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以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

2020-09-10 10:30:56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7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学院教学内容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福建 泉州 3625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社会和企业对于一线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提出:他们在具备相应的扎实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之外,更需要拥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职业适应能力。这就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即以职业能力导向来实现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强健体魄的新教学目标。因此,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是当前实现高职多功能型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对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优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体育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教师、学生、企业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该校目前的体育教学现状找出教学不足,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福州地区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Fu-Link)共享平台、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资料室以及华侨大学图书馆收集大量关于高职教育特点、高职体育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基本上掌握关于体育教学改革相关方面的研究。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充分阅读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全面了解与本研究的相关内容,丰富研究资料,开阔研究思路等为撰写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和社会调查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在前人研究的量表基础上进行添加或移除,最后形成问卷。以当面作答的方式填写,对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教师及不同年级学生的调查,了解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体育教学的现状与不足。

2.3、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对调查问卷、访谈所得的有效数据,按研究内容、目的与任务进行分类,并根据体育统计方法的原理和要求做相关分析,作为本课题的研究依据。

2.4、逻辑分析法

采用归纳、类比和综合分析等逻辑方法研究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实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进而得出合理的结论并且提出由建设性的建议。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教学目标认知情况分析

表1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教师对高职体育教学目标认知情况分析(N=9)

作者通过对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体育教师的教学目标认知进行走访调查研究得出(如表1):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及增强学生体质、学习掌握各种运动技能这三项体育教学目标认知情况达到100%的共同认识;在培养学生拥有出色品质及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适应职业岗位特点,提高职业岗位所需体能这两项教学目标认知上分别是66.6%和55.5%的认同度。

从以上(表1)的分析表明:该院校的体育教师对高职体育教学目标认知情况并没有充分的体现出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所需的各种体育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是:除了让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之外,还需具备适应各种岗位的特点和职业岗位所需的体能。

3.2、体育教学内容设置情况

表2 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调查(N=710)

作者通过对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调查分析得出:篮球、气排球、太极拳三种传统运动项目在学生兴趣项目中所占前三位比例为25%、17.6%、16.9%。从表2分析表明: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体育教学内容基本达到国家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开展的基本要求。但是,学生对目前的体育运动项目的选项较少,除了传统三大项目重点开展之外。作者认为应当加强培养适应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的特点和符合各种职业所需的体适能的相关体育运动项目。同时,不断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创造长期服务社会而奠定基础。

3.3、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表3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体育教师年龄结构分布情况(N=9)

表4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体育教师学历结构分布情况(N=9)

表5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分布情况(N=9)

体育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体育教师的个人素质直接影响着学院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随着高职院校要求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各专业教学应该做出相应的改革。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应势在必行。因此,作者通过对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体育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三大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得出:体育教师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学历水平几乎都是本科,说明整体的师资队伍出现教学内容老旧化,这对学院开展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产生巨大阻力;职称比例相对较为均衡,这有利于体育教师整体凝聚力的提升。

3.4、体育教学场地现状分析

表6 体育教师与学生对学院体育场地、器材的满意度分析(N=710)

根据2004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标准要求以及《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标准要求:学校室内、室外场地设施面积的与学生人均比为0.3m2和0.7m2;同时要求具备一定的体育场馆。作者通过对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师生问卷与访谈了解到,学院缺乏体育综合运动场馆和游泳场地。场地的学生人均比只用0.35m2,几乎只到达教育部规定的一半,这对学院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表6可以看出,不管是体育教师还是学生,对学院不具备体育综合运动馆,引起师生们的不满意程度到达100%。在其它的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上基本到达满意。但是由于学院的体育场地的缺乏,对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对学院未来开展以“职业能力导向”的体育教学改革产生严重的阻碍。

4、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作者通过对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目前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认知情况、体育教学内容设置情况、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体育教学场地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与综合分析。对此提出当前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体育教学应以 “职业能力为导向”为重点的改革方向。为其它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4.1、明确以“职业能力导向”的体育教学理念

高职体育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不应再是照本宣科的应用本科教学模式进行体育教学。应该结合高职院校的特色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体育教学理念,实现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促进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其后续的职业生涯中充分发挥其优秀的职业能力。作者认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应明确以“职业能力导向”的体育教学理念转变途径有:(1)建立健康的第一理念。高职体育教师的第一任务就是让学生在掌握体育相关理论知识,理解体育规律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的第一理念;(2)强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高职体育教师应当针对不同的专业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身体素质要求,以便学生能够适应自己所从事职业所需的职业体能;(3)帮助学生提升体育文化素养。高职体育教师除了提升学生的职业体能之外,也要让其充分了解体育项目的发展史,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思想,培养体育文化素养,为其适应未来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4.2、优化改善体育教学内容

作者认为当前应以高职学生专业为特点,以“职业能力导向”为核心对高职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通过对学生所学的专业岗位能力、知识点和技术能力的需求进行分析,将体育教学内容和职业岗位健康安全相结合,提出以专业技能群来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主要增设职业体能性和专业技能性的体育教学内容。职业体能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依据高职院校在学校学习的专业在将来所从事的身体素质、工作形式、工作特点、工作条件以及工作姿势等需求来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例如: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陶艺系的学生,他们所学习的专业所从事的岗位是陶瓷设计与制造,体能要求具有良好的站立或坐姿的保持度,重点发展其肩带肌肉、腿部肌肉以及手部、手指肌肉的力量锻炼。同时,要求学生在平常专业课学习中应始终如一的保持一定的专注度。因此,对待这样的专业的学生作者认为对他们的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以田径、体操、太极拳、武术等教学内容为主。专业技能性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是主要针对从事体育教学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为了让其达到最终适应职业能力的需求而设置的。例如,高职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以后的职业岗位要求他们掌握与运动相关的游戏类型的体育运动项目。因此,在他们的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上应当做出适合职业岗位要求的运动项目,如,球类教学多样化、体操教学趣味化、幼儿化等。争取让学生将掌握的体育运动技能和其所学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有效的融合,充分体现体育教学在高职院校的特色性。

4.3、提升体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体育教师作为学生体育教学的引导者,同时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力军,除了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和教学基本功之外,应当加强自身的科学素养的提升。体育教学的改革应重点以“职业能力导向”为目标引领体育教师整体队伍的素质提升。具体提升策略有:(1)提升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始终将学生的教学放在首位;其次通过不断地专研教学任务,勇于创新,将新的知识、理论、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并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特色制定出符合当面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做到目标明确,教学方法运用合理。最后学院领导应经常组织体育教师到实际工厂进行走访,了解学生目前最要的体育技能,增强体育教师对职业教育特点的认知,实现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2)优化体育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知识结构。作者认为一个学院以“职业能力导向”的体育教学改革,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拥有一支成功的体育教师队伍。通过建立健全的体育教师业务学习、进修、深造等通道,不断加强体育教师的业务学习能力和拓展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深度,从而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学院应该不断创造教师对提升学历的欲望,例如在职称的评审中学历高的教师加分比例大。同时,鼓励体育教师经常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体育技能大赛;(3)提升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体育教师应有意识的自我提升科研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当前“职业能力导向”的体育教学改革。作为一名高校的体育教师要是不能独立完成科研任务是不合格的。通过不断参加学术交流和学术会议等渠道实现自我的科研能力提升,这对推进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体育教育改革具有现实性的意义。

4.4、加大体育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根据2004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标准要求明确指示: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的必要物质条件就是学校的体育场馆、场地和器材设备配备齐全;是保证“健康第一”指导方针的具体措施;也是学校基本教学条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作为其中关键的塑体、塑想、塑神的一环。但实现这个教学改革的前提是完善体育场地、场馆的建设,这就要求学校应当加大体育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尽量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产生。作者认为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有以下三条:(1)充分利用学院体育场所,尝试对社会进行有偿开放;(2)多渠道筹集体育经费,创建舒适的锻炼环境;(3)鼓励体育教师利用学校场地进行有偿培训,为学校创收利益。

5、结语

为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高职院校应高度关注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重点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通过不断构建和完善体育教学目标的认知,优化改善体育教学内容,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大体育场馆设施资金的投入等路径的探索。为高职院校实现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健全人格、健康心理以及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综合能力需求,最终培育出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高技能应用型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学院教学内容
初等教育学院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学院掠影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6期)2014-02-27 14:13:45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