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旋地转、恶心、呕吐……眩晕常让患者痛苦不堪。休息一会或吃点药缓解了,下回再发作时症状更厉害。
眩晕是人体对空间定位产生障碍后引起的位置性错觉。它只是多种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而非一种疾病。眩晕的发病原因复杂,需要医生和患者一起认真分析找出病因。
在门诊,主诉眩晕的患者病情通常比较复杂。可引发眩晕的疾病多达几十种,需要仔细分析。
单从发病部位来看,有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周围性眩晕是由内耳迷路或前庭部分、前庭神经颅外段(在内听道内)病变引起的眩晕,包括急性迷路炎、梅尼埃病等。中枢性眩晕是指前庭神经核、脑干、小脑和大脑颞叶病变引起的眩晕。这两个部位病变引发的眩晕占30%~50%。还有其他致病原因,如贫血、内分泌腺疾病、精神疾病等,这部分占15%左右。还有部分眩晕尚不清楚致病原因。
说到眩晕,很多人第一个想到是不是颈椎出毛病了。发生眩晕后,有人会选择推拿、按摩,希望减轻症状。实际上,由颈椎疾病引发的眩晕在门诊并不常见。在众多颈椎病类型中,只有椎动脉型可能出现眩晕症状,发病概率相对较小。
夏季是眩晕高发的季节。夏季眩晕往往不是小事,一定要找准病因,准确治疗。因为夏季是心脑血管病高发时节,眩晕也可能是脑中风的表现或先兆。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易发生脑干、小脑梗死或供血不足,这部分病人出现眩晕,可视为脑中风的“报警信号”。
尤其要关注卧位起身时发作的眩晕。有一位60多岁的女士,早晨起床突然天旋地转、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出冷汗,被家人紧急送到医院急诊,经会诊明确是小脑梗死引发的眩晕。这类患者必须第一时间送到医院。发病4.5小时之内是治疗的黄金期,可以采用静脉溶栓治疗。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眩晕在起床、翻身、卧倒改变头位时出现,持续时间短暂(<1分钟),发作时不伴耳鸣、耳聋等听觉症状。
2.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可伴失衡不稳感、复视、偏盲、感觉异常、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等神经系统症状。
3.梅尼埃病 眩晕发作时常伴耳鸣、耳胀,甚至听力丧失等听觉症状,持续数小时左右。
4.前庭神经炎 突发剧烈眩晕、持续数天,常不伴耳鸣、耳聋等听觉症状。
5.前庭性偏头痛 眩晕或头晕呈发作性,每次发作可持续5分钟到72小时,伴有偏头痛或既往有偏头痛病史,发作时伴畏光、畏声、恶心、呕吐等。
要预防和控制眩晕发作,应首先从改善生活习惯,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做起。分析眩晕的发病原因,大部分患者与之有关。比如,较常见的内耳眩晕(梅尼埃病),是由于内耳膜迷路水肿而致的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和耳鸣为主要表现的内耳疾病。一般为单耳发病,青壮年多见。内耳眩晕的主要发病原因就是高血压、贫血、代谢性疾病等。内耳眩晕常反复发作,很难根治。
其次,注意饮食均衡,少吃油腻、甜食等;保证高质量睡眠;适当运动,提高抵抗力。运动对体质、情绪调节都比较好。但运动量不宜过大,有眩晕的患者应注意避免头部的强烈运动。
此外要加强情绪管理。眩晕患者情绪管理非常重要,部分患者单纯由情绪引发的眩晕,容易焦虑,导致恢复缓慢。
大部分眩晕患者同时伴有严重的耳鸣、呕吐、心悸、转头即眩等症状,常常不知道去哪里就诊,辗转于急诊科、神经内科、骨科、五官科、心内科和消化科等。要提醒的是,眩晕患者最好先到眩晕门诊就诊,明确病因后再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