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共同体”的校企联动式教学路径研究

2020-09-09 05:27楼森宇郭冬梅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7期
关键词:住户产教校企

楼森宇,郭冬梅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 321007)

职业教育起源于行业企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从行业企业中独立出来,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难以剥离。国外的职业教育已形成学校、教学工厂、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使企业实习、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有机结合,目标是使学生一毕业就能适应企业的工作岗位[1]。国内的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合作领域亦逐渐拓展,但由于产教合作在体制机制上的松散和校企双方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使得产教合作尚存在诸多问题[2]。因此本文对当前困境进行梳理与反思,基于课程研究校企联动式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实践。

第三,教学资源及管理平台的“分散”应用。

1 困境分析

近年来,促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政策密集出台,对产教融合和企业等主体参与职业教育进行部署。校企合作双赢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实践中各主体参与互动的问题仍然是制约校企合作的关键因素[3]。从实践上看,装饰专业已先后经历了“学徒制”、“校企双导师制”的产教融合改革,并取得一定成绩。但产教落差依然较大,主要体现在:

第一,项目教学与企业实践的“内外”并行[4]。

第二,专任与兼职教师的指导未成“合力”。

2 教学路径

根据前期实践,本文提出构建由专业性公司、无壁垒课程体系、装饰创新班组成的“产教共同体”,并基于该共同体,实施校企联动式教学路径。具体阐述如下:

2.1 产教共同体

2018年,我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以专业师生为主体,成立了专业性公司。产教共同体是以专业性公司为载体,师生创业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稳固型产教融合平台。其功能如下:

产教共同体是教学实践的培养皿。从“赋能”教师,“弥新”教法,“整合”教材,“活化”考核四个方面推进教学。教师担任项目经理职务,引领学生实践学习并夯实自身技能;项目化教学模拟工作流程,最大程度契合岗位需求;“套装”教材或“活页”教材匹配教学内容,对应教学项目;采用多元评价机制,企业导师、校内教师、项目业主及小组同学均参与评价。

产教共同体是教学项目的孵化器。公司承接各类工程项目,课程组将项目进行教学化改造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担任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具体运作,学生组建为项目团队,分别编入设计或工程组,对应测绘、设计、效果以及施工、材料、造价和资料等岗位,每完成一个项目轮岗一次。

2.2.5.1 危害症状。病株叶片两面、茎部和叶柄上有一层白色雾层。初期小圆形,随着病情加重,可逐渐扩大直至覆盖全叶,病斑呈白粉状,直至末期叶背面霉层呈淡褐色或灰色,同时有橙黄色至黑色小点出现,即病原菌的闭囊壳(图5)。

产教共同体是产教融合的新导向。前期的校企合作由于合作主体间的价值差异导致合作关系松散、企业导师帮扶不利或校内教师监管困难等问题。专业性公司突破传统的“学校本位”或“企业本位”的合作模式,形成企业项目即教学项目,项目周期即教学流程,企业成果即教学效果的融合型产教平台[5]。

2.2 无壁垒课程体系

对应行业需求,学生需胜任测绘、设计、施工、材料及造价等多种岗位;应具备量房、制图、方案深化、造价预算等关键能力。而当前的课程设置相对单一、彼此独立,通常只能一门主干课程解决一个关键能力,且各关键能力的串联关系也不明析,导致学生实践技能欠缺,应用于实际时有所掣肘。

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的周期包括空间测绘、方案设计、方案优化、进场施工、交付使用五个环节,课程体系应打破原有课程壁垒,关联项目全寿命周期,呈现项目实施全过程。因此,课程组分析专业关键能力,结合项目实施过程,整合课程形成四个专业项目模块:空间测绘、方案设计、施工图深化以及施工管理。每个关键能力对应一个教学模块,一个模块由数门专业技术课程组合而成(表1)。

表1 项目模块实施计划表

表2 “住宅室内设计1”课程解构

2.3 实践性项目化教学

当前的装饰行业亟需懂得客户心理,具有良好沟通技巧,能参与项目策划、方案设计、施工指导、质量验收及后期服务等项目全过程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教学内容应与社会实践接轨[6]。

教师将社会实践项目教学化改造后应用于课堂,并担任项目经理,主导项目教学,强调协调能力与协作精神的培养,教学内容对应量房、设计、效果、材料、造价等装饰技能。每个项目遵循“空间测绘—方案设计—施工图深化—施工管理”的流程,实施模块教学,每个模块分解为多个技术岗位。

具体的教学流程中,专业性公司充分发挥导向作用,课前导学调研,课中辅学设计,课后助学施工,驱动推进课程;教师组织个体学习与群体学习交互进行,确保教学内容最大程度匹配住宅装修的实际过程,打破传统课堂约束,实现关键能力融汇。

3 课程案例

3.1 教学组织设计

课程设置为16周,64个课时。课程解构为三个教学项目:一为中小户型设计要素分析,技能点是学会分析住宅空间构成与住宅流线组织;二为中小户型住宅室内方案设计,技能点是能用手绘、计算机软件为辅助工具,进行住宅方案设计;三为中小户型布局优化设计,针对当前热门的“改善式”装修、“菜单式”装修和“定制式”装修,课时分配如表2所示。教学项目选自专业性公司所承接的住宅设计项目,依据业主需求、项目特征与户型面积,将公司承接项目分解至三个教学项目中。

教学组织以“企业命题——课堂接题——校企合作解题”为主线贯穿课堂。课前,教师利用信息化平台发布“企业命题”,即专业公司承接项目;学生以小组形式测绘量房,与业主沟通,形成初步方案。课中,各小组通过酷家乐软件(一款能够直观呈现室内装饰三维实景的软件)展示介绍初步方案,企业导师、校内教师、住户、同学,四方对其进行点评;继而企业导师为学生分析呈现优秀方案,各小组依据评价与优案深化施工图纸;校内教师针对学生个人的特点与方案进行深入讨论指导。课后,学生与住户沟通,进一步优化方案,并通过专业性公司实习夯实技能点;被住户认可的方案由专业性公司负责施工,学生可在施工阶段拓展学习,避免传统教学中设计与施工脱节的现象。

企业命题为课程提供教学载体,课堂接题帮助学生模拟设计师工作,校企合作解题提供学生延展学习的路径。

3.2 课程教学实施

课程教学实施过程根据学生接受问题的规律,按照“四阶段、五环节”的教学序列展开,四个阶段是“方案展示,发现问题”“四方点评,分析问题”“线上分享,优化进阶”“做学合一,解决问题”;五个环节是建筑装饰工程项目实施中必经的空间测绘、方案设计、方案优化、进场施工、交付使用五个环节,具体阐述如下:

3.2.1 方案展示,发现问题

课程的第一阶段对应空间测绘、方案设计环节。课程开始前,学生以小组形式入户测绘量房,了解住户需求,讨论设计思路,草图构思方案,利用CAD软件绘制施工图,酷家乐软件制作三维实景。课上,教师导入案例,即对住户背景、日常需求、户型特征做出详尽的介绍,并尝试引导学生从同理心角度琢磨设计方案,使学生对设计方案有场景感,培养学生设计源于人本的创作理念和匠心服务住户的职业素养。各学生小组展示设计方案,学生通过陈述住户资料再一次理解设计需求是什么,通过展示方案进一步明确空间功能有哪些。教师据此挖掘出住宅室内设计的内义,即对“人”日常的生活行为提供空间、设计场景。在学生理解此内义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设计方案的问题所在。

学生普遍对住宅室内设计理解得不够透彻,设计方案通常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设计方案不能反映住户所需,在方案展示中常能听到学生的表述为“我们认为”、“我们觉得”,不以住户切实需要为设计目标的方案自然很难被认可。二是设计方案缺少“烟火气”,学生群体缺少生活经验,方案中对于厨房、卫生间的布局设计不合理,也会出现缺少必备功能空间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辅导过程中,会让学生接收多方评价,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凸显住宅室内设计的人本价值与设计师匠心精神的培养。

图1 设计方案及对应二维码(学生作品)

3.2.2 四方点评、分析问题

承接上一阶段的初步方案展示,本阶段由校内教师、企业导师、同学、住户四方对方案进行点评,对应方案设计环节。校内教师基于住宅室内设计课程中的知识点与技能点给予点评,例如家具尺度、平面布局、制图规范等对方案进行点评。教师利用微信视频实现企业导师以及住户的课堂评价,企业导师结合实战经验分析学生方案的可行性,例如造价是否高昂、施工实现的难易程度、装饰材料选用技巧等;住户的评价则非常直观,即是否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是否满足个人喜好。小组评价是学生之间针对住宅室内设计各抒己见的过程,是团队意识的体现与设计思维的交流。

住宅室内设计是一门实用性设计技能课,既需要扎实的设计理论功底,又需要放射性的设计思维,还需要师傅的言传身教,更少不了考虑住户的喜好。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使这门课程成为多方意见接收与设计实践输出不断交替的过程:沟通住户,接收初映像,形成初步方案;接收多方评价,综合考虑方案缺陷与可实施性,优化设计方案;多次与住户沟通,除了接收住户需求与喜好,还需站在设计师角度给予住户“如何设计更好用的住宅空间”建议;多次探讨修改确定方案后,进行施工,将图纸内容呈现为装修实体。

在这个阶段,校内教师需要向学生解说知识点和技能点,同时阐述为住户定制的实际装修工程与课堂纯设计方案之间的差异,为下个阶段做好准备。

3.2.3 线上分享,优化进阶

该阶段对应方案优化环节。企业导师开启“云授课”,在线分享设计师个案,解读如何具体、多样、有效地使住宅布局最优化。以课程项目三“中小户型住宅布局优化设计”为例:某住户背景为一家五口,三代同堂,优化诉求之一是卫生间公私分离满足高峰期使用需求,设计师个案针对该诉求给出了三种布局优化方案。

同样以卫生间公私分离为优化目标,三种方案呈现了不同的空间分配方式。方案一将盥洗区从沐浴区和如厕区中分离出来,实现公私分离;但盥洗区走道过长造成空间浪费,不利于中小户型住宅的布置。方案二将水槽隔墙偏移,缩短了盥洗区走道,拓展出相邻厨房的冰箱位,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方案三将卫生间与厨房之间的隔墙整体偏移,虽然卫生间牺牲了浴缸位置,但是淋浴区依然能够满足一家五口的日常需求;隔墙整体偏移为厨房留出整面墙的竖向空间,可以为住户配置更多的设备,例如立体柜式的烤箱、洗碗机、储物柜等。

基于企业导师的解析,学生能够理解活化空间组合可以使中小户型住宅的空间使用率最大化,实现布局最优。设计师个案的呈现,有利于开发初学者相对固化的单一型解决问题思维,帮助学生养成发散的多向型优化结果的设计习惯。完成本课程设计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即思维方式与设计习惯的培养。

企业导师在教学时,受到理论研究不深,表述能力有限、概括能力不强的制约,关于住宅设计的经验、与住户沟通技巧等隐性知识不一定能清晰表达出来。学生也是初学设计,存在空间把握能力弱的短板。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适当概括、补充,并将设计师提供的二维方案转换为三维全景进行展示,使大家在有限的课堂中有效掌握教学重难点。

3.2.4 做学合一,解决问题

该阶段是对应进场施工、交付使用环节,在这个阶段里被住户认可的方案将会被用于实际施工。“住宅室内设计1”开设于大一第二学期,学生还不具备绘制完整的施工图的的能力,故学生的方案雏形将会在专业性公司进行施工图深化,学生在此期间以学徒身份在专业性公司,分小组在企业导师的带领下初识施工图。进入施工环节后,学生根据装修流程跟随企业导师进行开工仪式,跑工地与工人沟通,学习施工工艺,直至交付使用。这个阶段里,学生的知识面得到延展,不止停留在纯粹的方案设计,也具备了设计落地的经验,逐渐积累了扎实的产品工艺知识,为以后的课程以及就业打好基础。

4 结语

我院建筑装饰专业构建的“公司平台+项目教学+多元考核”产教共同体,是以培育复合型装修人才为目标,以师生创业服务社会为宗旨的价值共识、责任共担、利益共生的紧密融合型产教平台。产教共同体以产养教、以产促学,以学生为主体参与项目运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具备从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的洽谈、方案构思、深化设计、现场管理乃至带领团队进行项目整体运作的综合能力[8]。

笔者针对住宅室内设计课程,联合企业设计师,组成教学团队;打破课程壁垒,实现项目化教学;摒弃传统教材,编撰新形态活页教材;从教师、教法,教材三个维度形成产教深度融合的新型教学机制。课程依托产教共同体,以“企业命题-课堂接题-校企合作解题”为主线,匹配实际装修过程,打造全真型课堂,重塑学生设计思维,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匠心践行的新一代的匠人。

猜你喜欢
住户产教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顶层住户的无奈——渗漏篇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简单的高招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住户调查样本轮换工作的通知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