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内生动力提升的乡村规划

2020-09-06 10:26项阳闻婧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9期
关键词:乡村规划内生动力

项阳 闻婧

【摘  要】我们从空间(宏观区位、微观区位)与时间(历史进程)两个层次对于细纳村进行研究解析。细纳村位于贵州省,在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下,细纳村展现出生机活力,通过大量有创意的建筑、景观设计和旅游策划,以及对发展建设经验的总结,以实现的黔西南地区 大学 政府 产业三方结合的“一村一大师”的建设目标。

【关键词】细纳村;乡村规划;内生动力

地势、气候,黔西南州地处云贵高原 以丘陵地带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最低海拔275m,最高海拔2207.2m。山地约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62.8%,丘积陵占30.4%,山间平坝占6.8%。独特地势,优越气候。村庄现状调研,楼纳村国土面积42.6平方公里,辖20个村民小组,共1333户、5287人,居住着布依族、苗族、汉族等民族。其中,布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2.4%,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寨。细纳村以阶梯式梯田为主要农田类型,种植种类以水稻、中草药、果林等基础农作都可再此种植。农田生态循环,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花卉种植产业。

细纳村的房子按时间段归纳为“石砌建筑” “砖砌建筑”“混凝土建筑”三类。呈线性布局,且没有院子的砖木结构的房子是村落目前的机理特征的主要构成,与西纳村本村村貌风格格格不入。房子形态较为混乱。对于细纳村村的52位村民进行了问卷式访谈调查,受访人中男性36人,女性16人,平均年龄53.4岁。问卷内容包括住房情况、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就业、城乡迁移、未来发展意愿等方面,细纳村民对于当前的生活环境感到不太满意。村内公共服务设施仍需完善,村内环境需提升,尤其是在休闲与娱乐设施、道路硬化、交通、污水卫生等方面。村民自建“微介入”,规划充分尊重细纳即有自然、人文环境及乡村发展脉络及特征,推动乡村“提质、引智”,走有序、渐进、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之路,建构细纳特色城郊型“山水田园综合体”。通过村庄资源评估,细纳村应该以“生态为先、生活为本、旅游为进”的原则进行规划与发展。对外交通  楼纳村距规划义龙主城区约5公里,紧邻兴义机场。对内交通  规划范围内共有19个自然村落,中心村为河对门,主要道路呈Y字型。

少数民族,苗族喇叭苗武教戏、苗族射弩、芦笙棒舞、苗族板凳舞、苗族烧灵舞、武术、摔跤、打陀螺、赛马、上刀梯、球类掷鸡毛球、打手毽、抛绣球、丢沙包、踩高跷等。布依族棍术、布依戏、布依族糠包、布依族板凳龙、射弩、阿妹戚托、划龙舟、赛马、交手唢呐、联手二胡等。我们通过现状调研与分析发现:细纳村资源丰富,但乡村资源“未盘活”,其少数民俗文化资源没有转化为经济效益。将乡村自身资源盘活,是未来乡村发展的方向,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于村庄发展旅游业相关的资源进行评估:细纳村未来旅游业应当发挥自身特色,打响“乡俗”主题,形成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联动发展。西纳村随处于喽那香的窗口位置,但由于缺乏宣传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周边地区,游客分布年龄狭窄,逗留时间较短,真正的游客市场尚未形成,需要对游客市场进行全面的规划开发,急需宣传的引流。通过对于村庄发展旅游业相关的资源进行评估:细纳村未来旅游业应当发挥自身特色,打响“乡俗”主题,形成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联动发展。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在原有的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的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打造别具一格的世外桃花源,实现城市居民的田园梦。提升田园综合体模式的商业价值,能更好地带动新农村的发展,促进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 三区 三园 一体“三区”即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园”即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一体”则是指田园综合体。

我们将以“如何进行农村资本盘活?”为切入点,深入探讨细纳村未来发展的可能。我们希望能够发挥细纳村生态优势的主体作用,实现乡村二次振兴。通过成立村民生态保护小组,保护细纳村村自然资源,主要从林田保护和梳理水系两方面进行生态修复保护,通过村内环境提升,完善村内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设置污水回收点,用于生活废水和商业废水的回收,防止改造后无法维持现状。同时利用村内建造水景打造亲水空间,创建美好生活环境。重构乡村文化,传承大寨文化,打造少数民族文化礼堂,让村民拥有文化自豪感,便于村庄文化推广,使游客拥有文化融入感,拥有多种形式进行文化体验。复兴传统民宿活动,举办“二月二”“六月六”等民俗节,祭祀、庙会、非遗文化(蜡染、织染、竹编)等齐聚一堂,打造特色民俗节日。定制文旅路线,以文化为抓手有序组织多样元素。对于村庄内部环境整治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风貌传承可持续以及空间功能多样化。通过集合本村建造师对于乡村传统风貌建筑进行修缮,制定新建房屋的“乡规民约”。进行风貌引导,创建乡村传统风貌营造管,展览传统民居特色,共乡村建造师交流和游客参观。通过建筑空间置入多种功能以及景观空间打造,满足不同人群需求,提升空间活力。

将整个街风格进行统一,将二层探出来增加空间,用于休息、特色餐饮。借鉴原研哉的未来家具理念,一层做可折叠式售卖体验、摊位。尽量去除商业化表现,保留乡村纯真。原汁原味的景观小品,表达细纳村出浓浓的生活情趣。用质朴厚重的铺装,来承载着乡村历史的积淀。旅游含义;城市发展,环境空气愈加恶劣。细纳村利用良好的生态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开设天然氧吧,药浴近年来热度非常的高,当地也有药材种植,可以将其与氧吧进行结合。生态含义;将此处开发成林地,能挡一山上沙石、涵养山上水源、解决当地村民生活环境。布依族四世同堂的院落一般是一开三间,中间是堂屋,两边是卧房,按左大右小排序,左边住老人,右边住年轻人。右边房屋前不远处一般设有火堂,用于取暖。厨房在靠正房的旁边搭一偏屋,在正房的墙上打一个四方形洞口,中堂是布依族敬奉祖先的地方。新建建筑将原先村东部的占据大片空地的建筑拆除,新建游客中心,为外来游客提供服务。保留村莊内建筑形式较为完整的传统建筑,减少建筑成本和建筑材料。将原有建筑院落空间开放性扩大与外围空间的联系。提高新建筑的公共性。将原有建筑的功能进行置换,将组团内的建筑功能进行更新优化。打造一个更符合新时代下的传统建筑组团。

参考文献:

[1]刘晓宇 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州特色田园乡村规划策略研究  [J].探索,2007

[2]张惜秒 .成都市乡村规划师制度研究,2011

猜你喜欢
乡村规划内生动力
城乡制度变革背景下的乡村规划理论与实践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召开乡村规划专家研讨会
筑乡注乡情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规划探讨
别让乡村规划变成简单的山寨城市规划
提升我国县域城镇化内生动力的对策建议
新常态下提升西安市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对策研究
外源式扶贫背景下农户脱贫的内在动力研究
哈尔滨市长宋希斌:深挖“内生动力”,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