点工作,积累和完善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应用经验。

第三,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当构建区块链技术的创新框架,重视区块链人才的培养,同时打造区块链技术的开发应用布局。在技术的创新研发上,鼓励优质的企业推动互联网金融区块链联盟,共同打造透明的信用数据共享平台。在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机构是区块链技术市场的重要角色。因此,互联网金融机构之间应当构建协同机制,达成合作共识,推动技术研发,并共同攻克区块链技术的核心难题。当前区块链技术在信息检索、数据储存与隐私,保护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可提高的空间,当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互联网金融的不同场景时,也存在着不同的安全需要。因此,企业与高校和政府之间应当加强合作,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加强核心问题上的攻关创新,促进区块链的成熟和逐步完善。在未来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中,共同扩大区块链到核心技术在金融产业中的应用规模,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获取更高的收益。

第四,作为投资者,应当遵循互联网金融产业的交易规则与程序,遵守法律法规的,杜绝一系列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违法的金融操作的行为。投资者也应当为国家在涉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互联网金融产业管理相关立法工作提供合理的意见与看法。同时,要不断学习,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认知理解,防止在互联网金融产业从业过程中盲目跟风,规避受到欺骗的风险。一旦发现不法分子给自身带来的经济利益损失,投资者应当及时地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的权益并保护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李长银,李虹含,高寒,陈涛.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金融业的影响[J].海南金融,2017(02):31-37.

[2]徐若瑜.区块链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及应用[J].财会通讯,2017(26):94-97.

[3]陈迪芳,张金林.区块链技术下价值互联网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J].财会月刊:下,2017(33):51-56.

[4]王影,丁利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发展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29):162-163.

[5]罗亮.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创新[J].银行家,2019(08):47-49.

[6]陈涛.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系统设计与实现[D].广东工业大学,2019.

作者简介:

吴萌(1981.10-),女,汉族,河北保定,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互联网金融研究,三亚学院。

猜你喜欢
区块链技术
互联网+电子病历档案大数据跨医院共享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探究
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农村金融信息共享平台研究
区块链技术驱动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
“一带一路”下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应用场景分析
基于区块链的企业财务业务创新
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展国际结算的探讨
区块链技术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影响分析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前路展望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适用性和应用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