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灵 陆莉金
在重症监护病房,需要动态监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间接了解患者体内血容量、补液量与心功能的关系[1]。通常需要颈内深静脉置管连接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再接监护仪监测CVP,以指导患者日需补液量。有了CVP 监测技术和手段,能动态监测观察患者的CVP,减轻护士工作量,但其因需要监测仪器硬件设备支持,且费用较高[2-3],仅限于重症监护病房使用,尚未普及到普通病房。目前普通病房需测量CVP 的患者,仍采用传统测量工具人工测量(输液器简易法、一次性输液器法、一次性使用延长管法)。我们通过问卷星对病房护士随机发放40 份问卷,40 人参加答卷,有31 人使用一次性使用延长管测量CVP 占比最多为77.5%,但满意率并不高(占20%)。主要原因测压管细、长、顶端管口开放、溢液、易污染、“零”点易移位、操作时间长、不便捷等。因此,我们将传统CVP 测量工具包括测量尺、测量管进行优化改良并在临床上应用,解决传统CVP 测量工具存在的问题,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于我院2019 年8 月-2020 年8 月在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50 例,其中男30 例,女20 例;年龄18-92岁,平均年龄(58.120±06.174)岁。纳入标准: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需监测CVP 的成年患者,年龄≥18 岁,经颈内或锁骨下深静脉置入深静脉导管且通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来源于3 个重症监护病房:(1)心胸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SICU))22 例;其中主动脉夹层9 例,肺癌5 例,重症肺炎4 例,肺挫伤4 例。监护仪型号:lntelliVueMP20。(2)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15 例,其中脑干出血7例,重型颅脑损伤8 例。监护仪型号:深圳宝莱特im50;(3)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13 例,其中COPD 急性加重期5 例,急性左心衰竭2 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3 例,意识障碍3 例。监护仪型号:BLT AnyView A5。颈内深静脉置管情况:右侧48 例,左侧2 例;导管置入深度13 cm;双腔导管30 例,三腔导管20 例。
1.2 方法两组CVP 测量方法均按照中心静脉压测量方法操作流程进行。均取平卧位,以腋中线第四肋间为确定测压者“零”点,做好标记[4,5]。由两名经培训考核合格的固定护士完成操作,其中一名护士行CVP 操作,另一名护士看时间、记录。时钟以手机网络秒钟为准;计时以测量“零”点确定开始,由操作护士发出“开始/结束”指令,即为计时开始;以测压管内液体下降稳定上下3 次为CVP 值;两组间测量需隔3~5 min,确保导管通畅。(1)改良组:三通管1 个、一次性输液器2 条、0.9%生理盐水250 ml 1 瓶、空气过滤器1 个、无菌剪刀1 把、一次性无菌治疗巾1 张、自制外贴刻度标尺的透明塑料圆柱空心硬管预留凹槽1 mm、外径10 mm、内径8 mm、长度30 cm 1 根、可调节高度底座1 个、输液挂钩/输液架1 个。将一次性输液器墨菲氏滴管以上部分剪去,留70cm 长度作为测压管,管的上端设置空气过滤器,使其密闭无菌,并与外界大气相通,测压时无液体溢出,需要测量中心静脉压时将测量管嵌入空心透明测量尺的凹槽内,安置于支撑底座上。将输液器插入生理盐水瓶口挂上输液架/输液挂钩,接上三通管排气,与深静脉导管输液主管端口连接、测压管与三通管侧端口连接,然后依次打开输液器、三通管开关,确认导管通畅后旋转三通管关闭输液,此时测压管与深静脉导管相通,观察测压管内液面下降稳定平于刻度尺数字即为CVP 值。该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家属知情同意。该改良工具已获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8 2 1491729.3,如图1。
图1 测量装置设计图
(2)传统组:三通管1 个、一次性输液器2 条、0.9%生理盐水250 ml 1 瓶、水平面测量尺1 把、输液挂钩/输液架1个。将一次性使用延长管用胶布固定在水平面测量尺上,用3M 透明胶布固定,将输液器连接生理盐水与三通接头的侧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深静脉置管输液主路连接,护士一手固定测量尺“零”点,另一手持着测压管,先关闭输液主路端口,打开一次性使用延长管顶端口小帽,使生理盐水进入管内到预定高度时关闭输液主路,使测压管与深静脉相同,当液面下降稳定不再下降时为CVP 值,测量完毕盖上小帽。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CVP 值、操作所需的时间(s);测量CVP 时不良指标发生率(测量尺“零”点移位、测压管顶口溢液、测压管弯曲、固定测量尺胶布松动。)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 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形式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间CVP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的操作所需时间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改良组的零点移位、端口溢液、测压管弯曲、固定胶布松动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目前,临床上中心静脉监测主要用于危重症患者,作为补液参考指标,正常值为5-12 cmH2O,<5 cmH2O 为血容量不足,需快速补液,>12 cmH2O 为循环负荷过重,需减少补液量或减慢输液速度[6]。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有创动力学监测的指标[7],其变化比动脉压出现较早,且具有连续、动态地监测CVP;患者安全、舒适,减轻护士工作量[8]。不足的是费用高,(247-460 元/付),对于长期住院患者,增加经济负担。由于需要专用监测设备支持,临床上广泛使用受限制。目前,普通住院患者监测CVP,仍然用传统测量工具(一次性使用延长管)测量,护士给患者测量CVP 时护士一手固定测量尺,一手举着延长管,眼睛盯着测压管液面下降,由于测量管太细且长,液面下降慢需要时间较长,比较费力,测量CVP 时不良指标发生率也比较高。从表1、表2 两组间数据统计学分析,改良组测量CVP 时,操作所需时间、不良指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CVP 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改良式CVP 测量工具操作快捷、安全、可靠。另外,该测量工具测压管顶端设空气过滤器,与外界大气相通,为密闭无菌[8],无液体溢出;测量尺为自带刻度圆柱空心透明塑料硬管预留凹槽1 mm,将测压管嵌入即刻,无需胶布固定;可调节高度支撑底座,主要是支撑测量尺“零”点,不易移位,护士不再用手去固定;取材制作简单、方便、成本低(约28.8 元/付)等优点。值得提醒的是:制作CVP 测压管时要注意无菌技术、测压管不宜太长(约70 cm);空气过滤器潮湿即刻更换,以免影响液面下降;测压管一次性使用,24 小时更换。
表1 两组患者CVP 值及操作所需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CVP 值及操作所需时间比较(±s)
注:与传统组比较,*P<0.05。
组别改良组传统组t 值P 值例数50 50 CVP 值(cmH2O)9.35±4.36 10.99±4.75-1.800 0.075时间(s)39.58±9.12*60.80±9.73-11.252<0.0001
表2 两组患者测量CVP 时不良指标发生率比较(n/%)
改良式的CVP 测量工具尚未能连续动态监测CVP,但其测量CVP 值的准确性,操作上的便捷性、安全性以及其取材、制作、操作简单易掌握、省时、省力,能满足条件有限的普通病房需测量CVP 患者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