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军
(滑县人民医院神经内四科,河南 滑县456400)
颅内感染是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 患者术后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医院内感染,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以及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目前,颅内感染类型多样,绝大多数患者不具备典型临床特征,临床确诊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指标,其中脑脊液病原学培养是诊断的金标准, 但因其阳性率较低、培养周期长和假阳性率较高等缺点,使得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 因此,寻找积极有效的实验室指标对ICH 术后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发现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测定可用于ICH 术后伴发颅内感染的诊断及预后评估[2,3],但关于ICH 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PCT 和NSE 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的报道甚少。 故本研究检测ICH 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血清和CSF 中PCT 和NSE 水平的变化,旨在为ICH 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治提供评估指标。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7 月-2018 年9 月于我院神经外科诊治的165 例脑出血手术患者作为试验对象。 颅内感染按照我国卫生部制定《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4]中颅内感染诊断标准,诊断术后颅内感染患者50 例作为感染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 例,平均年龄(54.12±10.86)岁,手术时间(162.75±32.14)min,出血量(49.05±13.17)mL。术后不伴发颅内感染患者115 例作为非感染组,其中男性69 例,女性46 例,年龄(53.65±11.07)岁,手术时间(163.61±30.34)min,出血量(47.21±14.08)mL。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等基础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纳入标准:⑴年龄≧18 岁;⑵有脑出血手术指征;⑶行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⑷手术前无感染。 排除标准:⑴术前合并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其他部位感染者;⑵合并有瞳孔散大者;⑶患有脑部恶性肿瘤和脑疝晚期者; ⑷伴有认知障碍和精神系统疾病者;⑸免疫系统缺陷、血液系统疾病和心肝肾功能异常者。
1.2 研究方法 所有试验对象于术后行腰椎穿刺术采集4mLCSF 置于2 管无菌管中,其中1 管进行脑脊液常规检测,1 管置于离心机3000r/min 离心5min,取沉渣进行脑脊液微生物培养及鉴定和取上清进行PCT 和NSE 检测。 感染组患者予以适当的抗感染治疗1 周后, 再次采集CSF 进行PCT 和NSE 检测。 采集无感染组患者和抗感染治疗前后感染组患者肘部静脉血3mL 置于真空采血管中,3000r/min 离心10min 后,取上清进行PCT 和NSE检测。 病原菌培养及鉴定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PCT 检测使用法国梅里埃公司VIDAS 全自动免疫分析仪,NSE 检测采用ELISA 法,试剂盒购于美国R&D公司,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统计感染组患者CSF 培养病原菌分布及百分比,按照细菌性颅内感染的诊断标准[5]将感染组分为非细菌性感染亚组和细菌性感染亚组,比较两亚组患者脑脊液和血清NSE 和PCT 水平的差异以及比较抗感染治疗前后感染组存活亚组和死亡亚组患者脑脊液和血清NSE 和PCT 水平的差异。
1.3 颅内感染程度判断标准[2]轻度感染:脑脊液轻度浑浊,脑脊液白细胞(WBC)计数<500×106/L;中度感染:脑脊液中度浑浊,脑脊液WBC 计数在500×106/L; 重度感染: 脑脊液重度浑浊, 脑脊液WBC 计数>500×106/L。 比较不同感染程度患者脑脊液和血清NSE 和PCT 水平的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 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资料比较使用students,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资料比较使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比较使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感染组患者CSF 培养病原菌分布及百分比分析 50 例ICH 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CSF 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56 株, 其中革兰阳性菌占46.43%(26/56), 革兰阴性菌占33.93%(19/56), 真菌占19.64%(11/56)。 革兰阳性菌中以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最多(12.5%,7/56),革兰阴性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最多(14.29%,8/56),真菌中以白色念珠菌分布最多(10.71%,6/56),见表1。
表1 感染组患者CSF 培养病原菌分布及百分比分析
2.2 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PCT、NSE 水平比较 感染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PCT、NSE 水平较非感染组明显升高, 细菌感染亚组血清和脑脊液PCT、NSE 高于非细菌感染亚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同感染程度患者血清和脑脊液PCT、NSE 水平比较 感染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PCT、NSE 水平升高趋势:轻度感染组>中度感染组>重度感染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血清和脑脊液PCT、NSE 水平与ICH 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预后相关性分析 50 例ICH 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经抗感染治疗4 周内有7 例死亡,43 例存活。 存活亚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1 周后血清和脑脊液PCT、NSE 水平明显低于死亡亚组 (P<0.05); 存活亚组患者抗感染治疗后血清和脑脊液PCT、NSE 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死亡亚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PCT、NSE 水平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PCT、NSE 水平比较(x±s)
表3 不同感染程度患者血清和脑脊液PCT、NSE 水平比较(x±s)
表4 抗感染治疗前后感染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PCT、NSE 水平比较(x±s)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良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常引起高血压、 高血脂和高血糖疾病的发生,导致脑血管病变,进而导致ICH[6,7]。 ICH 患者可采用微创或者开颅手术进行血肿清除治疗,颅内感染是ICH 患者术后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也是导致ICH 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8],故寻找快速有效的颅内感染诊治指标是临床亟待解决的课题。
PCT 为第11 号染色体基因编码的含116 个氨基酸的活性糖蛋白,当机体收到炎症、创伤等刺激时,PCT 大量分泌释放进入血循环, 是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鉴别诊断的生物学指标,同时常用于评价机体炎症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转归的评估[9,10]。NSE为一种神经元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存在于中枢或外周神经元胞体、轴突、树突胞质中的特异蛋白。正常情况下,脑脊液中NSE 水平较低,当发生缺氧、外伤和炎症时,NSE 水平升高。 当脑实质受损时,NSE 通过受损的血脑屏障进入血液,从而导致血液中NSE 水平的升高[11,12]。 本研究结果发现,感染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PCT、NSE 水平较非感染组明显升高, 说明血清和脑脊液PCT 和NSE 检测对ICH 患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具有诊断价值。
本研究发现,ICH 患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阳性菌,包括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等,以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布最多。 依照颅内感染病原菌的不同将感染组患者分为非细菌感染亚组和细菌感染亚组,结果发现细菌感染亚组血清和脑脊液PCT、NSE 高于非细菌感染亚组,存活亚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1 周后血清和脑脊液PCT、NSE 水平明显低于死亡亚组,存活亚组患者抗感染治疗后血清和脑脊液PCT、NSE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这一结果血清PCT 在ICH患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中的变化与郭俊[13]、 张冬惠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而血清和脑脊液NSE 以及脑脊液PCT 水平的变化在ICH 患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中的变化,为我们首次报道。
PCT 浓度通常随着感染的加重而呈升高趋势,可反映炎症反应的严重性和活跃程度[14]。NSE 浓度可随着神经细胞损伤和颅内炎症反应的加重而升高, 可反映颅内感染和神经细胞损伤的严重性[15]。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和脑脊液PCT、NSE 随着感染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说明检测血清和脑脊液PCT、NSE 对评估ICH 患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 血清和脑脊液PCT、NSE 是反映ICH 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敏感指标,对颅内感染的诊断、 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和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