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断舍离,警惕囤积症

2020-09-10 05:25
江苏卫生保健 2020年8期
关键词:脏乱断舍物品

书架上过时落灰的书,总想着以后还会看;衣柜里堆满了穿不下的衣服,总想着瘦下后还可以穿;甚至是旧报纸和布条,都会觉得某天它可能有用……总下不了决心扔一件东西,于是,再大的家也被塞得满满当当。虽然,面对囤积带来的问题也会小小地自责一下,但总是控制不住要囤,这其实就是很典型的囤积症表现。现代品质生活,我们还是要学会点断舍离。

囤积症认识有误区,就诊率低

囤积症是一种以持续地难以丢弃物品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患者不顾物品的实际价值如何,而将其积攒在居住房屋,造成生活区域杂乱不堪,因此感到痛苦,却又无法控制。随着对这种疾病认识的加深,目前一般认为囤积症可能影响了2%~6%的人口,但由于目前人们对囤积症缺乏认识,大多数囤积障碍的患者并未及时就医,实际就诊率很低。

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的最新版本对囤积症诊断标准如下:对自己的所有物丢弃困难,无论别人如何看待这些东西的价值。甚至送人、再利用或卖掉,对囤积症患者都很困难;有强烈的存储物品的欲望,丢弃物品会深感痛苦。就算脏乱的囤积,也只愿存储不愿丢弃;大量物品的堆积,使生活或工作场所脏乱不堪,甚至影响生活和工作。这种特征通常会引起家人和朋友的注意。

囤积症不光极大影响和干扰了自己和他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如妨碍基本的家庭生活:做饭、起居、睡觉等,影响家庭关系,甚至因脏乱环境造成个人及身边家人邻居的健康隐患和人身安全。75%的囤积症患者同时存在情绪抑郁和焦虑,带来心理痛苦。

爱囤积,是寻求安全感

造成“囤积”行为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来源于遗传、环境的影响,比如家庭的影响、个人的生活经历等;童年时期创伤,或者虚荣心、从众心理等。患者可能有犹豫不决、完美主义、选择困难的性格特点,而通过“囤积”大量东西,从中获取心理慰藉和安全感。生活中,有人常觉得压抑无助、焦虑,囤积东西能让他们感觉轻松,同时通过保存物品来回避决定是否需要丢弃物品的焦虑,久而久之,这种情绪的缓解与节省、获取行为的循环导致囤积症状逐渐加重。

临床上有严重囤积行为问题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但有研究表明,囤积行为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就有所显现,如果不加干预,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为囤积症。

当出现“囤积症”倾向时,最好前去专业的医院进行评估,判断症状严重程度,必要时进行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早期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品质生活,需要断舍离

虽然患有囤积症的人并不多,但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喜欢囤积各种各样的东西的习惯。不断的囤积,都会或多或少对生活产生影响。追求品质生活,需要断舍离。

“断”需要我们学会筛选,有选择、理性地购买,不贪小便宜,不为冲动买单。买东西时要多想想,我是不是现在就要用,这个物品我可以用多久,物品只有用起来才会有价值。现在不需要的以后再购买,需要时间不长的可以选择租赁等,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物品闲置不用的可能,也可以节约开支。

“舍”则是舍弃多余的废物,对于过去用过而现在不用的东西,于我们而言价值不大,卖掉或送给有需要的人用,这个东西的价值才会重新焕发。

“离”即要脱离对物品的执念,松开“多就是好”的念头,定期强迫自己清理这些无用的物品。

猜你喜欢
脏乱断舍物品
今天,你断舍离了吗?
旧物,可以不是断舍离
称物品
Too Many Puppies好多小狗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断舍离 给你的人生做减法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找物品
家里脏乱差,夫妻爱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