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实践力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

2020-09-10 01:30吴启同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黄道模拟实验水彩笔

吴启同

【摘要】地理实践力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以“地球的公转”为例,通过让学生参与地球公转的学具制作、模拟演示、探究活动等,实现全体学生在地理课堂的深度学习,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 地球公转 教学设计

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是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将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基本方式。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三个方面。

地球运动是高中地理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往突破这一难点的常用方法是制作地球运动模拟动画,通过多媒体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如何在地球运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笔者以地球的公转为例,精心组织模拟实验,设计教学过程,让全体学生参与模拟演示活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模拟地球的公转,理解地球公转的中心、轨道、方向、周期、速度等基本特征;

2.利用学具,演示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变化;

3.组织学生模拟实验演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路径,描述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二、教学过程

1.课前学具制作

学具名称:简易地球仪、黄道平面模型。

所需材料:乒乓球、红色胶带、圆珠笔芯、硬纸板、水彩笔、圆规、美工刀等。

2.制作步骤

(1)简易地球仪

第一步:用红色胶带缠绕乒乓球一周,表示地球赤道;

第二步:在乒乓球上用水彩笔标注南北两极点位置;

第三步:用圆规把南北两极点穿透;

第四步:把圆珠笔芯穿过南北两极点,表示地轴;

第五步:用水彩笔在乒乓球上画出南北回归线,并标出南北极点。

(2)黄道平面模型

第一步:用美工刀把硬纸板裁剪呈正方形;

第二步:用圆规以乒乓球半径为半径在硬纸板中心画圆;

第三步:用美工刀在硬纸板中间裁出圆圈。

3.课堂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美。同学们在夏季迎着朝阳来到美丽校园,冬季则要伴着星辰来到教室。冬季太阳光洒满你的课桌,夏季则不能。这些现象的形成与地球的运动密切相关。

[模拟实验1:演示地球公转]

知识准备: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网络先行自主学习,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物品准备:简易地球仪

演示要求:

(1)同桌两人一组,其中一位学生用拳头模拟太阳,另一位学生手持简易地球仪模拟地球的公转。

(2)思考:为使演示接近地球公转的实际情况,在演示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探究活动1: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行星和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思考:

(1)讀图找出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点、最慢的点。

(2)随着地球的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有什么变化?从远日点到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有什么变化?

[模拟实验2:演示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变化]

知识准备: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叫黄道平面,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

物品准备:简易地球仪、黄道平面模型。

演示要求:

(1)同桌两人一组,合作演示黄赤交角;

(2)演示过程中与教材“黄赤交角示意图”对照,明确黄赤交角的度数;

(3)思考:黄赤交角形成的原因;

(4)演示黄赤交角的变化(两个假设:地轴不倾斜、地轴倾斜30°)。

[探究活动2: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确定]

太阳直射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请在下图中A.C地球上标出太阳直射点,并判断A.B.C.D对应的节气。

[模拟实验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知识准备:太阳光线是沿着黄道平面垂直照射地球的。假设地球静止,太阳直射点将在地球表面有规律地移动。

物品准备:简易地球仪、黄道平面模型、水彩笔等。

演示要求:

(1)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手持黄道平面模型和简易地球仪,一人用水彩笔模拟太阳直射光线;

(2)首先确定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并用水彩笔在简易地球仪上做好标记;

(3)然后模拟太阳直射光线在黄道平面上由东向西移动,并用水彩笔在简易地球仪上留下移动轨迹;

(4)取下黄道平面模型,观察简易地球仪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并标注箭头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5)同桌两人共同描述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过程。

[探究活动3: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

要求:结合模拟实验3,完成下列要求。

(1)填写表格,明确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绘图:先标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最后用箭头表示移动方向,示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3)在上图中标出今天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大致位置,并说明其移动的方向;

(4)用简洁的地理专业术语,描述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5)读图分析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完成下列问题:

①指出太阳直射点运动的纬度范围;

②分别写出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地区,太阳直射一次的地区,没有太阳直射的地区;

③判断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的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向南移的时间段;

④归纳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的时间段。

3.课堂小结

4.课外延伸

组成地理兴趣小组,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并改进地球运动学具,演示地球的运动,说明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影响。

三、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通过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学习过程。课堂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还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是课前没有预设到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

猜你喜欢
黄道模拟实验水彩笔
黄道培
水果星球
追肥
我的水彩笔
模拟实验在中职学校会计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
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组装课堂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模拟实验的开发步骤及原则
可叹这生意场上忘年情,出轨的人妻与恋母的男
神奇水彩笔
神奇水彩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