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印度洋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渔场探捕浅析

2020-09-08 02:35王晓晴吴锦仁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0年3期
关键词:渔获金枪鱼鱼种

王晓晴,林 宇,吴锦仁

(1. 浙江大洋世家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9; 2.浙江省远洋渔业协会,浙江杭州 310020)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也是世界金枪鱼渔业的重要作业渔场之一。在印度洋温带海域,长鳍金枪鱼(Thunnusalalunga)是最重要的金枪鱼渔业资源。日本和中国台湾省的金枪鱼延绳钓渔船自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在印度洋作业。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长鳍金枪鱼年渔获量保持在15 000~20 000 t。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台湾省的流网渔船进入印度洋作业,主要捕捞对象为南印度洋(30°S ~ 40°S)即将性成熟的长鳍金枪鱼,年渔获量超过30 000 t。1992年联合国开始禁止公海流网,中国台湾省流网渔船开始退出印度洋,1993年印度洋长鳍金枪鱼年渔获量降至21 000 t。随后,中国台湾省增加了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捕捞努力量投入,长鳍金枪鱼年渔获量逐年增长,2001年长鳍金枪鱼年渔获量达到历史最高的46 000 t。据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Indian Ocean Tuna Commission,IOTC)的估计,2001年以后,印度洋长鳍金枪鱼渔获量的90%来自金枪鱼延绳钓[1]。

中国大陆自1995年开始在印度洋海域进行金枪鱼延绳钓生产。由1995年的12艘小型冰鲜金枪鱼延绳钓渔船[2],年渔获量444 t[3],发展到2018年80多艘低温和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年产18 000 t以上。

目前,中国大陆印度洋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船队作业渔场主要在45°E~85°E、10°S~10°N的热带海域,以捕捞热带大眼金枪鱼(Thunnusobesus)为主,渔发季节性明显,主要渔汛期为每年11月至翌年4、5月。6—10月期间,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产况明显转差。受索马里海盗活动影响,中国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船队在印度洋中北部公海渔场作业受到较大的限制。

为拓展渔场范围、促进潜在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2018年4月至7月,浙江大洋世家股份有限公司“新世纪八十六号”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渔船进入东南印度洋海域,对长鳍金枪鱼等鱼种的渔场分布等方面进行探捕调查。本文根据本次调查获得的资料,对东南印度洋海域金枪鱼延绳钓主要鱼种的渔获情况及渔场作初歩分析,旨在为中国远洋渔船船队合理利用南印度洋海域的渔业资源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探捕时间与海域

探捕调查于2018 年4月29日至7月30日进行,海上航行作业历时93 d,实际探捕作业79 d,共投放钓钩284 835枚。

根据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温带金枪鱼工作组(IOTC Working Party on Temperate Tunas)报告,将印度洋分成四个区域来统计估算长鳍金枪鱼渔获量,其中,东南区位于25°S以南, 75°E以东[1]。本次探捕作业海域位于印度洋东南24°50′S~35°33′S、75°15′E~98°50′E海域(图1),共作业79 d,其中,74 d的作业海域均位于东南区,仅有5 d作业的海域位于东北区的南端(24°00′S ~24°50′S、75°15′E ~80°00′E)。

探捕作业路线是在探捕海域内,从东南的高纬度向西北低纬度的对角线移动。为分析长鳍金枪鱼等金枪鱼类的渔获组成等情况和渔场随纬度变化的规律,将探捕作业海域按纬度分为若干个海域进行统计,并按作业日期先后,从南到北依次分别以英文大写字A、B、……H代表以纬度划分的作业海域,如,海域编号A,是指纬度在35°00′S~35°59′S及相应经度海域的作业情况(日期、作业天数及投钩数),B 指34°00′S~34°59′S 及相应经度海域及作业情况,依此类推(图1,表1)。

表1 以纬度分作业海域,作业日期,作业天和投钩数

1.2 探捕渔船和钓具

探捕调查船“新世纪八十六号”为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渔船。渔船全长56.5 m,型宽 8.50 m,型深 3.65 m,634总吨,主机功率737 kW。渔具采用目前通用的长鳍金枪鱼延绳钓具配置:主绳3.8 mm尼龙(PA)单丝,12股,总长在150~180 km;支绳为3.8 mm尼龙(PA)单股,每根长23.5 m;浮子绳为涤纶(PES)80股编织绳,直径 5.5 mm,每根长25 m;浮球为ABS注塑红色空心球,直径360 mm;两浮子之间为17根支线(钓钩), 两支线间的主绳距离为36 m;钓钩为14/0不锈钢带环鷹钩。使用的饵料为广东阳江产的金色小沙丁(Sardinellaaurita)[4],每尾体质量125~142 g,平均叉长20.5 cm。

1.3 探捕作业

在正常海况下,渔船每d作业 1 次,当地时间 04: 30—05: 30 开始投钩,投钩时平均船速为4.11 m·s-1,约8 kn。渔船每次作业投放浮球数为176~230个,投钩数在2 975枚(175个×17钩)至3 893枚(229个×17钩)之间。投钩一般到当地时间正午前结束。正午过后,开始起钩。起钩时平均船速为1.54~2.57 m·s-1,约3~5 kn。本次探捕共作业79次(d),总投钩284 835枚,平均每次作业投钩数3 605枚。

1.4 数据记录和处理

记录每次作业的总钩数、出绳速度、作业起始船位以及捕捞的经济鱼类种类、全重等数据,并纪录当时海洋水文等数据。海洋水文调查使用温盐深剖面仪(CTD)。

在东南印度洋探捕作业中偶尔会钓到南方蓝鳍金枪鱼(Thunnusmaccoyii)。由于中国尚未加入南方蓝鳍金枪鱼养护委员会(Commiss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Southern Bluefin Tuna,CCSBT),钓到的南方蓝鳍金枪鱼都必须放生。浙江大洋世家股份有限公司规定,钓具浮球下不准装置以钓鲨鱼为主的钢丝钩,渔船上不得留存任何种类的鲨鱼体及其制品。因此,在作业中偶尔兼钓到的南方蓝鳍金枪鱼和鲨鱼等鱼种全部放生或丢弃,没有作为渔获物统计。

因船上不同种类渔获加工处理方式不同,本文统计的渔获量均为全重(kg),并对部分渔获物进行生物学测定和渔获上钩位号统计,生物学测定内容包括叉长(其中剑鱼测其下颌叉长)、全重、净重、性别、性腺成熟度、性腺重、摄食种类和等级、死活等。鱼种鉴别主要依据《金枪鱼物种原色图鉴》,长度单位为cm,体质量单位为kg。

1.5 上钩率与渔获效率

以上钩率和渔获效率作为评价延绳钓作业效率的定量指标,上钩率定义为渔获尾数占下钩数的百分比,渔获效率定义为渔获质量占下钩数的百分比,公式[5]如下:

上钩率 = 渔获尾数/(钓钩数量×10-3)

(1)

渔获效率 = 渔获质量/(钓钩数量×10-3)

(2)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渔获种类

本次探捕调查共钓获鱼类 29种,其中,鉴定到种的23种,未鉴定的有6种。在已鉴定的23种鱼种中,作为渔获物保留的有13种;鲣(Katsuwonuspelamis)等6种鱼种因钓获量极少,未统计(表2)。

表2 东南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种类名录

2.2 渔获组成及渔获情况

从渔获质量组成看,列前五位的鱼种分别为长鳍金枪鱼、剑鱼(Xiphiasgladius)、斑点月鱼(Lamprisguttatus)、异鳞蛇鲭(Lepidocybiumflavobrunneum)和大魣(Sphyraenabarracuda)。

上钩率前五位的分别是长鳍金枪鱼、异鳞蛇鲭、斑点月鱼、剑鱼和大眼金枪鱼。

渔获效率前五位的分别是长鳍金枪鱼、剑鱼、斑点月鱼、异鳞蛇鲭和大魣(表3)。

表3 东南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渔获情况

2.3 按纬度重心分海域主要金枪鱼渔获情况

2.3.1 长鳍金枪鱼

本次探捕作业以长鳍金枪鱼为目标鱼种,共钓捕长鳍金枪鱼5 252尾,渔获量78 906 kg。平均体质量15.02 kg·尾-1,以25°S海域23.86 kg·尾-1最高,32°S海域11.38 kg·尾-1最低;上钩率平均为18.44尾·千钩-1,以34°S海域30.49尾·千钩-1最高,31°S海域8.78尾·千钩-1最低;渔获效率平均为277.04 kg·千钩-1,以34°S海域450.64 kg·千钩-1最高,31°S海域160.81 kg·千钩-1最低,详见表4。

表4 按纬度分作业海域长鳍金枪鱼渔获情况

总体上看,长鳍金枪鱼的上钩率和渔获效率随着纬度降低而降低。平均体质量则相反,随着纬度降低而增加(图2)。

2.3.2 大眼金枪鱼

大眼金枪鱼为主要兼钓鱼种,共钓捕大眼金枪鱼103尾,渔获量3 321.10 kg。平均体质量32.24 kg·尾-1,以35°S海域43.08 kg·尾-1最高,24°S海域18.00 kg·尾-1最低;上钩率平均为0.36尾·千钩-1,以27°S海域0.89尾·千钩-1最高,35°S海域0.11尾·千钩-1最低;渔获效率平均为11.66 kg·千钩-1,以27°S海域21.99 kg·千钩-1最高,35°S海域4.69 kg·千钩-1最低(表5)。

表5 按纬度分作业海域大眼金枪鱼渔获情况

在探捕海域,大眼金枪鱼的上钩率和渔获效率变化的大致趋势是随着纬度降低而提高,平均体质量则随着纬度降低而下降。

2.3.3 黄鳍金枪鱼

共钓到45尾黄鳍金枪鱼,渔获量1 630.03 kg,平均体质量36.22 kg·尾-1。在钓到黄鳍金枪鱼的海域中,以32°S海域82.49 kg·尾-1最高,34°S海域28.25 kg·尾-1最低;上钩率平均为0.16尾·千钩-1,以27°S海域0.88尾·千钩-1最高,34°S海域0.02尾·千钩-1最低;渔获效率平均为5.72 kg·千钩-1,以27°S海域28.53 kg·千钩-1最高,34°S海域0.48 kg·千钩-1最低。在探捕海域,35°S和33°S海域没有钓到黄鳍金枪鱼,34°S和32°S海域各仅钓到一尾黄鳍金枪鱼,这表明在32°S至35°S海域黄鳍金枪鱼分布极少(表6)。

表6 按纬度分作业海域黄鳍金枪鱼渔获情况

2.4 其他鱼种

在南印度洋探捕作业中,渔获量列前五位的除长鳍金枪鱼外,还有剑鱼、斑点月鱼、异鳞蛇鲭以及大魣。

(1)剑鱼

探捕作业共钓获226尾剑鱼,渔获量12 216.67 kg,占总渔获量的10.51%。平均体质量53.91 kg·尾-1。上钩率0.79 尾·千钩-1,渔获效率42.89 kg·千钩-1。剑鱼在南印度洋广泛分布,本次探捕从24°S到35°S海域都钓获到剑鱼,以24°S~27°S海域渔获量相对较高。

(2)斑点月鱼

共钓获374尾斑点月鱼,渔获量为8 804.25 kg, 占总渔获量的7.58%。平均体质量23.54 kg·尾-1。上钩率1.31尾·千钩-1,渔获效率30.91 kg·千钩-1。本次探捕表明,在32°S~35°S海域斑点月鱼渔获量相对较高。

(3)异鳞蛇鲭

异鳞蛇鲭又称细鳞油鱼,棘鳞蛇鲭又称粗鳞油鱼,二鱼种同属蛇鲭科,又统称为油鱼或油甘。探捕作业共钓获408尾异鳞蛇鲭(估计混有5%左右的棘鳞蛇鲭),渔获量5 735.29 kg,占总渔获量的4.93%。异鳞蛇鲭平均体质量14.06 kg·尾-1。上钩率1.43尾·千钩-1,渔获效率20.14 kg·千钩-1。南印度洋异鳞蛇鲭分布较广,在探捕海域都能钓到异鳞蛇鲭。

(4)大魣

钓获85尾大魣,渔获量3 403.17 kg,占总渔获量的2.93%。平均体质量40.07 kg·尾-1。上钩率0.30尾·千钩-1,渔获效率11.95 kg·千钩-1。大魣分布相对偏南,以33°S~35°S海域渔获量相对较高。

3 资源利用前景分析与讨论

3.1 主要鱼种资源利用前景分析

本次探捕调查以及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表明,东南印度洋有着丰富的多种经济鱼类资源。长鳍金枪鱼是东南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最重要的捕捞对象之一,剑鱼、蛇鲭、斑点月鱼等鱼种都可作为金枪鱼延绳钓的兼捕对象。

3.1.1 长鳍金枪鱼

探捕表明,4—7月,在东南印度洋24°S~33°S海域,长鳍金枪鱼的平均体质量随着纬度的提高而下降,但在34°S ~ 35°S海域,平均体质量出现随着纬度的提高而增加的趋势;在24°S~34°S海域,长鳍金枪鱼的上钩率随着纬度的提高而增加,但在35°S海域,上钩率出现下降(图 2)。有关研究认为,印度洋长鳍金枪鱼为一个独立种群,分布范围在5°N ~ 40°S,5°N ~ 25°S为成鱼的主要分布水域,10°S ~ 25°S为主要产卵场,30°S ~ 40°S为主要索饵场[6]。另有研究表明,长鳍金枪鱼倾向于跟随南印度洋副热带环流(Indian Ocean South Subtropical Gyre) 的表面流洄游[7]。推测南印度洋副热带环流与南印度洋长鳍金枪鱼渔场密切相关。从探捕情况看,34°S ~ 35°S,90°E ~ 98°E较高纬度海域位于环流的南部,即长鳍金枪鱼的索饵场,鱼体虽小于较低纬度,但上钩率和渔获效率高,产况为佳;较低纬度的24°S ~ 27°S,75°E ~ 80°E海域位于环流的北部,是长鳍金枪鱼的产卵场,鱼体较大,上钩率和渔获效率居中,产况次之;位于探捕海域中部的28°S ~ 33°S,80°E ~ 93°E海域,可能处于环流的中部,上钩率和渔获效率低,产况不理想。进一步调查研究东南印度洋长鳍金枪鱼渔场与副热带环流的关系,将有助于更好地寻找长鳍金枪鱼的中心渔场。

3.1.2 大眼金枪鱼

本次探捕中大眼金枪鱼是主要兼钓鱼种。在作业的各纬度海域中都钓到大眼金枪鱼,但仅钓到大眼金枪鱼103尾,渔获量3 321.10 kg,占总渔获量的2.86%,上钩率0.36尾·千钩-1,渔获效率11.66 kg·千钩-1,产况不理想。有关资料表明: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分布于40°S以北海域,其中,30°S ~40°S海域是主要的索饵场[6]。东南印度洋海域是大眼金枪鱼主要索饵场,如在渔汛和渔场的把握以及钓具配置等方面进行更多尝试,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利用该海域大眼金枪鱼将有更好的前景。

3.1.3 黄鳍金枪鱼

探捕海域黄鳍金枪鱼的渔获量为1 630 kg,仅占总渔获量的1.40%。其中,在27°S海域,黄鳍金枪鱼渔获量872.93 kg,占黄鳍金枪鱼总渔获量的53.55 %。上钩率和渔获效率也以27°S海域最高,其他纬度海域黄鳍金枪鱼渔获量很低,在31°S以南海域,未钓到黄鳍金枪鱼。表明在东南印度洋海域黄鳍金枪鱼可能分布较少。有关研究表明,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场纬度重心主要分布在17°N ~ 30°S 海域,黄鳍金枪鱼渔场纬度重心分布在 7°N ~ 9°S之间海域[8]。印度洋黄鳍金枪鱼延绳钓渔场的纬度重心分布要比大眼金枪鱼低得多,也就是说,黄鳍金枪鱼分布的纬度比大眼金枪鱼更低,在东南印度洋海域,黄鳍金枪鱼仅是偶尔兼捕的鱼种,难以成为有价值的作业鱼种。

3.1.4 剑鱼

剑鱼是金枪鱼延绳钓作业重要的兼钓对象。印度洋2014—2018年期间,年均渔获量为31 628 t,其中,约70%是延绳钓渔船所钓获,主要由中国台湾省、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的延绳钓船队兼钓,以及以剑鱼为目标鱼种的西班牙延绳钓船队钓获[9]。

剑鱼鱼价高于长鳍金枪鱼,其躯干重[去头、去尾、去鳍、去内脏(Dressed Without Tail,DWT)]20 kg以上的剑鱼鱼价与净重[去鳃、去尾、去鳍、去内脏(Gilled and Gutted,GG)]15~25 kg的中黄鳍金枪鱼鱼价相当。“新世纪八十六号”探捕的剑鱼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10.51%,探捕钓获的剑鱼经济收益要占探捕总收益的15%以上。剑鱼不仅在渔获量,而且在经济收益上是仅次于长鳍金枪鱼的重要鱼种。探捕表明,以低纬度海域相对渔获量较高。剑鱼在印度洋中低纬度广泛分布,国内外有关印度洋剑鱼资源的研究报道很少,建议对印度洋剑鱼资源、渔场等方面开展专项调查研究,为中国金枪鱼延绳钓船队合理利用印度洋剑鱼资源提供科技支撑。

3.1.5 蛇鲭

南印度洋海域至少有三种蛇鲭科鱼类;异鳞蛇鲭、棘鳞蛇鲭和蛇鲭 (Gempylusserpens),3种鱼统称为油鱼(oil fish)或油甘。油鱼在印度洋温带水域广泛分布,是延绳钓作业常见的兼捕鱼种。近几年,随着中国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加,油鱼价格有所上扬。2018年底,规格6kg·尾-1以上的去尾/去鳍(Whole Round, WR)冷冻原条细鳞油鱼,中国国内批量收购价为20 000元·t-1,粗鳞油鱼18 000元·t-1。油鱼价仅低于主要金枪鱼和剑鱼,属价格较高的鱼种之一。

据了解,中国台湾省大型金枪鱼延绳钓船队每年4—10月,在西南印度洋30°E~45°E,25°S~40°S公海渔场以及相邻的南非专属经济区,以捕捞油鱼为主,兼捕长鳍金枪鱼、剑旗和温带大眼金枪鱼等多鱼种。本次作业渔场位于东南印度洋海域,钓获油鱼(异鳞蛇鲭)5 735.29 kg,占总渔获量的4.93%。总体上看,东南印度洋的油鱼渔获情况不如西南印度洋。建议有关单位对西南印度洋海域油鱼资源、渔场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3.1.6 斑点月鱼

斑点月鱼又称红皮刀,月亮鱼(moon fish),在印度洋热带、温带海域都有分布。金枪鱼延绳钓作业时常兼钓到斑点月鱼。

这次探捕作业钓获斑点月鱼渔获质量占总渔获量的7.58%,在渔获组成的排名中仅次于长鳍金枪鱼(67.89%)和剑鱼(10.51%),列第三位。明显比在印度洋热带海域钓捕大眼金枪鱼时兼钓到的斑点月鱼要多。而且,从钓捕的海域看,以32°S ~ 35°S,82°E ~ 98°E海域钓获的相对较多。

斑点月鱼的鱼肉条纹十分清晰,除此之外,最大的优势在于几乎看不到鱼刺,不管是味道还是颜色都十分有诱惑力,因此在日本,月亮鱼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食[10]。2018年底,经DWT处理的冷冻斑点月鱼,中国国内批量收购价为7 000元·t-1。目前,中国国内还没有斑点月鱼销售市场及消费习惯,且渔获量不稳定,生产企业也不重视斑点月鱼的捕捞及贮藏,但斑点月鱼的肉质鲜美,鱼价不高,在中国国内市场前景广阔。建议有关单位对南印度洋海域斑点月鱼资源和渔场开展调查研究,同时,要积极开拓斑点月鱼的中国国内消费市场,使之能成为国民乐于消费的优质水产品。

3.1.7 其他杂鱼

此外,在东南印度洋,还有其他几种杂鱼也有一定经济价值。

大魣,主要在32°S ~ 35°S中纬度海域钓获,探捕的渔获量有3 403 kg,占渔获总量的2.93%。但大魣冷冻原条(WR)的国内批量收购价约5 000 元·t-1,价格偏低。

沙氏棘鲅,主要在24°S ~27°S低纬度海域钓获。10 kg·尾-1以上的冷冻原条(WR),中国国内批量收购价约25 000元·t-1,经济价值较高。然而,本次探捕所钓获的沙氏棘鲅渔获量很少,在作业的整体效益中份额极小。

鲯鳅,在低纬度海域均有分布,但在探捕海域鲯鳅的渔获量很少。目前,5 kg·尾-1以上的冷冻原条(WR),国内批量收购价可达13 000元·t-1。

4 结论与建议

本次探捕共捕获长鳍金枪鱼5 252 尾,共78 906 kg,占总渔获尾数和质量比例分别为79.79%和70.96%,平均上钩率达到18.44‰,表明南印度洋海域长鳍金枪鱼资源有较好的开发前景。但是,中国大陆现仅有少量较大型的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在西北印度洋6—10月季风期进入南印度洋海域作业。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在这一季节,南印度洋上常有温带气旋或强气旋出现,影响渔船正常作业;其次,按目前南印度洋长鳍金枪鱼的渔获效率水平,作业效益难以保证;第三,长鳍金枪鱼作业渔场位于南印度洋中部,周边少有避风、补给港口,海上运输船也很少,船队长时间作业困难较多。

目前,中国大陆在南印度洋仅有少量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季节性作业,但反观中国台湾省金枪鱼延绳钓渔船队,多年一直在南印度洋15°S ~ 40°S之间海域作业。渔船以钓捕长鳍金枪鱼为主,兼钓剑旗及油鱼等鱼种,取得稳定的经济效益。建议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学习中国台湾省渔船在作业渔场、作业方式、安全作业及渔获物处理、销售等方面的经验,以提高中国南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渔船作业、经营水平。

这次东南印度洋长鳍金枪鱼渔场探捕虽获得初步成功,但探捕作业时间短、覆盖海域范围小,渔获效率也不高,对南印度洋长鳍金枪鱼的洄游分布、渔发规律和资源状况等方面的认识还很粗浅。建议有关部门组织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开展南印度洋长鳍金枪鱼等多种鱼类资源探捕,积累相关资料,进一步探索该海域长鳍金枪鱼及价值较高兼捕鱼类的渔发规律、资源状况及与环境因子的内在关系等方面内容。为合理开发利南印度洋长鳍金枪鱼及多鱼种资源奠定科学基础。

南方蓝鳍金枪鱼是南半球中纬度海域重要的金枪鱼资源,广泛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受亚南极影响的水域内,但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南部、东部和西部的海域中( 30°S ~50°S)[11]。南方蓝鳍金枪鱼养护委员会(CCSBT)是管理南方蓝鳍金枪鱼的区域渔业管理组织。探捕海域是长鳍金枪鱼、南方蓝鳍金枪鱼、箭鱼、大眼金枪鱼和油鱼等多鱼种混栖渔场。渔船在32°S以南海域作业时,偶尔会钓到南方蓝鳍金枪鱼。因中国尚未加入该组织,对兼钓到的南方蓝鳍金枪鱼全部予以放生。这不但消耗了钓饵和人工,而且增加了违约风险。近年来南方蓝鳍金枪鱼资源量呈上升趋势。CCSBT确定的年总许可渔获量(Total Allowable Catch,TAC)逐年增加。2014年南方蓝鳍金枪鱼的TAC为12 449 t,2015—2017年的三年期内,TAC增至每年14 647 t;2018年至2020年的三年期内,每年TAC达到17 647 t[12]。南方蓝鳍金枪鱼是南印度洋中经济价值最高的鱼种,如中国能加入CCSBT,中国的金枪鱼延绳钓船进入南印度洋作业将增加重要的渔获种类,提高经济效益,从而稳定中国印度洋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船队生产经营,增加南印度洋公海金枪鱼资源占有份额。

探捕调查中对长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斑点月鱼、异鳞蛇鲭等2 000多尾钓获的鱼种进行了生物学测定,发现95%以上鱼体的胃含物中,最多是鱿鱼类,其次是虾类和鱼类。这从侧面反映了南印度洋海域有一定的鱿鱼资源存在。在该海域开展鱿鱼资源探捕对中国鱿钓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2012年6月生效的《南印度洋渔业管理协议》(Southern Indian Ocean Fisheries Agreement, SIOFA)已对南印度洋辖区内的渔业资源进行管理。这些渔业资源包括由渔船捕获的所有鱼类、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和其他海洋生物,但不包括:(1) 依据 1982 年公约第七十七条第四款受沿海国管辖的定居物种的脆弱生态系统标志性生物;(2) 1982 年公约附件1中列出的高度洄游的种类[13]。根据这一协议的管理范围,中国除在IOTC登记的金枪鱼延绳钓渔船之外,其他渔船不可在该海域作业。中国已于2019年10月成为《南印度洋渔业管理协议》的缔约方。建议有关部门在《南印度洋渔业管理协议》框架下,积极争取中国远洋鱿钓渔船进入该海域作业,为中国鱿钓渔船在该海域开展鱿鱼资源探捕作业铺平道路。

猜你喜欢
渔获金枪鱼鱼种
东海区电脉冲与桁杆虾拖网渔获比较研究
丁香鱼围网副渔获物鱼类组成及分布特征
进博会的金枪鱼王
可以加速的金枪鱼机器人
金枪鱼与海豚
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海洋捕捞渔获物定点上岸渔港名单
基于上岸渔获调查的海南岛近海渔场伏季休渔效果评价
古老鱼种重返伊利诺伊州水域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国内新型远洋金枪鱼围网渔船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