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9-10 12:33于慧慧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2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应用

[摘 要]“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长期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提出的。该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用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理论讲授、活动体验、分享交流、反思总结等四大环节的交互影响,让大学生对所学心理健康知识进行体验、巩固、内化、实践,从而达到提升其心理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四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

[作者简介]于慧慧(1977—),女,湖南怀化人,硕士,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公共教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2-0331-03[收稿日期] 2020-02-0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相关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指导,通过各种授课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维护其心理健康,健全其人格的一种课程。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和启发,全面提升其心理素质,开发其心理潜能。

当下,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立足于“学科本位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包括“学问化、专门性和结构化”的三大特性,以心理学基础作为主要侧重点[1]。在这种学科本位模式中,很多教师还是坚持“一本教材走天下”的观点,重自己讲授,轻学生主体体验;重填鸭教学,轻互动生成;重教材内容,忽视生活实际和学生内心需求。在这种单一且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的价值和意义难以凸显。也有很多高校遵循“活动本位课程模式”,强调互动和体验,但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过于强调活动体验而忽略心理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影响,使得教学活动出现娱乐化倾向。目前比较多的做法是将两种模式进行结合开展教学,形成“理论—体验”二位一体的模式,也有教师经过自己的探索提出教—学—做的“三位一体”模式[2]。

“四位一体”即理论讲授—活动体验—分享交流—反思总结,这种教学模式力图把知识教学与体验教学相结合,并达到最佳的平衡点,在此基础上增加分享交流与反思总结环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是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经验总结的升华,是对现有的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一、“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相对稳定的教学框架和程序。“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教学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注重体验、互动、合作、交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个体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中主动建构自己新的知识和理解的过程,是意义的生成过程。因而教学要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提出“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即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在探究或体验活动中真正发生实质性的交往、对话、交流和合作,共同协商、分享、反思,彼此倾听和欣赏,共同体才真正生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基本的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勇于表达与分享,培养学生与人交往、情绪管理等能力,而这些也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核心能力。

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倡导活动课程,并提出学科课程要改革,必须与社会生活发生联系,这样才能与活动课程进行真正的统一。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教学方法,“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在师生关系上,杜威认为教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杜威的这些教育教学观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实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既需要通过教师讲授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心理健康知识,也需要学生自己积极参与体验实践,这就需要把学科课程和活動课程结合,让学生更好地从课堂中学,从做中学。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他们真正的启发和引导。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都有向上的潜能,教学的关键是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只有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深入了解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才能做到这一点。人本主义“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的基本理念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要遵循的核心价值。

二、“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内容

(一)理论讲授

理论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概念和原理的体系,正确的理论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心理学理论教育是把心理学中与大学生发展关系最密切的系统理论贯穿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化、系统化[3]。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较强,他们从各种途径获得心理知识,但这些知识大多是零散的,不能真正满足他们成长和发展的需要,而课堂系统的心理理论知识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成长,激发其潜能,获得更深厚的发展后劲。

近些年,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教学中,大部分高校教师以主题的方式进行教学,即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把教学内容分为环境适应、自我认识、人际交往、学习心理情绪与压力管理、恋爱与性心理、意志与挫折、生命教育等若干个主题,结合主题讲授相应心理学理论和心理调节的方式。首都经贸大学杨眉教授带领其团队以“健康人格心理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理论内容,主要讲授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弗兰克、罗杰斯、马斯洛等心理学大师的健康人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核心人格特质的训练,实践与研究证实,这种理论教育的做法效果非常显著,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标中的负性项目,也促进了教师的个人成长和专业化发展[3],值得广大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借鉴。

理论讲授是“四位一体”模式的基础,缺乏系统的心理理论学习,后面的体验—分享—反思环节就如空中楼阁,教学效果浮于表面。在理论讲授环节中,不论使用哪一种形式,要把握的基本原则是心理理论知识要系统,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达到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起到真正推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二)體验活动

建构主义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人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以经验为基础而建构起来的,但人们在建构知识的时候,又在努力地追求使建构起来的知识与它的基础—经验相一致、相符合,即追求知识的客观性。学生的学习是重构自己经验的过程,是自主反思、体悟的过程。大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崇尚自由、喜欢亲历、善于思考、渴望交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目的,通过各种形式的体验活动,在交往与互动中,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对话、反思与体悟,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温暖与互动的氛围中,获得力量与爱,找到归属与安全感,提升自信心。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心理游戏、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剧、脑力激荡、团体辅导等都是比较受大学生们欢迎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和手段。毕淑敏的《心灵七游戏》里介绍了七种非常适合大学生的体验游戏,如“我的人生五样”,这个心灵游戏可以让人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价值观,让自己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地选择,有效地解决问题;“你的支持系统”的游戏可以让我们分清我们生命中的知心朋友和利益朋友,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支持系统是强大还是薄弱,以及如何去建立自己真正有效而强大的支持系统。这个游戏对很多大学生非常震撼,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朋友多,微信朋友圈里好几百人,但当问道:“当你陷入危难的时候,你会向谁发出SOS呼救?”很多人却苦苦思索,不停地翻看手机联系人,最后发现真正能够进入支持系统的人寥寥无几,进一步地思考这是什么原因,下一步该如何更新、补充或是清理自己的支持系统;“写下你的墓志铭”是一个有关“死亡”的游戏,刚看这个名字让人倒吸一口气,甚至受到一些大学生的排斥,但真正参与体验这个游戏后,所有人都好像获得了重生,更有信心面对将来。

“体验活动”是“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关键,缺乏体验和感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就会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三)分享与交流

这个环节是对理论学习和体验活动的感想、感受进行分享和交流,这个过程可以拓宽知识经验的有效迁移范围,是学生主体与环境客体、间接经验、知识相互作用并产生感悟的过程[4],使前两个环节的学习效果更加巩固和持久,还能帮助学生强化自我改变、自我提升的力量。同时,表达分享交流本身也是学生心理行为训练的过程,通过分享,可以减少“秘密的自己”,形成更加完整、客观的自我认识;通过交流可以锻炼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学会正确表达自己、倾听并积极反馈他人。

在以往的学科本位模式、活动本位模式以及“理论—体验”的“二位一体”模式中,分享交流环节都被忽略,或者流于形式,以至于学习效果不能很好地深化和巩固,所以经常出现学生在课堂上激情满怀,课后却无动于衷的现象。在“四位一体”的模式中,分享与交流环节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灵魂,既作为一个独立的环节巩固前两个环节效果及引起下一个环节的思考,又作为一种行为训练的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四)反思与总结

这个环节中的反思是一种批判性的思考,对整个教学过程以及自己在教学(学习)中的表现、行为及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的过程。通过反思总结,发现自己和他人的进步和不足,在进步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不足中求得更好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始于知,践于行,反思总结环节是“践行”之前的审视、认同、内化的过程,将推动自己在生活中进一步付诸和养成良好的行为。

心理健康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反思和总结。对于教师来说,这是走向教师专业化的必经之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即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反思除了审视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进度等方面之外,特别重要的是审视和总结自身对于心理学理论的把握、带领体验活动时的状态和感染力,对学生的关注、共情、倾听等方面做得怎么样,还要对学生在活动中、在分享交流、小组合作中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的反思总结可以从所学的知识、体验的感受、小组的表现、自己的表现、发现的问题及想到的改善措施等方面来进行,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意义非常重大,既是内化知识的过程,也是内化的知识、观念即将付诸行动的一种表态。

反思总结的环节除了在课堂上通过语言的方式进行记录保存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此环节延续到课后,师生以书面文字的方式进行记录和保存。

总之,“四位一体”的四大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理论讲授是基础,体验活动是关键,分享与交流是灵魂,反思与总结是根本,它们共同构成完整的、有深度后劲的、有生机活力的、有情感交融的丰富课堂。

三、“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开端的问题

理论讲授—活动体验—分享交流—反思总结四大环节是一个整体,但其操作顺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内容的性质和学生的特点进行灵活调整。既可以以理论讲授作为某教学单元的开端,也可以先从活动体验获得感性认识开始,或者抛出主题让学生先讨论交流开始。各个环节在实施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穿插进行。

(二)各环节教学比重的问题

对于一个完整的心理健康主题的教学过程来说,四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所以课堂上各环节的教学比重可以略有偏重,一般来说,理论讲授—活动体验—分享交流—反思总结四大环节可以按照4∶3∶3∶1来进行,其中,反思总结环节还要通过课后以书面文字的形式来做进一步补充,而理论讲授环节可以提前让学生预习和思考。各环节的教学比重也不是绝对固定不变的,依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灵活的调整。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采用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实施“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要求使用大班和小组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大班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而体验活动、分享交流以及反思环节首先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参与、表达和思考,通过这些环节真正生成若干“学习共同体”。

(四)对教师的要求

“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具有根据主题设计体验活动的能力;作为活动的领导者,要有亲和力、感染力、观察力、场控能力,要能带动全场氛围,具有激发学生情绪情感的能力;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心理导师,要善于归纳总结,能激发学生分享和表达的意愿,具有理解能力、倾听能力、觉察能力;作为一名能对他人产生积极影响的心理健康教师,首先自己要自信、乐观、豁达、包容,有很强的接纳和反思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永亮,王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03):106-107.

[2]马红霞,刘晓玲,高月春,陈昕,牛春娟.“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为例[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1):86-89+104.

[3]徐辉.杨眉,探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3(10):90-93.

[4]周华,崔丽,杨秀坤,张亮,相楠.“四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06):46-50.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应用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