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大班家长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

2020-09-08 06:18翟丽丽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误区

翟丽丽

【摘要】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于孩子往往都投入了过多的精力,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从早教开始就在关注孩子的教育。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个阶段也是孩子正式步入小学的关键时期,因此很多家长十分关注幼小衔接工作。家长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不同,成长经历各异,对待幼小衔接存在不同的观点,容易走进一些误区,本文分析了如何引导大班家長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希望能够给家长一些科学化的建议。

【关键词】大班家长  幼小衔接  误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0-0075-02

现在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都十分关心,尤其是幼儿园大班的家长,由于孩子面临到幼小衔接的情况,很多家长更是摩拳擦掌,想为即将上小学的孩子做一些准备工作,但是很多家长没有考虑到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孩子什么才最有利于孩子顺利过渡,同时家长也会因为周围环境的影响和个人成长经历的不同为孩子做出不同的选择,这样就很容易走进一些误区,因此引导大班家长顺利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一、幼小衔接阶段家长的一些误区

1.重视知识学习,忽略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幼小衔接阶段,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论深深地扎根到大班家长的心中,他们认为孩子只有提前学习,掌握比别人更多的知识,才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因此这些大班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经常会给孩子报很多的课外辅导班,比如拼音班、算数班和英语班等等。这些家长在盲目的攀比中都是争先恐后地让孩子过早的接触到小学教学的知识,但是却忽视了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很多家长也有不少疑惑,认为给孩子报了很多的辅导班,为什么孩子的学习效果就是不理想呢?这就说明在幼小衔接阶段没有培养好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知道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幼儿园的学习有什么不同,应该采取哪些方式方法,家长没有给孩子的成长提供必要的帮助,也没有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教育规律选择适合他们的方式,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学习。

2.重视孩子的转变而忽视了自身的转变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很多大班家长都意识到了孩子已经要从幼儿转向小学生了,以此会在孩子的角色身份转变上做很多的工作,但是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也从一个幼儿家长转化为了小学生的家长,这种角色的转变也需要家长提前适应。因为进入小学学习以后孩子每天要按时上下学,回家以后也要按时做作业,家长就必须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对孩子进行耐心的辅导,帮助孩子听写、背诵,签字,养成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因此家长在这个阶段一定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孩子迅速地适应小学生活。

3.将自己的成长经验应用到孩子身上

很多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对孩子的管理上还存在一个误区,就是他们经常把自己的成长经验应用到孩子身上,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在上小学的时候也没有人管,现在不是也很好吗?这种误区让他们觉得他们成长的经验就是正确的,可以套用到孩子身上。实际上现在的孩子无论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处在这个环境下的孩子教育方式也必然要发生较大的变化,家长小时候的那一套学习理论已经无法适应现在孩子的成长了,家长必须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需求提供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孩子从幼儿园阶段到小学阶段无论是学习环境、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家长必须根据孩子环境的变化做出调整,不能够千篇一律,更不能套用自己的经验来管理孩子。

4.幼小衔接只是幼儿园大班的事

由于幼小衔接主要是集中在幼儿园的大班时期,因此很多低年级的家长没有对幼小衔接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幼儿对于知识的学习和对小学的向往,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幼儿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只有在大班才养成的,这些良好的习惯是需要在幼儿入园时就开始培养的,幼儿园不同年龄阶段的培养目标不同,每一个年龄阶段都为下一个年龄阶段的行为习惯培养做好准备,只有循序渐进,不断积累才能够由量变引发质变,让幼儿能够逐渐地适应幼小衔接。

5.幼小衔接就是单纯的增加知识量

很多家长通常都认为幼小衔接就是单纯的增加知识量,很多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知识量让孩子快速地进入学校模式,给孩子报名辅导班,实际上幼儿教育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建立自信心,开拓他们的思维。如果幼儿提前学习了大量的小学方面的知识,这样就会在小学阶段接受重复教育,影响他们课堂的专心程度。虽然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知识能够让幼儿在入学初期名列前茅,显示出比同龄的孩子成绩好,但是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再加上这些孩子在课堂上漫不经心,认为这些知识已经全部学过,不需要再重复学习,就会在学习上形成消极怠慢的态度,不良的听课习惯,这样的影响就会让小学生在一二年级以后逐渐与同龄的孩子拉开差距。同时,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不能总是关注孩子学习了多少科目,掌握了多少字词,学会了多少计算等等,幼儿阶段更重要的是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拓展幼儿的思维方式。在幼儿的学习中要以游戏为主,让幼儿能够想学习,喜欢学习,提升学习的兴趣。很多家长有时候发现自己的孩子掌握的知识和内容比别的孩子少就会责怪他们,认为他们比不上别的孩子,家长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行为就会对幼儿无形中造成很大的压力,因为幼儿对于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孩子接受知识的程度快慢都有所区别,就像幼儿学习说话一样,有的幼儿说话早,有的幼儿说话晚,但是经过一段时间都可以学会。因此家长没有必要对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提出过高的要求,否则反而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压力。

二、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应该采取的措施

1.帮助孩子调节心态,做好上学的准备

每年在幼儿园毕业时,很多大班的幼儿都会抱着自己的老师哭泣,这是一种对于幼儿阶段恋恋不舍的表现以及对于未来小学生活不确定性的一种恐惧。幼儿园阶段的幼儿记忆力不断的增强,情感也逐渐的丰富。在三年的幼儿园学习和生活中,幼儿基本上已经习惯了幼儿园的一日作息时间规律,步入小学阶段以后生活、学习习惯必然发生改变,从而会对幼儿造成一定的影響。孩子从幼儿园大班到上学是人生的一个重大的转折,在这个幼小衔接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这也会造成他们对于上小学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调整好心态,让他们做好上学的准备。家长可以提前为孩子介绍小学阶段丰富多彩的生活,让他们了解小学,认识小学,不再畏惧小学。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小学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告诉他们在小学阶段会有更多有趣的内容让他们学习,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好同学一起学习和游戏,让他们对小学生活有一个提前的认识,产生一定的憧憬。

2.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由于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以后在行为规范上会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很多小学生可能在一开始不太习惯,家长就要利用幼小衔接阶段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培养他们生活自理的习惯,要让孩子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穿衣、洗漱、吃饭、整理衣物等,这些也是小学生应该能够做到的事情。起初孩子可能做得不好,这时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让他们能够逐渐适应,增强自信心。其次要培养他们养成专注的习惯,幼儿园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周围的事物所吸引,这种习惯在小学阶段一定要改正,否则会影响孩子的课堂学习效果。孩子在家里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打扰,让孩子能够专注地完成,同时要求孩子做任何事不能够半途而废,只有做完一件事以后才可以再做另一件事。再次要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提升专注力和理解力,如:每天安排一篇15分钟左右的亲子绘本阅读,提升他们的识字量,开拓他们的眼界。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这样可以让他们在小学阶段能够遵守班级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3.家长要做好角色转变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生理和心理上都会有一定的变化,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方法教育孩子,要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者,同时家长自己也要做好角色的转变,对于不同阶段孩子的身心特点都要有所了解,掌握良好的亲子互动方法,能够应对不同阶段孩子在心理和生理上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幼小衔接阶段一定要做好孩子的陪伴者,多与其他家长沟通和交流经验,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顺利地度过幼小衔接阶段。同时家长也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书本教育并不是幼儿教育最重要的内容,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和学习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为幼儿报名各种兴趣班,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并不利于幼儿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因此家长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让幼儿逐渐培养起学习的兴趣,让兴趣指导幼儿更好地进行自主的学习。同时幼儿家长要针对幼儿进入小学阶段以后的生活和内心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教育。要尽量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让幼儿明白自己已经成了小学生,不应该再完全地依靠父母,要独立地结识新的朋友和新的老师,承担新的学习任务,让幼儿能够尽快地适应小学阶段的生活规律,养成按时起床睡觉的习惯,逐渐能够适应小学阶段紧张而又富有节奏的生活。

4.小学和幼儿园要加强合作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了解小学教育的特点,有计划地向幼儿介绍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领幼儿参观小学的环境,参与小学的升旗仪式,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如美术课、科学课、音乐课等副科,提高幼儿对小学学习的兴趣。

通过彼此对对方的发展目标与课程的调查了解,发现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低年级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差异:第一,教育方式不同。幼儿园课堂游戏化,教学内容、学习习惯渗透在游戏之中进行;小学课堂板书式规范化,学生以掌握多少知识量为教学目标。第二,评价手段不同。幼儿园对孩子的评价是发展性评价,它注重孩子的能力、情感的发展;而小学是以书面考核为主要评价手段,分数第一。

在分析比较差异后,我们明确了幼小衔接的方向,要从心理、物质、能力等方面进行准备。对问题揭示分析后,幼儿园从“整合、自主、快乐”的新理念出发,与小学签订了“共建协议书”,两所学校教师共同建构“幼小衔接合作共同体”。

三、结语

大班家长在孩子幼小衔接阶段一定要避免一些误区,采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幼小衔接阶段,让孩子能够尽快地适应小学生活,为上小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泽美.浅谈小学新生心理角色转换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 2017(14)

[2]吴环,林贤水.农村学前教育与小学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研论丛. 2015(01)

[3]唐超.幼小衔接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J].才智. 2013(32)

[4]徐洪秀.从“幼小衔接”班热潮现象看家长的“学前盲区”[J].中国农村教育. 2019(11)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误区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看病常有四个误区
当前我们对军事体育认识的几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