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影像学检查诊断原发性脊柱骨肿瘤的效果

2020-09-10 07:50谢积胜刘丽东蒙金凤
广西医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预测值良性原发性

谢积胜 刘丽东 谢 东 蒙金凤 李 强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南宁市 530021,电子邮箱:2228012691@qq.com)

原发性脊柱骨肿瘤良性多见于青少年,恶性多见于中青年,总体发生率约为0.4%[1]。由于原发性脊柱骨肿瘤来源多样,肿瘤表现复杂,如何快速准确鉴别肿瘤良恶性显得尤为重要。穿刺病理活检是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金标准[2-3],然而该方法属于有创操作,容易损伤脊髓及神经,限制了其推广应用。目前,脊柱原发性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其中以X线、CT和MRI最为常用。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128例原发性脊柱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X线、CT、MRI及不同影像学检查组合方案鉴别原发性脊柱骨肿瘤良恶性的效能,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128例原发性脊柱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CT和MRI检查,并且有相应的病理检查结果。排除标准:(1)脊柱转移瘤患者;(2)未完成完整的X线、CT和MRI检查患者;(3)合并有严重内脏器官疾病及精神障碍、凝血系统障碍等疾病患者。128例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70例,年龄10~79(46.7±10.8)岁;恶性肿瘤42例,其中浆细胞骨髓瘤11例,孤立性浆细胞癌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7例,脊索瘤6例,尤文肉瘤5例,骨肉瘤4例;良性肿瘤86例,其中血管瘤19例,骨软骨瘤17例,骨瘤16例,骨样骨瘤13例,纤维结构不良9例,良性脊索样细胞瘤7例,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5例。

1.2 检查方法

1.2.1 X线检查:采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Definium 6000DR数字成像系统进行检查。常规拍摄脊柱相应病变部位正侧位片,拍摄范围包括相应脊柱病变节段,必要时增加脊柱病变部位的斜位片及切线位摄片。管电压为65~85 kV,毫安量为20~50 mAs或自动管电流调制。

1.2.2 CT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检查。平扫采用脊柱常规扫描序列,扫描脊柱病变部位,扫描范围为病变椎体及其上下各1个椎体。管电压为120~140 kV,管电流150~300 mAs或自动管电流调制;采集层厚为5.0 mm,软组织窗窗宽为300~400 HU,窗位35~45 HU;骨窗窗宽为1 500~2 000 HU,窗位为300~500 HU。增强扫描:经肘静脉高压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50 mgI/mL,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6101461),剂量1.5~2.0 mL/kg,速率2.5~3.0 mL/s。平扫采用脊柱常规平扫序列,增强扫描的扫描部位、扫描范围及序列与平扫相同,注药后延迟50~65 s进行扫描。

1.2.3 MRI检查:采用美国通用电气3.0T Discovery MR750W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查。根据扫描部位选择不同线圈,序列包括矢状位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 echo,FSE)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 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序列,矢状位短T1反转恢复脉冲序列(short T1inversion recovery,STIR)T2WI序列,轴位FSE T2WI及增强冠状、矢状和轴位的FSE加STIR T1WI序列。扫描脊柱病变部位,扫描范围为病变椎体及其上下各1个椎体;层厚6 mm,层间距为1.0 mm。增强扫描:经肘静脉注射马根维显(钆喷酸葡胺,规格469.01 mg/mL×15 mL,剂量0.2 mmol/kg,德国Bayer AG,生产批号:KT04P6V),在注药120~180 s后扫描。增强扫描部位、扫描范围及序列与平扫相同。

1.2.4 图像评价分析:(1)原发性脊柱良恶性骨肿瘤诊断标准。良性骨肿瘤生长缓慢,呈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骨皮质变薄、连续,一般无骨膜反应,无远处转移,周围软组织正常或受推移,一般仅累及单个椎体,常伴骨质破坏,其X线成像常可见栅栏状改变,MRI一般为低信号,边缘明显[4-5]。恶性骨肿瘤生长迅速,浸润性骨质破坏,边界不清,骨皮质破坏、中断,常有骨膜反应和血行转移,周围软组织受侵犯,形成肿块,常累及多个椎体及脊柱周围组织,多为溶骨性破坏,边缘模糊,MRI可见骨髓异常信号,增强期可见非均匀强化征[4,6]。(2)评价方法。由2位具有10年以上骨骼肌系统影像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完成单一或组合影像学诊断评价。基于上述原发性脊柱良恶性骨肿瘤诊断标准,采用独立、双盲法的方式阅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史、查体等),并分析同一患者的3种影像学资料(包括硬化、软组织肿块、膨胀、软组织信号变化等),给出相应的定性分析;两位医师意见不一致时,则与第3位放射科的主任医师共同讨论后决定。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卡方检验。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X线、CT、MRI及不同影像学检查组合方案(X线+CT,X线+MRI,X线+CT+MRI)诊断原发性脊柱骨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检查方法单独及联合诊断原发性脊柱肿瘤良恶性结果 单一X线、CT、MRI及联合检查(X线+CT、X线+MRI和X线+CT+MRI)诊断原发性脊柱肿瘤良恶性结果见表1。单一X线、CT和MRI诊断原发性脊柱肿瘤良恶性中,分别把14例、9例和12例良性肿瘤诊断为恶性肿瘤,把10例、7例和2例恶性肿瘤诊断为良性肿瘤。联合检查诊断原发性脊柱肿瘤良恶性中,X线+CT、X线+MRI和X线+CT+MRI分别把6例、8例和4例良性肿瘤诊断为恶性肿瘤,分别把5例、2例和1例恶性肿瘤诊断为良性肿瘤。

表1 不同检查方法单独及联合诊断原发性脊柱肿瘤良恶性的结果

病理检查X线+CT良性恶性合计X线+MRI良性恶性合计X线+CT+MRI良性恶性合计良性806867888682486恶性537422404214142合计854312880481288345128

2.2 不同检查方法单独及联合诊断原发性脊柱肿瘤良恶性的效果 单一方法诊断时,CT检查灵敏度最高,其次分别为MRI、X线(P<0.05);MRI特异度最高,其次分别为CT、X线(P<0.05);MRI准确度最高,其次分别为CT、X线(P<0.05);MRI检查的阳性预测值最高,CT检查的阴性预测值最高。联合诊断时,X线+CT+MRI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最高。见表2~3。

表2 不同检查方法单独诊断原发性脊柱肿瘤良恶性的效果(%)

表3 不同检查方法联合诊断原发性脊柱肿瘤良恶性的效果(%)

3 讨 论

原发性脊柱骨肿瘤包括的疾病种类繁多,且发病原因不明,影像学表现复杂,给临床上诊断带来了较多的困难。早发现、早诊断对此类患者具有重大的意义,良性病变往往可以根治且预后好,而恶性病变容易误诊误治且预后较差[7]。

影像学检查是目前公认的诊断原发性脊柱骨肿瘤的有效手段,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CT、MRI等,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X线检查是此类病变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操作简单,空间分辨力高,且费用较低,扫描范围大,能够显示病变的位置,但对软组织分辨力低,图像质量清晰度不足,对细微病变及重叠部位无法准确观察,尤其是对病变累及附件、下颈椎、上胸区的肿瘤,导致其诊断的准确率不高[8]。CT检查可清晰地显示病变大小、精确位置,特别是在显示骨皮质的破坏程度、破坏性质、是否有骨膜反应等方面具有优势,可明确肿瘤在髓腔和软组织的浸润范围,对鉴别骨肿瘤的性质,肿瘤内钙化、坏死、出血及肿瘤样病变有较高的价值[9];但CT受空间分辨率的限制,对于小于1 cm的病灶、与周围组织密度近似的病变及与骨骼重叠的病变等,CT检查可能有遗漏。与X线、CT比较,MRI对软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在显示病灶的软组织肿块、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方面有优势,对脊髓水肿情况成像良好[10];MRI的缺点是成像速度较慢,设备的成本和维护费用高,对骨骼和钙化病变的显像欠佳。

本研究结果显示,上述3种方法在单独诊断原发性脊柱肿瘤良恶性时,CT检查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最高,MRI检查的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最高,与相关研究结果[11]相似。由于多层螺旋CT具有高的密度分辨率及多方位重组等优点,可以清晰显示肿瘤内部及周围组织情况,对肿瘤病变内钙化、骨化、骨膜反应及成骨性、混合性骨质破坏的评估价值较高,故对骨肿瘤良恶性诊断方面有重要的价值;而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参数、多方位成像等诸多优点,对脂肪、骨髓、水分含量的改变极为敏感,可以早期清楚显示骨肿瘤内部及周围组织成分及信号变化,可以实现对肿瘤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因此,在单独诊断原发性脊柱肿瘤良恶性的效果时,CT和MRI均优于X线。

如何选择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不同的临床医生选择的方案不一样。本研究同时分析了不同检查方法联合诊断原发性脊柱肿瘤良恶性的效果,结果显示,X线+CT+MRI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最高。其原因可能如下:X线+CT+MRI联合方案可充分结合三者的优点,如对于压缩性骨折、骨质破坏和肿瘤基质内的钙化灶,X线和CT均能判断,并且X线对骨膜反应和骨质增生检出率更高,而CT在显示细微病灶和肿瘤侵犯范围有一定的优势[12];MRI成像无骨性伪影,能提供任意角度的切层资料,在脊柱和脊髓等的解剖和病变的显示,判断软组织肿块、周围组织侵犯范围和骨髓水肿方面有明显优势[4,11]。因此X线+CT+MRI联合方案可对原发性脊柱骨肿瘤的诊断提供更详实的信息,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综上所述,单一检查方案中,CT和MRI鉴别原发性脊柱骨肿瘤良恶性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X线;而在联合检查方案中,X线+CT+MRI联合方案充分结合了三者的优点,诊断价值最高。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各种成像设备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对原发性脊柱骨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但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且样本量较小,还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大样本研究以验证结论。

猜你喜欢
预测值良性原发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