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贤均 邓云叶 黎颖惠 何丽霞 张亚丽 邢肖毅 沈守云
摘要 微地形营建是风景园林工程课程中的一项核心教学内容。为适应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培养出理论基础牢固、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分析微地形营建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微地形营建教学构想,并建立了教学效果评价模型。
关键词 微地形营建;风景园林工程;实践;改革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16-0270-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16.078
Research on Practical Teaching of Landscape Engineering Microtopography Construction
YANG Xian-jun1,2, DENG Yun-ye1, LI Ying-hui1 et al (1.College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Shaoyang University, Shaoyang, Hunan 422004;2.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211)
Abstract Microtopography construction is a core teaching content in the course of landscape engineering.In order to apply to the requirements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train applied talents with solid theoretical basis and outstanding practical ability,the teaching conception of microtopography construction were put forward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microtopography construction.And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teaching effect was established.
Key words Microtopography construction;Landscape engineering;Practice;Reform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翻转课堂式教学在风景园林工程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2017〕452),“基于美丽乡村规划项目驱动型模块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改革研究”(湘教通〔2018〕436号);湖南天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横向项目“基于公园城市背景下园林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实务研究”。
作者简介 杨贤均(1974—),男,湖南武冈人,教授,从事风景园林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研究。*通信作者,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从事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生态恢复工程研究。
收稿日期 2019-12-25
近年来,风景园林学呈现出学科边际泛化、多学科综合交叉明显、专业化程度日趋提高的发展新趋势。但无论是满足自然秩序和美学秩序,还是功能秩序[1],都离不开“协调”或“制”的方法,即风景园林工程技术。
从风景园林工程课程的重要性来看,在大多数已具备风景园林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如北京林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早已将风景园林工程设置为本科阶段的核心主干课程。地方性本科院校更突出其应用型办学特色,将该课程设置为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该课程在风景园林本科教学阶段的地位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但从该课程的传统安排上看,大部分院校仍旧是基于风景园林要素,分别从土方工程、水景工程、铺装工程、假山工程、种植工程、水电与照明工程等几个大类方向出发进行理论教学,忽视了细分小项的微地形营建对实践教学方面的重要性。当代的风景园林相关工作者背负着促进生态文明、保护青山绿水的重要使命,微地形营建作为当代风景园林工程竖向规划设计的重要表达方式,无论是在设计环节对方案进行可实施性推敲,还是在工程施工环节的施工方准确理解和执行设计师微地形营建意图等,这些环节所需具备的微地形营建的工程技术知识和实践思维方式正是当今毕业生所欠缺的。高校作为直接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教育培养单位,更应该致力于对人才在实际操作中的感悟力、判断力、想象力、交流与协调能力、规划设计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2],特别是规划设计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是首当其冲,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应是现代风景园林青年人才的标签。
当代风景园林行业正处于稳定发展时期,现行的热门项目如乡村景观遗产保护、景观生态治理、城市更新等都存在大量的微地形营造部分,如贵州海龙屯海潮寺、长春水文化生态园、“为了那片青杨”等项目都将微地形营造在塑造场所精神、构建生态修复模块、组成大地艺术等方面进行多次运用。作为高校风景园林课程体系中仅有的工程实践课之一,微地形营建实践课非常重要。鉴于此,笔者通过分析微地形营建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微地形营建教学构想,并建立了教学效果评价模型。
1 微地形营建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风景园林中的微地形是风景园林场所景观、植物景观、水体(系)景观的重要载体,微地形营造指的是在园林绿地中对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地形、植被、水体和园林建筑等自然和人工资源进行人工干预,以达到符合一般自然秩序、满足人类审美要求以及能够提供一定生态服务功能的行为。从教学目的方面来看,考虑到风景园林为应用型学科,在本科生教学中其实践性课程的实践性需得到保证[3]。但笔者在教学改革研究过程中发现,过去对微地形营建的讲解通常是一带而过,并无有系统、有保障、有发展的实践课程安排,总结其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1.1 微地形营建实践教学环节缺失
在我国的风景园林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微地形营建实践教学环节往往被忽视。对高校风景园林本科专业课程进行不完全统计显示,只有极少数高校在风景园林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中略有提及(表1)。
而从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大学对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本科教育就十分重视微地形实践教学(有些表现为小型实际项目),不管是在课时分配上还是课程类别的设置上都有明显体现(表2)。教师们会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或其自身所从事的实际项目,项目一般位于学校周边的社区或者本市区范围内,由学生自行分组参与,教师参与最终评审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进行。
1.2 微地形营建实践现场教学薄弱
当今是我国经济转型调整的重要时期,因风景园林学科涉及广泛、人才成型过程漫长,大多数企业并不愿意在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人格素质等的培养上花费更多的代价,这意味着高校需要承担更多的人才培养任务。目前,大多数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主要是根据KAP或KAQP人才培养模型[4],即“知识-能力-素质”或“知识-能力-人格-素质”模型对本科人才培育进行优化,其中能力、人格和素质的一大部分培養重任落在了目前较不系统、没有发展性的实践课程上,且大多实践课,如微地形营建实践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问题。
(1)实践课缺乏与其他课程的统筹安排,实践进行前缺乏充分的理论探讨和实况调研,导致理论与实践衔接不到位。大多数微地形实践课或其他形式的实践课都有1个通病,即让学生选择假想场地进行课程实践,施工前并没有开展与之对应的实地调研。这类实践往往会出现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场地实际尺度、已有风景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场地使用者需求,导致学生虽然能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范式”设计,模仿绘制施工图,完成施工,但这很容易是一件不负责任、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作品,甚至会出现场地尺度感错误的问题,学生也没有学习到施工组织、工程造价、各类景观工程材料运用等[5]。
(2)实践课受制于多年来的教育基本国情,有课时分配不足,师生比不合理的问题。
因为微地形营建实践课多数情况下为现场教学,在理论课占据多数时间配比的情况下,实践课多数是为了学分草草结课,内容流于形式且缺乏对施工技术的进一步钻研。师生比不合理则进一步加剧了微地形营建实践课的开展难度,老师无法随时对每个学生的“设计-施工”环节进行跟踪,阶段评估和指导的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3)实践内容不具发展性,且缺乏与实际联系。
过去的实践课大多为针对假想场地进行快题设计之后的施工实践,场所选定及任务制定过于简单,没有针对场地特性加入社会热点问题的任务诉求,没有设置无限接近真实场景的场地背景,没有对高新技术和材料的运用,没有引入甲乙方的施工责任制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考虑的问题过少,真正能够学习到的有价值的实践知识过少。
(4)实践的主题评估、阶段性交流与成果评估、最终成果评估与总结没有形成系统评估方法。
各大高校因地方政策倾向、师生资源水平不同等情况,很难找到一套普适的全过程评估、教学方法,且目前在学生多数为被动式学习的情况下,直接挪用国外高校以问题和项目为主的教学方式不仅不会激发短期的热点效应,引起师生的参与热情,还可能会适得其反。因而,如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通过研修、与老师讨论等途径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较好的指导微地形营建实践,提升学生日后在从事风景园林行业时所具备的优秀素质、品格是目前的主要问题之一[6]。
1.3 微地形实践教学设施不完善
依据我国国情,高校开设微地形实践教学主要面临以下3个教学条件问题。
1.3.1 教学实践基地先天供应不足。目前,高校的占地面积层次不齐,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不高,除部分农林院校有大型园林实践基地以外,能够提供大面积可利用土地资源的院校很少,且在短期内从学校所占区域进行开源的可能性较低。除从学校所占区域考虑之外,通过在校外租赁的方式进行实践基地建设的这一方式,如果在政府不参与投入的情况下,通常是一般院校的财力所不允许的。
1.3.2 国内高校大多教学设施老化、残缺情况。
学校基础设施的更新是在财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计划有批次地进行,在实践基地进行设施更新并非一蹴而就。为了配合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让教学活动能够长久延续,组织相关维护人员对前来实践的学生进行基础设施的维护培训也是较重要的一环。多数学校因为相关规定迟迟没推行、人员安排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这一环节存在缺失。
1.3.3 国内校企合作不稳定。目前校企合作如火如荼,但是校企权益与成本分担不明晰、双方权责不明确、合作考评和监督制度不完善、合作形式单一且更多流于形式等问题日益突出。此类现象给需要企业方提供微地形营建实践基地的高校带来了潜在运营风险,对教学活动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2 微地形营建实践教学模块的构建
根据目前风景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需求目标,笔者认为,把风景园林工程中的微地形营建实践课作为一项渐进叠加的、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学习过程是比较符合高校实情的。在规定的学习框架内,学生需要有被动(硬性)和主动的学习模块可选择,校内外双导师可指导,阶段性成果考评体系可保障。对此,笔者设想从实践课时革新、实践任务书设计及案例调研、方案设计与工程制图、场地实际操作、方案阶段性汇报5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见表3。
2.1 实践课时革新
对全国约150所高校各层次的培养方案进行分类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当前全国各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对该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课时设置比例在1.6∶1.0~2.0∶1.0[7],在课时分配上均较不合理。风景园林工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合理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国内微地形营建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应依据实践教学任务内容合理安排课时数,可以由原来的2课时增加至2~3周,保证微地形营建得到充分实践。
2.2 实践任务书设计及案例调研
实践任务书设计必须以课程群知识(园林设计、植物造景、测量学、园林制图、风景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为基础,结合当前国内外的热点实际应用,如生态治理、雨水管理、绿地小气候等,设计不同内容的微地形营建任务书,让学生可自主选择。学生根据所选任务书,需要对其中主题进行1~2个维度的思考,结果由老师当场进行小组点评。这样既能让学生融入实际又锻炼学生对实践问题的敏感性,也增加了实践的趣味性与积极性。任务书选定之后,让学生根据老师所给出的调研报告样板自主对问题进行调研深化,试着从可操作性角度去理解风景园林项目,学生调研完成之后需要给出调研报告,用汇报的形式给各组分享并接受点评。
2.3 设计与工程制图
学生在遵循设计图基本规范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去绘制设计图,但沙盘的工程施工图必须严格遵守工程制图规范,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规范作图意识,规范相关作图行为。沙盘表达形式环节重在锻炼学生从初步设计到施工图阶段的图纸表达能力、空间尺度感、施工前期的组织协调能力。
2.4 场地实际操作
該阶段既包括校内沙盘实践,也包括校外施工场地实践。沙盘模型制作是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园林艺术塑造能力[8]的重要方法,是锻炼学生实操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先在校内由专任教师带领进行沙盘仿真模拟实训,再到校外施工现场由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指导进行实战训练。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实施双环境育人、双师资执教、“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教学过程中和教学结束后校企可以共同考核。
在沙盒制作的前提下,通过沙盘去调整设计方案,以及设计施工组织方案、工程造价方案和材料采购方案生在过去常常被忽视。沙盒之后加入该类方案的设计训练对于沙盒制作环节过渡到实际施工环节是有效的衔接方法,能够让学生提早养成成本意识、协调合作意识。
2.5 方案阶段性汇报
从案例调研中进行总结,启发制定出微地形设计方案、施工图纸、施工组织方案、工程造价、材料采购方案等,模拟让学生能够真实参与的风景园林工程场景,让学生在各阶段的一定期限内分组分工完成各项任务,并进行汇报总结。在汇报总结时,组织安排小组互相点评,让其他组派出代表充当“甲方”角色,对小组所做场地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还原工程营建的真实场景,让每一阶段的修改更具特色、富有趣味。教师在汇报总结时以中立人的身份去提供意见和技术咨询,并不直接干预整个环节。阶段性汇报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逐渐分清任务的主次,让学生学会如何与甲方沟通、综合考虑项目进程、增强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微地形营建实践教学评价
对微地形营建教学进行准确评价的前提是必须从影响这一实践教学的各类型因素中选择合适的指标建立客观而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指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各环节进行系统监控与评价的体系,它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9]。既要考虑多层次性与多目标性,又要考虑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10]。微地形营建实践教学评价包括校内外实训基地条件、教师专业素质水平、教学过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教师教学态度与学生学习态度是否端正以及教学效果如何等。微地形营建实践教学评价以实践教学条件、教师队伍结构、过程评价以及实践教学成果评价为主要的一级指标,借鉴园林植物景观评价层次分析法,构建微地形营建实践教学评价模型(表4)。
4 小结
以邵阳学院园林专业、风景园林专业的微地形营建教学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从实践课时安排—实践任务书设计—案例分组调研—方案设计与工程制图—场地实际操作—方案阶段性汇报全过程进行了该课程教学革的新探讨;在真实的实践项目中,以实践任务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并合理解决问题,以评价模型为教学效果反馈的途径进行总结,发现该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促使教师实时反思教授过程,学生实时反思学习过程,促进教学内容以及方式方法的改进,为微地形营建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成玉宁.论风景园林学的发展趋势[J].风景园林,2011(2):25.
[2] 刘滨谊.现代风景园林的性质及其专业教育导向[J].中国园林,2009,25(2):31-35.
[3] 李树华.日本成熟的造园教育体系给予我国园林教育发展的启示[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南京:《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2007:6.
[4] 李瑞冬.论基于KAQP人才培养模式的风景园林本科教育专业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J].中国园林,2009,25(11):55-58.
[5] 崔明霞,倪云,刘怡然,等.多角度融合下“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4):157-158.
[6] 崔佳玉,张璐,苏志尧.美国风景园林本科教育及其启示[J].广东园林,2014,36(6):10-13.
[7] 杨贤均,王业社,尹丹红,等.翻转课堂式教学在《风景园林工程》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J].现代园艺,2018(20):230-232.
[8] 陈彦霖,胡文胜.沙盘模拟现场实操——《园林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68-169.
[9] 万毅.《数字电子技术》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5):122-124,143.
[10] 杨善云,唐燕玲,隆卫革,等.高职“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15,30(3):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