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00北京市昌平区妇幼保健院质控办,北京
盆底功能障碍是产妇孕期内常见并发症,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临床中高龄产妇比例不断上升,使得盆底功能障碍临床发病率也呈现显著上升趋势,该疾病容易诱发女性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以及压力性尿失禁等不良症状,严重影响产妇生活质量[1]。有报道指出,在孕期内通过进行保健操训练有利于改善其肌肉弹性与关节活动度[2],并且有利于促进产妇顺利分娩。本文旨在分析通过开展孕期保健操对于改善妊娠女性孕期及产后盆底功能的具体价值。
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孕期保健产妇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年龄22~36 岁,平均(28.3±0.4)岁。对照组年龄20~35 岁,平均(27.9±1.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孕妇采取常规孕期保健,即定期接受产检、孕期体重管理及孕期饮食指导,同时进行母乳喂养和自我监护等一系列常规健康宣教;②观察组在该基础上采取孕期保健训练,方案如下:在孕妇分娩之前指导其进行产前体操练习,主要有腰部运动、腹部运动、腿部运动以及提肛运动等,在产妇训练过程中可指导其配偶从旁辅助进行,进而实现对产妇盆底肌肉、背部、腰部等部位针对性训练,并且随着孕期不断推进,特别是临近分娩时,需要结合其具体情况对保健操训练内容和运动量进行合理调整。孕妇在每次进行保健训练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其身体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训练并给予有效处理。产妇于怀孕16 周后开始进行训练,每周训练次数需达到3 次及以上,每次训练时间为20~30 min。
评价标准[3]:①比较两组产妇产时体重指数(BMI)和总产程时间;②对比两组产妇孕期、产后的尿失禁发生情况,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尿失禁;③两组产妇均于产后接受会阴肌肉测试,对比测试结果。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7.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产妇产时BMI、总产程时间比较:观察组产时BMI 为(23.62±3.12)kg/m2,对照组为(28.61±3.53)kg/m2;观察组总产程时间为(386.59±96.43)min,对照组为(541.29±116.24)min;观察组产时BMI、总产程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产妇孕期及产后尿失禁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产妇孕期内和产后尿失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产妇会阴肌肉测试结果比较:观察组产后会阴肌肉测试结果为0 度0例,1度3例,2 度19例,3 度9例,4度9例,5 度2例;对照组为0 度5例,1 度18例,2 度12例,3 度5例,4 度2例,5度0例;观察组产后会阴肌肉测试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具体表现为粪失禁、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尿失禁等,特别是尿失禁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妊娠及分娩是导致女性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4],在妊娠阶段内,由于女性子宫重量不断增加,因此对于盆底支持组织产生较大压力,同时随着妊娠晚期产妇盆底韧带的胶原溶解度进一步提升导致韧带松弛,同时妊娠期的不断推进致使膀胱压力不断增加,在分娩过程中对于盆底肌肉神经产生一定损伤,致使女性盆底肌肉以及括约肌受到损伤,同时分娩过程中的会阴撕裂以及会阴侧切等均导致盆底肌纤维受损,进而使得会阴张力不断降低。
孕期保健操是结合产妇特点科学编排的一整套训练体操,能够促进产妇关节肌群以及韧带特别是盆骨部位得到良好训练,同时还可达到消耗热量以及抑制脂肪蓄积等效果,对于改善产妇会阴肌肉力量以及控制孕期体重等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从本次对比结果来看,观察组孕期和产后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时BMI 和总产程时间等指标优于对照组,产后会阴肌肉测试结果优于对照组;也进一步证实,开展孕期保健操有利于改善产妇孕期及产后的盆底功能。
表1 两组产妇孕期及产后尿失禁发生情况比较[n(%)]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孕期保健操有利于改善孕产妇孕期及产后的盆底功能,可降低尿失禁发生风险并促进产程顺利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