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玲
【摘 要】林业分类经营作为国家林业经营体制持续性改革舉措,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作为全面贯彻及落实林业分类经营基础。本文分析林业分类经营价值基础上,分析林业分类经营可持续发展措施,提出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议。
【关键词】林业分类经营;生态效益补偿;策略
林业推行分类经营作为保护森林环境、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前提,以此为基础构建完善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为林业分类经营获取良好成效做以支撑。林业分类经营核心点在于解决生态公益林建设,需依附生态效益补偿记住,助力林业分类经营有序落实。
一、林业分类经营管理的价值分析
林业分类经营主要是基于环境、经济效益结合原则,将林业生态场所核心林区划分为两大模块,即生态林、商品林。林业分类经营贯彻和实施,有助于保证林业精准性管理,扩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实行分类经营主要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商品林推向市场,解决林业生产投资不足瓶颈。长时间以来,林业自身生产力薄弱,耗损时间周期长,整体效益低下,成为其发展“拦路虎”,无法吸引充足资金入驻。林业分类管理,商品林运作可跟随市场发展特征,允许林业部门选取具有良好收益林业作为商品林,获取优良的回报,确保生产资源持续性入驻林业,有益于解决林业生产投资不足评奖,为林业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2)生态效益林得以保证,发挥生态服务功能。生态效益林典型功能在于生态保障作用,该优势受益者并非为管理部门,进一步影响相关部门投入力度,阻碍其自身能效发挥。实行分类经营之后,政府从宏观进行统筹规划,通过权责实际明晰划分,以及投入和产出关联性,利用生态效益林投资加大保护力度,发挥其自身生态能效,明晰其未来发展方向。
(3)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基础保证。林地资源作为稀缺资源,林场实际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局限性,造成林地资源利用率难以提升。林场分类和管理后,结合林业实际功能对其分类,科学规划林地,进一步解决林地利用率低下瓶颈。充分利用林业资源,方可促进其经营管理,实现林业管理现代化。林业资源管理效率得以提升,有助于林业良好发展,获取更佳的效益,为林业建设长足发展提供助力。
二、实现林业分类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林业分类经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结合社会对林业经济、生态效益实际需求,遵循森林多种功能,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别,并分别结合自身特征规律,精准性进行运营的新型发展机制。从本质层面分析,分类经营将两类林分离,构建生态林、商品林不同经营模式,严管生态林,发挥其生态效益;开放商品林,实现最大积极效益,满足社会对森林不同功能多元化实际需求。实现林业分类经营可持续发展,应着力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1)政策法规完善。受经济、政治干扰,对林业使用土地周期、不稳定因素较多,为进一步解决此类问题,应充分发挥国家政府主导地位,结合现下林业分类经营实际状况,出台与之吻合的法律法规予以约束,且保证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为林业分类经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尤其针对公益林需采取法律举措实现有效管控,商品林应全面编制《生态公益林经营方案》、《商品林经营方案》、《商品林经营管理规定》等制度。
(2)林产品可持续和优化产出。首先,应结合现下林业实际发展状况进行合理化规划,科学利用其空间,不定期优化调整经营方案,公开透明规划实施计划方案,定期出具阶段性总结报告,指出阶段性经营中存在不足,采取相关措施实施成效,后续解决保证措施着力点。其次,林产品可持续性投入生产,应严格依照相关相关规程进行采伐,禁止超过生长量,明晰商品林自身可持续生产力及才采伐率,合理化调整商品产出,保证林业发展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最后,加大林业资源保护力度,杜绝滥砍滥伐等现象,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对林业火灾进行实时监控,以免火灾带来的不利影响。深层次挖掘林业多种产品,对其进行多元化加工,丰富林产品类别,挖掘与之相关的副产品。
(3)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最有效举措,应对其加以重视,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保护生物多样性,平衡物种、生态关系,建立濒临物种保护区,保护动物栖息地原生态,建议不变更天然林种类。第二,保证生态发展可持续,确保林业、交替协调性,针对水土资源缺乏区域内,应积极出台保护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第三,减少化学物品利用。针对防护林、商品林应积极推行防治举措,特别是生物防治,合理利用生物链实现纯物理保护,从源头控制化学产品投入、使用及存放,特别为敏感度较强的土地,更需监控化学产品使用,主要从剂量、类别等进行控制,尽量选取生物防护[1]。
三、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林业分类经营中建立
1、林业生态补偿制度存在问题
林业生态补偿制度本质是,依托制度创新实施环境保护控制体系,构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实现改善生态环境目标。现下受多重因素影响,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存在以下瓶颈:
(1)生态效益林补偿标准低,资源来源途径单一。现下林业分类经营制度,我国生态效益林推行标准较低,林业成本和生态效益与实际造林经营管控成本差异性较大,个人和社会投资力量薄弱,几乎没有市场补偿,局限补偿范围,且导致低补偿标准。难以调动社会单位对生态林保护积极性,其在生态效益制度建立中参与度较低。
(2)商品林集约化管理水平低下,附加环境效益不予补偿。基于林业分类管理下,商品林经营管理任务目标为依托集约化管理构建种植园,以此吻合社会和林产品多元化需求。一方面,林业生产拥有周期性、高风险,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滞后,促使集约化管理能力薄弱,商品林整体生产效率较低。另一方面,商品林经营人员缩减,难以适应于市场管控,弱化商品林经营盈利能力,打击投资者自信心。商品林具有环境效益,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环境服务,该费用并未实现补偿。
(3)忽视不同林地质量和区域间差异。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内林地管理、保护成本费用不一,最终呈现的生态价值存在差异性,其补偿标准应结合区域内经济、环境条件确定,促使补偿标准吻合实际需求。现下全国多选用补偿标准一致性,此种“一刀切”补偿标准方式落实存在不足。
2、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策略及建议
林业分类经营贯彻及执行有助于森林保护、林业可持续发展,建立林业生态补偿机制作为林业分类经营关键性保证,建立完善、合理的分类经营框架基础为建立生态公益林,若想从本质层面解决该问题,需依附于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完善,方可保证林业可持续分类经营工作实施。
2.1广泛宣传,加大力度
林业分类经营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需在林业部门及社会各领域普遍宣传,持续性扩大宣传范围。初期我国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将科学构建营林体制作为核心任务目标,但因宣传力度不足,其扩展速度滞后。应加大林业分类经营重要价值外延以及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宣传力度,为林业分类经营良好实施及生态效益制度构建提供助力,如此创设良好的氛围,促进林业改革有序实施。应积极利用新媒体等载体,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实时推送信息,促使更大范围群体接收相关信息。
2.2健全法制,保障有力
国家认定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主体,森林资源自身具备较强的生态、社会功能价值,并以此为基础出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规,通过法律举措公平、客观,展示森林生态效益优势。应积极调动区域内各级政府,积极建设特色化森林生态补偿法规体系,出台森林效益补偿基金使用办法等文件,为森林生态补偿工作提供落实导向。
2.3着力统一补偿标准体现公平和效率
结合我国林业局和财政部联合出台的《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主要对生态公益林进行补偿,主要包含防护林、特种用途林,随着中央和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完善,需进一步扩展补偿范围,发挥更价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森林补偿标准方面,需积极考量多个因素:①营造林直接性投入,估测用于森林直接性经济支出,新造林造林成本,现下森林经营管理成本。②为保护森林自身生态功能发挥,放弃经营发展机遇。③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效益。明确生态补偿标准时,应考量系统服务效益,研究人员选用不同指标、计算方式,最终呈现的结果存在差异性,结合相关统计文献显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效益与直接效益之比处于8-10:1,分析我国基本国情,现下倍数取10,森林补偿标准见表1。
2.4扩宽渠道,补偿到位
为进一步保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立及贯彻,从资金方面可从以下几方面解决:首先,国家补偿。应结合事权进行合理化划分,遵循管理与投入相统一原则,交由各级政府负责。各级政府应组建专业化部门,不断完善补偿制度,明晰事权管理范围,建立科学投入机制。其次,社会补偿。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应积极组织义务植物和造林活动,全面推行社会参与林业建设、全民搞绿化形态。第三,受益者补偿。应按照谁受益、谁投入基本原则实施,明晰森林生态效益主体受益者,并规定受益者补偿数额,其数额大小取决于受益程度。最后,自我补偿。应积极帮扶公益林业经营管理企业,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价值优势,建设产业搞创收,从收益中进行补偿。譬如,某区域内森林面积403万公顷,其中公益林面积165万公顷,天然林面积30.8万公顷,公益林面积为207.2公顷,公益林实际补偿为每亩15.75元,结合该区域实际状况,发挥生态公益林自身优势,实施林业立体经营,依托林副产品获取有价值资源。
2.5因势利导,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内林业分类经营状况存在困境不一,促使我国林业分类经营工作难以实现均衡性,总体层面南方相较于北方较快,针对该问题解决措施,应从统筹领导层面着手,实现有利、逐步扩展,加快建设步伐,强调重点内容,全方位推进。上述目标达成,需依附林业部门协同协调优化,以及社會各类力量支持,发展迅速区域应保持良好势头,并不断完善工作,短周期内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规范化、法律化体系,为发展滞后区域做以典范。
结束语
推行林业分类经营是优化资源配置举措,作为社会发展需求,有助于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均衡环境和经济发展关系。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是平衡经营者与受益者扶持制度,持续林业分类经营和生态效益补偿,更佳促进人与自然发展相统一。
参考文献:
[1]葛寒英.我国林业分类经营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花卉,2020(10):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