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急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行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

2020-09-08 09:58王睿婕
医疗装备 2020年16期
关键词:病死率呼吸机颅脑

王睿婕

天津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 (天津 300450)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往往会合并呼吸衰竭、代偿性酸中毒及严重低氧血症等,最常见的合并症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性损伤,导致救治难度增加,病死率增高(35%~85%)[1]。临床需予以气管切开治疗,并辅以呼吸机和护理干预,以及时纠正缺氧症状,改善脑部血氧供应。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平稳度过急性期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2]。合理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气管切开后应用呼吸机的相关并发症,对改善患者预后起到积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在急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行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颅脑损伤昏迷行气管切开后应用呼吸机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颅脑损伤昏迷行气管切开后应用呼吸机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4~68岁,平均(53.3±4.8)岁。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36~65岁,平均(52.3±5.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纳入标准:伴有明确颅脑外伤;肝、肾及心功能正常;受伤1 h内入院,格拉斯昏迷评分<8分;对药物无过敏史;患者家属知晓本研究,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入院后病情急剧恶化,7 d内死亡;合并严重传染性疾病及高危感染因素;患有糖尿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1)体征观察:气管切开后,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若存在呼吸骤停情况,需及时予以干预;若瞳孔及意识状况改变,需严密观察病情,并配合医师实施急救。(2)排痰护理:协助患者取侧卧位,采用排痰仪器叩击头于患者肺底部下叶处缓慢向上移动,有效震落淤积在毛细血管及支气管的痰液,并注意避开肠、胃、心脏等器官;在排痰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排痰后继续取侧卧位,时间维持在15 min左右,每日排痰3次,并记录排痰量、颜色及性状;在开展密闭式吸痰期间,氧浓度要求维持在10%~20%,负压吸引器压力维持在80~100 mmHg(1 mmHg=0.133 kPa),确保气管插管插入至合适深度,及时打开控制按键,吸痰操作时间控制在15 s内,操作最多不超过3次,避免操作过多造成气管黏膜损伤;在操作结束后,配合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洗管壁,吸痰次数在3次以上,时间控制在10 min内。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当患者入院后,主要采取以下护理措施干预。(1)气管切开护理:气管切开后,需提高肺泡通气量,这会导致呼吸道水分大量流失,因此要求做好呼吸机湿化管理,水温维持在32~36 ℃,避免温度偏高而造成气道烫伤;此外,定期更换气管切开位置的纱布。(2)口腔护理:定期开展口腔护理,采取0.9%氯化钠注射液擦洗,保障口腔清洁、卫生;若患者伴有口腔糜烂,则配合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以遏制细菌的滋生。(3)空气消毒:尽量为患者提供单人病房,减少不必要人员的进入,探访人员需消毒后进入病房;空气消毒维持在2~3次/d,定期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4)体位强化护理及雾化吸入:协助患者取半卧位,确保患者胸部维持在扩张状态,评估患者实际情况后,将床头抬高25°~45°;待患者病情好转后,可在床上活动,并开展简单肢体运动;针对痰液黏稠且不易排出者,需配合雾化吸入治疗,氧流量设置为6 L/min;必要时轻轻叩背并进行体位引流,以利于痰液的排出。(5)心理护理:因患者病情严重、治疗费用高昂,患者家属往往会出现焦虑、焦躁等不良情绪,此时应做好对其的心理护理,予以合理疏导,告知患者病情进展、治疗及预后情况,并加强疾病相关知识宣教,缓解其不良情绪。

1.3 临床评价

显效,患者经护理后,呼吸道维持通畅,无痰液阻塞及梗阻;有效,患者经护理后,呼吸道维持通畅,伴有一定痰液;无效,病情无改变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

3 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致残率、病死率较高,后遗症较多,包括瘫痪、失语、痴呆及植物人等。其临床特征表现为病情严重,且变化多样,患者住院周期长等[3]。患者在发病后多出现无意识、昏迷表现,此时机体处于低蛋白及低抵抗力、高耗能状态,配合人工气道建立可能会损伤呼吸道正常的生理机能,若诱发感染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4]。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重症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率显著提高[5]。

本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在急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行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在于,加强呼吸道管理,通过机械吸痰、密闭式吸痰、空气管理等,可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降低整体肺部感染率,促进痰液的顺利排出,干预效果优于人工叩击排痰[6];切开气管并采取呼吸机治疗能够维持气道通畅;密闭式吸痰可显著降低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且操作简便,护理人员易于掌握[7];熟练掌握呼吸机应用知识,确保呼吸机正常运作,可发挥呼吸机辅助治疗效果。总之,对于护理人员,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术,并配合吸痰护理、口腔护理等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顺利脱机[8]。

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行呼吸机治疗中,可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病死率呼吸机颅脑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