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卫
选取全国卷(因有多份,在此只选取全国Ⅰ卷)和浙江卷作为样本,是因为这两者的试题风格差异极大,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对新一轮课改改进考试评价具有特别意义。
笔者拟从以下四个角度展开:
一、取材和设问的比较及认识
试题的材料及对材料的设问直接影响试题的质量。先看选择题。全国Ⅰ卷历史试题共12道选择题,全是材料型的选择题,材料和设问情况见下表:
题干材料信息大多比较具体,甚至有趣生动。对材料的设问,能较好地挖掘材料所蕴含的信息,能比较充分地利用材料,材料利用程度高,材料与设问结合得比较好。
浙江卷共25道选择题,其中有20道是材料型选择题,材料和设问情况见下页表:
题干材料少数信息比较详细具体,大多数材料的有效信息少,对材料加工的空间不大。设问对材料的加工利用程度,除少数试题有较好地利用外,绝大多数利用程度都很低,材料只起设问的由头作用,材料与设问结合得比较勉强。
全国Ⅰ卷历史非选择题共5道,第42题是小论文题,其它四道全是材料解析题,材料和设问情况简介如下:
第42题材料文字虽然不多,但对答题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设问“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与材料结合得比较好。
第45题关于清末新政部分商务法规、章程内容的材料,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内容比较具体又简洁明了。第一问“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在振兴商务方面采取的措施”,答案只能从材料得出,材料利用程度高。第二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的法规、章程对传统商业的突破性意义”,无法直接从教科书获取答案,只能根据材料和自己的理解组织答案,材料利用程度比较高。第41、46、47、45题基本类似,限于篇幅不做介绍。
全国Ⅰ卷历史非选择题材料比较具体,蕴含较多的答题信息,设问对材料信息的加工利用比较充分,材料与设问结合得比较好,自然地融为一体。
浙江卷历史非选择题共4道大题,分别是第26、27、28、29题,因为这四道大题材料和设问风格类似,限于篇幅,在此以第26题为例做些说明。此题的两则材料约400字,但其可挖掘的有效信息很少,第一问“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第二问“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改革开放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我国外交的指导意义。指出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我国外交在21世纪初取得的重要成就。”回答这两个小题,材料可有可无,基本不起作用,直接照搬教科书的答案即可。
浙江卷历史非选择题材料文字多而答题的有效信息少,设问对材料信息的加工利用程度很低,材料与设问是两张联系不紧密的皮。
认识:全国Ⅰ卷选取的命题材料与浙江卷比,材料可利用的有效信息更多、更具体、更生动有趣,一句话,质量更高。针对材料的设问,全国卷对材料的利用加工程度更高、更充分。材料与设问的有机结合,浙江卷应向全国卷学习。
二、考查素养的比较及认识
试题对历史学科素养的考查是衡量试题质量的突出标准。
先看全国Ⅰ卷,共有12道选择题和5道非选择题。选择题全部是材料型的选择题,其答案无法从教科书照搬,都必须从材料中得出,教科书最多只是作答的知识背景,特别能考查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涉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素养,一般考生都能作答,但得高分不容易,难度中偏上。
第42题主要有三要素:某一时期、这一时期的史实和特征,做这道题的思路就是确定自己熟悉的某一时期,从这一时期的史实中能概括出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具体行文要求就是先确定书名,明确这一时期及其特征,再提取史实论证这一特征。本题能够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素养,所有考生都能做,但答的质量如何,则由各自的综合素养决定。
第41、45、46、47题四道题,设问的关键词是:原因、历史条件、历史启示、概括、评价、历史意义等,都要求考生充分利用材料解答问题,考查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歷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素养,绝大多数考生都能作答,能得到基本分,但得高分不易。
全国Ⅰ卷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无论从内容的全面性还是从难度的全面性看都比较全面。
再看浙江卷,共25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笔者做了统计,试卷满分100分,其中主要依靠记忆解题,可以从教科书照搬答案的试题有69分,材料的利用程度普遍比较低,对考生素养的考查特别注重记忆能力。
浙江卷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特别侧重于考查记忆能力,其它重要的学科素养考查很少,素养考查过于片面和低层次,很不全面。
全国卷和浙江卷对历史学科素养的考查,无论是素养考查的全面性,还是素养考查的含金量,都是全国卷做得比较好。
三、影响的比较及认识
“考”决定着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浙江卷的导向,两点需要特别关注:
一是对教学产生逆淘汰。课堂上满堂灌的教学和不断的抽查抽背显得更有用武之地而大行其道,贯彻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就显得无足轻重。学生死背课本的学习方法成效显著,想要转变学生被动不良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创新等能力就只能停留在口号上。
二是影响师生的课程观。单纯考查对课本知识的记忆迫使师生只专注课本知识,唯课本马首是瞻,眼里只有课本,心里只知课本,学历史成为只学课本历史,课本成了师生学习的《圣经》,不知不觉把师生导向“只知课本”的狭隘课程观,这使师生的学习视野受到很大的限制。
要适应全国Ⅰ卷的考试,在教学上至少要做到如下两点:
一是要有大课程观并有付诸行动的践行。经常引用史料进行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辨析等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素养。
二是要以素养立意进行教学。以所学知识为载体,从中选取可以培养学生求真、求智和求善(立意)的知识,以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中心目的,知识的学习无需面面俱到,知识只是培养学科素养的载体或材料而已。
认识:高考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引导和促进方面,特别是当下对全国新一轮课改的促进作用方面,全国卷更能起到促进作用,浙江卷应当向全国卷学习。
四、理念的比较及认识
全国卷和浙江卷的巨大差距,背后反映的是与考试和命题相关理念的巨大差异:
首先是对历史学科价值的认识。总的来看,历史学科的价值主要是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精神,进一步具体化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素养是目的,知识是达到目的载体或材料。从这一理念出发,考题势必淡化对知识的记忆要求,而强化对知识运用和升华的要求,毫无疑问,全国卷贴近这一理念。也有认为历史学科的价值在于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要掌握记牢历史知识,因为知识是能力和素养的基础,因此掌握基础知识最重要。从这一理念出发,历史考题必然注重记忆知识的考查,淡化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浙江卷贴近这一理念。
其次是对考试关键性要求的理解。考试的关键要求是什么呢?这也许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笔者看来,主要有:
能够尽可能考出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生活经验等,有利于考生个性化知识的发挥,使短期内的突击复习效果降到最低,考试反映的更多的是学生人生阅历和学习习惯的结果。概括起来就是两点:考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生活经验;利于学生个性化知识发挥。
这两点要求是紧密联系的:考题只有注重考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生活经验,学生才能用自己的话说,不会教条式地死扣教材,个性化的知识才会得以展现。因此,考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生活经验是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知识得以发挥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个性化知识的发挥是已有知识、能力和生活经验的展现和升华。
全国卷的考题,只会死记教科书知识根本无法作答,教科书的知识只是考生答题的背景,只能根据材料和自己积累起来的课内外知识、生活经验及技能等素养进行答题,这符合关键性要求的理念。而浙江卷考題的答案大多需要照搬课本知识才能答好题,得高分,否则就考不好,与上述理念背道而驰。
再次是对教育目的的认知。对教育目的的认知,不仅影响教学,也影响考题的命制。教育为了什么?有人认为教育是为了受教育者本人,是把人培养成为既能适应社会,又能改造社会的人。为适应社会,固然要教怎样谋生,有一技之长,但社会总会有问题,需要克服改正以推动社会发展,因此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和创新精神,在这一过程中,让每个人都有美满人生,自己享受人生并帮助别人享受人生,使全社会幸福快乐总量极大化,这才是教育的根本之道。
也有人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人必须有一定的能力,能够解决问题,能够靠自己的才能养活自己。至于这个人才为谁所用,用于做什么事,好像不在教育目的的思考之内,只要培养出人才,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这种教育目的缺少了人生意义的追求,缺少对美满生活的探索和理解,活一辈子,是别人的工具,或者是自己的工具,而目的是不明的。
如果认同前一种教育目的,那就会尽量利用历史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利用历史考题尽量渗透核心素养的考查。如果比较认同后一种教育目的,那就会特别注重知识,也会注重能力,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重视不够,或重视不到位。全国卷距前一种教育目的更近,距后一种教育目的更远;浙江卷则距前一种教育目的更远,距后一种教育目的更近。
对学科价值的理解的发掘,对考试本质的理解,对教育目的的认知,这些观念上的差距是造成历史考题差距的思想根源。
通过上述的比较,区分出好差和各自特点不是目的,目的是想以此能够找出差距,相互借鉴,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促进历史考题命制的进步,达到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的目的。毕竟,一份试卷考题的好差,主要不是看纵向比,而是看横向比,正如高考的录取,不能看纵向的成绩,而要看横向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