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盛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教学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其中信息手段的运用是一个大的方向。本文立足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目,对信息手段引领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關键词:信息手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导入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经历了逐步推进的过程。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中,教学氛围宽松的营造较为重要,更为重要的是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感受道德与法治学科,感受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发展探究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就能够解决教学实际过程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化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最开始的环节,就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说,导入环节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教学的最终效果。信息化导入相比于传统的导入方法具有很大的优势,其更为直观,更有趣味,也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获得更好的导入效果,为实现有效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教学“骄人祖先,灿烂文化”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进行了信息化的导入。通过一个预先制作好的微视频,带领学生大致梳理了一下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从远古时期的炎黄、五帝的传说,到商周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再到春秋、秦王汉武,唐宋元明清,一个个学生们熟悉的朝代和历史人物出现在视频中,虽历经沧桑,但却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伴随着恢弘的背景音乐,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也激荡起了作为中华儿女的那一份自豪。通过微视频导入,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快的进入学习的状态,促进了有效教学的实现。
二、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
教学资源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既包括音像、图片、文字、视频等素材类资源,也包括QQ、博客、电子书包等支持环境,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变换交替使用,教学效果肯定会较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电子书包等媒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参与,激发学习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探究过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如果教师能够调整角度,那么将会大大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的改变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能更好的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搭建探究式学习平台,可以让学生利用PPT、思维导图等软件进行知识建构与分析。
如在讲授“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时,如果直接在课堂上对讲授此课程,学生的感受并不会太高,如果教师能够提前组织学生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知识和图片,这样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就会对该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加之将其通过ppt等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会使得学生们的印象更加深刻,而且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搜集资料,这样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担当主讲,对其收集的资料进行讲解,一般来说,学生的积极性都会较高。
三、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利用视频、网站等呈现案例,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观察质疑中进行探究。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或虚拟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在情境中扮演角色,担当角色,改变以往只是以一个简单的听众,仅仅听教师怎么说,自己的思想不能贯彻进课堂的学习之中,内心的情感和以往的生活经验无法得到共鸣的不好现象,通过情境表演等形式,能有效将学生的内心与课程知识联系在一起,自身的感受能得到理论上的支撑。
例如,在讲授“这些事我来做”时,老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展示个人扮演的一些角色,通过一些人物对话和行为,展示某些情节,让学生对其中人物的言行进行评价,是否与其扮演的角色相衬,是否担当了应该担当的责任。通过情境的创设,以及讨论,从而实现内化知识的目的。结束之后,可以让学生结合对自己角色的认知,进行戏剧的编排,从而更进一步深化对自己扮演的角色和责任的认知。
四、在信息手段引领下,开展探究式教学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探究式教学课题的选择特别重要,作为教师,要积极选择那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题,同时还要确保选的课题能与信息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例如,“我和大自然”这一单元的内容,课标要求学生观察每个物种的同时,也要分析总结每个生命的独特性,并通过这样的观察和总结归纳,对生命能够有充分的理解,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本课利用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组织了开展了本地区的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状况的调查活动,在调查过程中,让学生利用相机、手机等设备进行生存状态的观察和观察,利用博客和QQ进行调查资料的收集与分享。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引领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在课堂导入、情境创设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与开展探究式教学的适切性较高。希望诸位能够灵活运动信息手段,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春娟.初探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方案[J].课程教育研究.2018(31)
[2]孙锦慧.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