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慧超
常会有一些对于科学知识的误解,或者一些常识性问题的不理解存在,不仅在原有学科上造成了进一步提高的障碍。可以通过对于学生各方面习惯都很有影响的品社学科进行渗透,不仅是让学生在科学知识上有积累,在科学素养上又有提高,这是对德育学科中的科技知识整合的尝试。
关键词:低年级;科学知识;科学素养;德育;整合
一、问题提出
开学以来,我同时进行着品德与社会学科以及学校少科院的教学工作。在科技知识的教学上,时常会觉得像二年级这样的低年级学生时常会有一些对于科学知识的误解,或者一些常识性问题的不理解存在,不仅在原有学科上造成了进一步提高的障碍。
如果,可以通过对于学生各方面习惯都很有影响的品社学科进行渗透,不仅是让学生在科学知识上有积累,在科学素养上又提高,还可以使他们在对于科学以及道德修养上都取得更大的进步,这是一个一举数得的机会。于是,我做了部分德育学科中的科技知识整合的尝试。
二、分析原因
(一)科技知识上
二年级的学生还处在小学学习年段的低年级段,对于有些科技知识、常识还处于“迷朦”的状态,由于不同的家庭和来源也会造成学生在认知上的偏差,尤其是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的知识广度以及涉猎的层面会产生强烈的对比,两方面可能因为谁也不服谁,无法更好地融成一个集体进行讨论。农村学生对于一些经验性的知识掌握较好,始终掌握着事情的现象;而城市学生对于理论性知识了解较深,却不知道这些理论知识的外在表现有什么,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有哪些运用,双方都存在着自己的缺失。
(二)兴趣上
众所周知,每一位学生都已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他们具有极大的学习潜能,只要引导得当,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行为。
同时,二年级的学生正是处在各方面习惯培养的阶段,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更是需要非常扎实地落实的,尤其,在科技方面需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对于科技知识的钻研精神、探究的积极性,对于科技方面产生独创性的思考,培养发散性、创造性思维更是不仅对于自然科技学科很大帮助,同时也会对其他学科产生正向的助力。
三、采取措施
实例:
二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的第3课《一个都不少》中的“新视窗”是个很好的科技渗透点,我认为其中有很多的科学知识值得渗透,所以,我一开始就让学生们自己去思考“如果在野外迷路了,我们可以用指南针辨别方向,还可以用什么其他方法吗?”,很多预习过的同学马上就说出了书上的内容:看树的年轮,看蚂蚁洞的大小、朝向,北斗星的方向,以及使用手表。
为了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我追问他们:“你们知道了这些方法,有什么要问的吗?”胆子大的同学们,马上就举起手了:“老师,为什么年轮总是南面的宽?”“北斗七星是什么呀?”我根据原先找的資料回答了问题中的一两个,接着我让学生们将自己产生的问题都用一张小纸条记下来,让他们回家之后找找资料。
第二节的品社课中,我一开始就让他们交流上次的问题。我先将问题都写在黑板上,然后,让那些同学们将自己找的道理说出来,那些删汰来交流的同学不仅对于科学产生了兴趣,而且充满了自信。而下面听的同学也是津津有味的。
(一)针对于知识学习
人是一个整体,其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等多个方面,这几个方面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同时存在,同时发展。因此,作为影响人发展外部因素之一的教育,也应该是一个整体,而且,它不是由简单的个体相加来影响学生,而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发挥着作用。
在整合的情况下进行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们更容易融会贯通,并且能够学到更加广泛的知识,让农村和城市的学生们能够架起互相交流的桥梁。
(二)针对于兴趣培养
教育学家认为:小学科技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有目的地采用多种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结合学科实际,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教育阵地、教育资源展开科技教育活动,将科技教育融入德育教育当中,从中不仅是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在提高学生对于科技的兴趣。
学生学习了有关的科学知识之后,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身去实践科学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应用,享受科学知识带给他们的乐趣。
此后,也有不是的课程当中有这类似的科技知识可以渗透,我都将这些内容把握住,让学生们自己进行交流。
渐渐的,我们班级的学生在科学常识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找寻科学知识的解答也有了兴趣。
四、取得效果
一学期下来,我们班级的同学对于科学知识、常识的积累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可以将这些简单的科学知识运用到平时生活和学习当中,解释某些现象的产生了。
而且,同学们对于科技知识的探究、钻研都产生了兴趣。会自觉地去对不了解的知识回家找资料,或者和老师一起来讨论。
我从中感受到了我们每一个学生在科学常识性知识的积累上有了提高,而且,在对于科学的探求中更是充满了质疑、自己解决的热情。
五、理论分析与启示
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非常大,尤其是少年儿童,更是如此。在潜移默化当中做到“润物细无声”,才能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德育学科是小学生身心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在德育学科中加入科学知识的渗透,也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科学技术在祖国的发展中使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学生对于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于祖国发展应当尽一份力,都有很强烈的热情,我的做法等于是给予了学生们现阶段如何去做的一条“道路”,让他们在“这条道路”上走的平坦、愉快,正是在考验我渗透的方法是不是做到了“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确可以看到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热情正在一点一点高涨,这给我在这方面不断改进增添了信心。
同时,教学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走,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真正使学生成为学生的主人。科学探究教学是通过教师创设综合的、充分联系儿童实际的,以注重儿童亲身体验、以探究发现为宗旨的开放性的科学探究学习活动。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已经有了一个成熟的创设情境,将科技有效的融入其中,培养他们对于自主学习、收集资料,将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
科学知识在德育学科中的渗透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学生知识上的渗透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西方“做中学”的教育者认为:孩子都有其“前概念”的存在,这些“前概念”有正确,也有错误,老师所做的事情是无法将这些“前概念”从他们的大脑中“驱离”,我们所能做的只有不断地教导他们正确的概念以覆盖他们的“前概念”。
所以,我认为我的这一在德育学科中渗透科学知识的过程将是绵长的。其中,如何根据已经创设好的情境设计出合理的可以将之运用进去的科技知识,以及潜移默化的方法更是重要。尤其是在初期阶段,一定要让学生从本身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品德出发,了解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并产生兴趣,而老师在其中也要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对于学生下课后一定要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