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迎春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1]。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不断接近历史真实”,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笔者以为,抓住组成历史叙述的基本元素——历史概念的解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去理解、辨析、解释,或许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有效途径。
历史概念是指“通过抽象而概括出来的对历史事物的根本属性的反映,它用历史名词来代表”[2],是对历史事物从现象到本质和特征的全面而准确的认识的反映 [3]。一般历史概念可分为历史人物概念、历史事件概念、 历史现象概念、历史制度概念和历史物品概念等类。既然历史概念是“抽象而概括出来”的,就说明不是形象可体验的,在理解和辨析上存在一定难度的;由此可见对历史概念的解读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对史实的理解和辨析,进一步影响历史客观论述和能否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这是学生“不断接近历史真实”的关键起点,也是提升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重要基石。
本文以人民版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例, 以历史概念解读的不同实施路径,促进学生的历史理解,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
路徑一:历史概念之史证还原,生成历史解释
历史叙述记录的是“过去”的事实。历史事实的独特性在于它“本质上是不在场的,是当下缺席的”[4]。古代的政治史对当下学生而言,更是缺席太久、远离现实的“过去”,局限于历史教科书和历史读物的“历史叙述”。一般而言,这些“历史叙述”中,既有历史叙述,又有历史评价,既有原始史料,又有史料解释,让学生学会辨别区分,并以历史研究的角度了解史料论证的方法,史证过程的背后蕴含着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
【案例】复习课《从秦汉政治看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一、情境导入:考古热点《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来源:2016-03-18 新华网)2016年3月2日,“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展,441组件从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墓中发掘的珍贵文物与观众见面。……
汉代海昏侯墓葬自2011年开始发掘,据雍正《江西通志》卷一百一十记载,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墓在建昌县西北六十里昌邑城内,有大坟一所,小坟二百许,旧称百姥冢。史料记载的刘贺墓位置与此次考古发掘的位置非常接近。
海昏侯墓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此次参展的441件出土文物展品,是海昏侯墓2万余件文物中的很小一部分。
1.情境设问:墓主身份是海昏侯刘贺(出现一个历史概念,暂且伏笔),请根据提供的“考古热点 ”材料分析,说明考古学家判定墓主身份的依据和方法。
2.反馈生成:
生:从材料“雍正《江西通志》卷一百一十记载……”和“此次参展的441件出土文物展品……”可以看出,通过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的遗迹遗存,相互印证来判定。
出示:出土文物展品
师:很好,同学提到的这正是最早由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提出的考证古史的重要方法——二重证据法,就是把发现的考古遗迹遗存与古籍文献记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历史的方法。
本次考古发掘提出了所谓“七大证据”(展示证据图片),发现的最有力和直接的证据有三:证据一是玉印刻“刘贺”二字,墓主人遗骸的腰部位置,放置着一枚白色玉印,玉印上刻有“刘贺”二字;证据二是墨书金饼上有字“臣贺”,在出土的金饼上,释读出了关键部分:“南海海昏侯臣贺……元康”,“贺”字直接指明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而元康是汉宣帝刘询的第三个年号;证据三是奏章副本署名“臣贺”,在出土的奏章木牍上,“海昏侯臣贺”、“陛下”、“呈太后陛下”、“元康四年六月”等字样清晰可见。
选考复习的教学中,需要关注选考26题史法题的解题,这往往会涉及专业、抽象的史学学术概念,而这些概念在学生没有相关认知贮备的前提下,直接讲授恐难让学生有效辨析、理解,更难进一步掌握、运用。为此,需寻找陈述性史料还原历史现场:如本课设计以考古热点切入,以丰富具体的史料依托,从结论呈现到现象推敲,以符合历史探究的逻辑推理生成“二重证据法”的历史解释,再回归概念解读,明确内涵,以“体验—理解—解释再逆向概念解读”的方式,打通历史解释的概念途径。
路径二:历史概念之情境现场,理解历史语境
古代政治制度史涉及时间跨度长,知识容量大,掺杂大量包含特定时代信息的历史概念,如果缺少历史事实发生的具体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历史语境”,站在当下现实去解读概念,容易产生一知半解甚至南辕北辙的误解。因此,借助情境营造历史现场感,打通“往事”与“来者”之间的历史隧道,将历史概念还原到历史现场,让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时空,直观、感性地理解历史概念。
二、情境解读:墓主生平
1.墓主人物链接:刘贺生平简历
墓主人刘贺是汉武帝刘彻之孙。公元前87年,其父刘髆去世,年仅五岁的刘贺承嗣了“昌邑王”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膝下无子嗣,在大将军霍光(汉武帝时期曾任侍中,侍奉汉武帝左右)的操纵下,刘贺被拥立为帝,在位仅27天。公元前63年,刘贺被废为海昏侯移居豫章,建海昏国(今江西南昌)。海昏侯不干预朝政,无军权,仅享有物质特权。公元前59年,刘贺去世,史称汉废帝。
2.情境任务:根据墓主“人物历史链接”的材料,从墓主一生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中找出与之相关的汉代政治制度,并分析其内涵或特点。
3.学生解读反馈:
生1:刘贺“拥立为帝”、称“汉废帝”,看出古代重要制度——皇帝制。主要内容是“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其特点为: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
生2:“昌邑王”——可见汉代存在分封制。(师追问:和西周分封制一样吗?)分封的规模不一样,西周是和宗法制相辅相成,全面大规模实施分封,汉代是配合郡县制局部分封。
生3:刘贺从“承嗣了昌邑王”到“被废为海昏侯”,体现汉代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生2追问:从秦开始全国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郡国并行”,此后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宗法制作为政治制度还存在吗?
生3:汉代宗法制应该没有废止吧,刘贺就是因为是汉武帝刘彻之孙这样的血缘宗族关系继承了王位,后来被废不干预朝政,还是有“候”的物质特权啊。
学生质疑:从刘贺的27天废立经历看来,皇帝之位不稳定,皇帝制度是否也不稳定?
师说明:宗法制确实与分封制密切相连,是其基础,在家庭范围内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内为分封制。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后,宗法制作为政治制度不再大规模地在贵族阶层存在,但在皇族一家仍延续,直至皇帝制被废除的清朝。皇帝制在秦朝被确立后,影响了中国两个多年,制度本身有较强的稳定性。
至于刘贺27天废立的传奇经历,还会和当时哪些具体的政治制度有关,我们继续来一探究竟……
学生结合具体形象的人物故事情境,比較直观理解材料中的“(皇)帝”和“(国)王”的区别,了解了当时两大政治制度:皇帝制、分封制,同时结合历史人物的经历,自主质疑了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在历史现场的真实语境中清晰解释了古代政治制度的系列核心概念,真正获得历史理解。
路径三:历史概念之时空架构,贯通历史解释
历史史实的一个个点,反映历史知识的广度;把点连成线,反映历史知识的深度。只有了解了历史概念之间的联系,才能根据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行推理勾连形成知识网络,内化历史理解。
三、情境探究:墓主传奇人生
(一)墓主跌宕人生:27天废立
元平元年(前74年)夏四月癸未日,汉昭帝驾崩,他没有儿子。时任大司马大将军的霍光迎立汉武帝孙昌邑王刘贺即位,但二十七日之后就以淫乱无道的理由报请上官太后废除了他。
解读1:根据教材知识,霍光的官职反映当时的什么政治制度?判断依据是什么?该制度有什么特点?
生反馈:中朝制度。根据教材P13“知识链接”: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等为中朝。(追问:中朝官员来源有什么特点?)
汉武帝设置中朝,是为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限制相权。中朝官员来源主要是身份低微的士人、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
解读2:汉武帝能够从大量身份低微的士人中选拔中朝官员,缘于何种制度?其内涵特点如何?
生反馈:察举制。汉武帝时创立,由官吏查访合适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师追问:这种选官制度和其之前之后的选官制度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生反馈:先秦世官制是以血缘、门第、等级为选拔依据,一般是世袭方式;汉代察举制是以道德学问、议政能力为选拔依据,一般是官吏察举—中央任用的方式选官;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是以德才—品级为选拔依据,一般是中正评品,吏部授官的选拔方式。
可见选官方式上趋向公平、公开,趋于制度化、模式化。
(二)跌宕人生2: 刘贺被废后,回到昌邑,朝廷赐刘贺汤沐邑二千户,父亲昌邑哀王刘髆的家财也全留给了他。几年之后,有位姓柯的扬州刺史上奏称刘贺与豫章太守卒史孙万世勾结,一段刘贺与孙万世的对话又改变了刘贺的命运。
有关部门审讯核实,请求立即逮捕刘贺。汉宣帝心知刘贺无能力起事,诏令削去刘贺三千户食邑。
解读3:刘贺与孙万世对话被汉宣帝知晓,缘于西汉的什么制度?建立者是谁?该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1反馈:刺史,汉武帝时创立的监察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师追问:根据教材,西汉除刺史外还设置何官职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生2反馈:司隶校尉。汉至魏晋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秘密监察官。
梳理对比:对比汉代的监察制度,回顾西汉之前和之后的监察制度有哪些不同,从中体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生反馈、整理:秦汉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建立起了对官员的监察制度。汉武帝时设立刺史,建立起对地方的监察制度。唐宋以来设置的御史台、都察院等机构,在行政监察职能外增加了司法监察职能。发展趋势,监察体系越来越完整和严密。
学生结合具体形象的人物故事情境,形象直观地体验了汉代系列政治制度的概念,并通过时空延伸,进行相互比较—联系,贯通了历史概念的演变及规律,形成对历史的宏观把握和理解内化。
历史概念作为浓缩着大量时代信息的历史元素,是日常历史教学中引领学生进行有效阅读、辨别、分析、推理的重要切入点。当学生藉由依据不同的历史概念去联系具体的历史场景,不再只是单纯去记忆,而是去思考历史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历史概念的内在联系是什么,逐步形成自己的历史理解和解释,学生才真正以立足历史的时代去贯通历史解释,才能培养起“历史解释”的能力,涵养“历史解释”的素养。
【注释】
[1]徐蓝:《关于修订高中历史课标的几个问题》讲座课件,2016年。
[2]易图强、何能文:《历史概念的分类及构成因素》,《怀化师专学报》1996年第15期,第13页。
[3]顾林:《历史概念再认识》,《历史教学》1996年第10期,第35页。
[4]韩震,孟鸣歧:《历史·理解·意义——历史诠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