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骞
摘要: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首先要对学习充满兴趣。一旦失去兴趣,学生不仅会感到学习是一种痛苦,而且学习效率也不会高。
关键词:课堂教学;好奇心;兴趣
自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师以来,我深刻的体会到,培养学生对化学持久的兴趣,是学好化学的键。当学生刚接触化学时,对化学这门学科充满着好奇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好奇心逐渐淡化有的学生还出现了厌学甚至是对化学产生了厌恶感。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我注意观察和总结,尤其是对九年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最后我得出结论:要让学生学好化学就要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于是我付诸行动。在课堂上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这样一来学生又重新对化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所下降。经过上网查找资料,和学生交谈,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讨教我认为: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保持兴趣是学好化学的关键所在。经过思考和整理具体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如下。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着重指出:“教学的艺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學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教师用热爱与尊重学生的行为,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与信任,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我原来在上课的时候总是板着脸从来不笑,喜欢打篮球的学生因此偷偷给我取了个外号“ 石佛”,想必喜欢看NBA的人都知道马刺队的邓肯因为打球时面无表情被人称之为“石佛”。后来我认识到要和学生交心并坦承相待才是解决的正道。随着沟通的深入学生的向我敞开了心扉,也逐渐对化学有了兴趣,我也在教学中更加的有趣和丰富,学生的兴趣一直很持续。
二、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但有时也不尽然。
九年级的学生的年龄大都在十五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身体正在发育心理也不成熟。试想就是一个成年人如果每天生活在负面情绪和失败的阴影中也会出现不好的结果。因此让学生能够感觉到成功的喜悦是激发学生持久兴趣的好方法。比如我在我们学校教导处组织的一次观摩课上就看到我们学校的一位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的一堂语文课让我感到很成功。一名男生懒得做练习册上的那些机械重复的题目,只对造句和看图作文感兴趣。不知什么时候教师突然来到他身边,并抽走了他的练习册。然而教师并没有因为练习册上大片大片的空白而大发雷霆,却对这位男生造的句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句子是这样的:“花骨朵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 教师看了以后,轻柔的朝这位男生一笑,夸赞道:“非常好,很有想象力,多有灵性啊!” 随后又问道:“为什么不说 ‘倾听春天的脚步 呢?” 男生第一次受到如此夸奖,心头一暖,胆大了起来,反驳道:“有时候春天来时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 教师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拍了拍他的头,走上讲台,他的练习成为讲造句题的范本。欣赏和鼓励带给这位学生无穷无尽的动力。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的体验。
三: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这就需要化学教师既要有理论思考的能力又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可是如何入手是一个难过的门槛。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只是注重理论教学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甚至是抵触。这就需要我们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的上册有一个章节讲的是相对原子质量。这一内容比较抽象。经过思考和总结我决定做一个演示。我拿来十二个黄色乒乓球用胶水粘在一起代表C-12的原子核,又拿来一个白色的乒乓球代表氢原子的原子核,先让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结果很难称量。然后让另外一个同学称量十二个乒乓球的质量结构很多学生能较好的称量出来。然后结合课本上的概念讲解,这样的效果很不错课堂气氛也很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形式上我们借鉴了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相声。我们调侃的称之为“双师课堂”虽然略显稚嫩,但也是我们的一个小心思。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
四:多学科的穿插教学
相信很多的老师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一下的教学经历:讲到某个内容时需要举例子但有没有特别贴切的例子。自从我在网上听了一节公开课我觉得可以借鉴一下。那位老师在课堂上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公开课的最后是集体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一句古话: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而要学生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教师要做到。所以在课余时间我就经常上网学习充实,不光是化学方面,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多看一些其他方面的资料。
综上。由于化学是整个九年制义务教育中最后一门开的课程,学生没有任何学习经验。这也造成部分学生们对化学的学习由好奇到平淡甚至抵触的过程。这需要我教师从理论和实际出发找出问题,总结经验,找到更多更好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总之是要不断的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在提高兴趣的同时能够保持持久的兴趣。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提高化学学习的成绩和自然科学的素养。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皮亚杰 《发生论导论》
[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
[3]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 《罗杰斯著作精粹》。
[4]《九年级化学》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