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沛坤 陈昂 郭杰青
【摘要】本文针对大数据时代下,医院科研档案信息管理效率较低,无法实现对海量档案信息数据管理需求的问题,开展对档案信息化管理方法的设计研究。首先,建立基于大数据映射的电子档案安全管理平台;其次,对医院科研档案信息数据进行集成处理,统一档案数据存储格式;最后,对医院科研档案集成信息中的垃圾数据进行清除,降低冗余数据对管理平台的资源消耗。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与传统管理方法相比,可有效提高医院档案信息的管理效率,为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及优化提供有力推动。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方法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医院经营业务以及服务项目的待储存信息不断增加,进一步凸显出医院科研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传统医院科研档案通常采用纸质档案信息的形式进行存储和管理,而这样的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的需要。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科研档案管理效率,应当结合现代科技为其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条件。从当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形式来看,其主要依赖于云计算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处理,最终将大量数据信息高度集成并实现共享。当前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档案存储格式不规范、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差、档案管理安全性较低等。因此,基于大数据的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方法应当在实际管理工作过程中,充分保障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档案存储格式的统一性以及档案管理的系统性。基于此,本文开展对大数据时代下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方法的设计研究。
一、基于大数据的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方法设计
(一)建立基于大数据映射的电子档案安全管理平台。本文提出的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方法应结合集成化、精细化的档案管理理念,构建基于大数据映射技术的电子档案安全管理平台。首先,采用安全性能相对较高且获取途径合法的防火墙软件,实现对防火墙访问安全防护的强化。在管理平台的内网与外网之间设置官方认证服务,并针对平台内网中安全等级不同的软件进行不同类型的防火墙设置。同时,加强对网络危险入侵检测的应用力度,构建网关病毒检测及抵御系统,从而在电子档案安全管理平台受到非法威胁或危险入侵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对电子档案进行保护,并针对不同的安全问题采取对应的措施。其次,在电子档案安全管理平台搭建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大数据映射技术,针对医院科研的多路径档案信息的大数据流和上述建立的网关病毒检测及防御端口之间建立二者的映射连接模式,如图1所示。
根据图1映射连接模式,实时建立映射关系元组,并通过公式(1)、(2)实现对平台中多个服务器节点的异构映射和大数据流摘要处理。
公式(1)中, 表示为档案信息大数据流的延迟时间;
X表示为档案信息大数据流的不同类型;P表示为档案安全管理平台受到危险入侵的概率;n表示为网关病毒检测端口数。公式(2)中, 表示为映射关系压缩权重; 表示为第f路径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大数据流; 表示为多个服务器节点异构映射权重。
(二)医院科研档案信息数据集成。针对医院科研档案管理中各类信息的数据量较为庞大且种类较多,管理程序实施较为复杂的特点,在对档案信息数据进行记录和存储时,可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档案信息数据进行集成处理,结合上文建立的基于大数据映射的电子档案安全管理平台,对不同路径、不同类型、不同格式的数据通过命令解析器对其进行划分,再由分配器从元数据集合中读取到的所有数据源信息发送到每一个在线的数据源中,完成代理模块的处理工作,最后通过数据源元数据管理将所有数据信息集合在统一的数据库中,实现对档案信息的集成。在档案信息数据集成过程中,还需要保证数据的清洁,将档案信息数据中冗余性数据滤除,并将存在残缺问题的数据补全,更正存在错误的数据,图2为医院科研档案信息数据集成模式示意图。
针对结构化、半结构化以及非结构化的数据,在集成时无法做到同一标准格式存储的问题,可采用分布式大数据存储方法,将不同类型格式的档案信息数据存储在与之相对应的模块中,再通过不同类型的数据存储引擎,建立各个存储模块之间的有机连接。同时,在集成处理后还应当对医院科研档案信息数据进行有机整合和归纳。
大数据时代下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在集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而绝大多数是陈旧冗余数据信息,不存在任何利用价值。针对这一部分档案信息垃圾数据,本文采用Clean Space垃圾数据清除工具,在基于大数据映射的电子档案安全管理平台中按照管理人员的需要将档案信息数据划分为大小不同的数据存储区和人工干预存储区。根据不同存储区域的大小对数据进行读取,并通过java数据库连接接口调入到数据处理平台中,此时档案数据的存储格式是以数据库表的形式存储在不同区域中。将数据库表中的档案信息数据按照规定设置为不同的字段ID,当定义的字段ID为非法数据时,程序自动执行错误数据处理动作;当定义的字段ID为重复数据时,程序自动执行人工数据处理,从而实现对错误数据及重复数据的清除,降低电子档案安全管理平台对冗余数据的管理消耗,提高管理效率。
二、实验论证分析
记录某医院科研中心档案管理部门相关的档案数据,构建本次对比实验的实验对象,分别利用本文提出的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方法与传统管理方法对实验对象进行管理。记录两种管理方法的管理过程第40s、80s、120s、160s和200s时,对科研档案的集成管理数量,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如图3所示。
根据图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管理过程200s之内的五次记录中,本文管理方法的档案管理数量均明显高于传统管理方法。同时,通过二者相差数量可以看出,随着管理方法运行时间的不断增加,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因此,通过对比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管理方法管理效率更高,且随着管理时间的增加,管理效率保持良好,更符合医院科研中心对档案管理的需要。
三、结束语
本文针对大数据时代下的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进行研究,结合大数据技术,对原有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并通过对比实验证明其实用性。本文提出的管理方法可基本满足当前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和系统性需求,但目前仍然存在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标准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应针对这一些问题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制定相應管理机制。在今后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谷士鹏.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和措施——评《信息工作与档案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20,17(04):207-208.
[2]徐颖.基于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医院科研档案收集归档流程构建[J].办公室业务,2018,48(21):64-65.
[3]卢杰森,熊建芳.论医院档案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及其实现策略[J].档案天地,2019,57(06):24-26+33.
[4]李新跃.医院病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以华容县中医院为例[J].档案时空,2018,68(04):40-41.
[5]陈洁,禹夏,宿娜.基于新医改背景下衡水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8,68(13):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