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燕,卢浩棠,刘楚杰
(1.东莞市东坑医院儿科; 2.东莞市大朗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东莞 523000)
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1-2]。若早期症状不严重可选用常规平喘药物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3]。哮喘会对儿童的成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可短时间内发生并持续较长时间,若无有效的对症处理,会形成反复发作性的咳嗽、喘息、胸闷与呼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不仅影响患儿身心健康还会给患儿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与压力,由于其本身的难治愈性,常会随患儿年龄的增长迁延至其成年,对患儿的成长带来长期的困扰[4-5]。因此,通过对本地区儿童哮喘患病情况的了解及对相关影响因素的梳理,对本地区儿童哮喘病的预防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6]。鉴于此,笔者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对东莞市东部产业园片区1850例儿童进行抽样调查,了解本地区儿童哮喘患病率情况,同时对患儿哮喘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笔者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对东莞市东部产业园片区内的1850例3~6岁的常住儿童进行调查分析,采用儿童哮喘问卷调查表进行分发入户,实时填报,再统一回收进行统计。
首先对东莞市东部产业园片区内的各镇街进行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其中一镇作为调查区域(本研究最终选定区域为常平镇)。采用儿童哮喘问卷调查表,由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对区域内的儿童家庭或学校进行上门查访,开展儿童哮喘初筛,对筛选出的可疑哮喘儿童统一安排到专业医院进行哮喘患病的确诊,由专业医师对可疑患儿进行具体病史问询和必要的体征检查。随后对调查及诊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对区域儿童哮喘患病率情况,不同性别、年龄和不同季节和时间发病情况做统计分类;对哮喘患儿和健康儿童的一般信息、过敏史、家族病史及发病症状进行对比分析,再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本地区儿童患哮喘的危险因素,依据2008版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7]中关于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对本研究的儿童哮喘进行诊断。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均采用χ2检验,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各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则以相对危险度(OR)和其95%可信区间(95%CI)来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由调查员在所选区域内进行入户查访,在所有上门的1850例儿童中,最终取得1800份有效问卷表,实现97.30%的调查回收率。
最终筛选且经确诊的哮喘患儿59例,患病率为3.28%。59例哮喘患儿中,男35例、女24例,男、女患儿的患病率比为1.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43,P<0.05)。不同年龄儿童的哮喘患病情况也有所不同,其中3~<4岁儿童患病率最高,为4.62%,其次是5~<6岁的儿童,患病率为3.87%。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哮喘患病情况 例
调查结果提示,3~<4岁首次发病率为49.15%(29例);4~<5岁为20.33%(12例);5~<6岁为18.64%(11例);6~<7岁为11.88%(7例)。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哮喘患病的主要诱因,共54例(91.53%);其次为天气因素,共49例(83.05%);运动因素25例(42.37%);接触花粉16例(27.12%);接触粉尘9例(15.25%)。
哮喘患儿发病与季节变化有关系,在换季期间发病率最高,占38.98%(23例),其次易发季节为冬季,占13.56%(8例),春季发病占10.17%(6例),夏季占6.78%(4例),常年发作占5.08%(3例),不定期发作占25.42%(15例)。
从一天中的发病时间段来看,本地区大部分患病儿童没有特别明显的规律,总计发病时间无规律患儿占37.29%(22例),另外午夜发病比例稍高,占30.51%(18例),清晨时刻发病占11.86%(7例),午后时刻发病占10.17%(6例),睡前发病占10.17%(6例)。
从1800例儿童中选取59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男36例、女23例,年龄3~6岁、平均(4.1±1.3)岁;本研究确诊的59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组,男35例、女24例,年龄3~6岁、平均(4.1±1.2)岁。2组儿童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2组儿童的过敏体质情况(个人过敏史、变应性鼻炎、药物过敏、荨麻疹、湿疹、家族过敏史、食物过敏)、婴幼儿期使用抗生素、肥胖、孕期情况、出生情况、喂养情况、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比较,以期对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2组儿童在过敏体质情况(个人过敏史、变应性鼻炎、药物过敏、荨麻疹、湿疹、家族过敏史、食物过敏)、婴幼儿期使用抗生素、肥胖、使用化纤枕头或被子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对2组儿童相关病例情况的对比研究并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儿童哮喘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食物过敏史、家族过敏史、荨麻疹、湿疹及婴幼儿期使用抗生素等(P<0.05)。见表3。
表2 儿童哮喘发病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表3 儿童哮喘发病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儿童时期由于自身呼吸系统和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处于哮喘发病的敏感阶段,这一时期患哮喘的概率较大。哮喘患儿临床主要表现多为胸闷、喘息、咳嗽和气促等,通常在换季、夜间、清晨期间容易发作[8],从本研究针对东莞市东部产业园片区的儿童哮喘情况的调查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关于儿童哮喘的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无明确的表述,但从相关研究文献[9]报告来看,主要倾向于认为儿童哮喘的发病跟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其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被分为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类;宿主因素包括性别、遗传、过敏体质、肥胖、年龄等,环境因素则包括感染、过敏原、空气污染、吸烟、饮食等。本研究即对以上相关因素结合患儿实际病例特点进行相关单因素的统计分析,同时还结合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本地区儿童哮喘发病的各独立危险因素,为本地区儿童哮喘防治提供必要理论支撑。
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来看,东莞市东部产业园片区儿童哮喘患病率为3.28%,与2002年的3.01%相比呈上升趋势[10],同时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合相关文献[11]分析,应该跟东莞市所处环境特性和当地健康意识的提高有关。一方面本地区环境气候对一般病原体生物(如螨虫)生存有利,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自身及家庭成员的健康意识明显增强,儿童入院就诊比例明显上升,相关疾患诊断几率也自然增长;同时也有相关研究[12-14]表明,工业发达地区的儿童哮喘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工业不发达地区,而东莞地区是我国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工业起步早,规模大,是我国南方工业的标签,因此儿童哮喘发病率较高也属实情;而儿童哮喘男、女患病比例(本研究结果是1.46:1)的不同应该跟相关遗传易感性相关。3岁年龄期的患病率最高,是由于这一年龄期的儿童免疫力更差一些,特别是呼吸系统的发育不全导致年幼儿童较容易被感染,因此要特别针对这一年龄段的孩童加强保护,避免感染。本研究对哮喘患儿发病诱因的统计结果提示,呼吸道感染造成哮喘发病的概率最大,鉴于儿童时期呼吸系统不完善,对外部病菌的侵入自身抵抗不足,会加大感染几率,所以要尽量做好预防,加强日常锻炼,增强免疫抵抗力;此外,过敏是这一地区儿童哮喘发病的首发危险因素,其他的还有荨麻疹、湿疹和婴幼儿期使用抗生素等因素,因此,在日常哮喘防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危险因素的隔断、规避或做到尽量的避免,均可有效降低儿童哮喘的发病几率。
综上所述,东莞市东部产业园片区儿童哮喘以3岁年龄期首次患病率最高,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患哮喘的常见诱因,在相关高发时期要加强预防,同时要不断增强儿童自身抵抗力,抵抗外部环境因素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