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志

2020-09-06 07:46陆贵曦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9期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反思

陆贵曦

【摘  要】朋友圈作为微信的主要功能之一,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交平台。但是技术在带给用户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如沉溺朋友圈浪费大量时间、无法理性看待其中信息带来心理焦虑等等。本文通过媒介实践,对沉溺朋友圈的实质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媒介志;心理体验;反思;

一、引言

本文用媒介志的方式,通过关闭朋友圈21天的心理体验,将关闭朋友圈前与关闭后的心理体验与生活习惯进行对比、反思,并进行媒介实践记录,尝试从个人的视角,对朋友圈内容的实质进行分析从媒介研究的视角探究用户使用和关闭微信朋友圈的影响因素,尝试对人们如何理性使用朋友圈进行探讨。

二、前期准备

(一)使用APP记录每天使用朋友圈的时间、占比

借助APP进行记录,每天或每周的手机使用情况都生成直观的统计图,系统得出数据结果。由数据可以得出,微信的使用频率和时长均高居榜首。由此可见,每天刷朋友圈的时间占比相当高,占用了我生活中大量的时间。

(二)对朋友圈内容归类分析

对朋友圈当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看是否有必要关注。经过总结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类内容:自我呈现类(如同学旅行、聚餐、自拍、日常生活等)、内容宣传类(如学校、学部公众号发的推送等)、广告推广类(如集赞活动、营销号推广产品、引流等)、重要信息类(如辅导员或老师转发的相关活动通知等)。

经仔细分析后发现,朋友圈中绝大部分的内容对我来说是无效的,重要信息会单独在群里通知。

(三)保险措施

由于学校人很少,所以我跟两个室友的朋友圈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在迫不得已的时候可以通过室友来了解学校相关的重要信息,以免错过相关活动和重要通知。同时,也作为当心理压力巨大,焦虑值达到顶峰时的一个保险措施。

三、中期体验

(一)过渡期(7天)第一段是刻意、不习惯阶段,在这一阶段会有一定程度的“戒断反应”,手不自觉地点开“发现”,然后总是不小心点到“扫一扫”,心里会有一种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空虚感和清晰可辨的失落感,甚至有一种除了刷朋友圈不知道空闲时间该干什么的错觉。这可以看出媒介确实已经深深地渗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二)焦虑期(7天)第二阶段,中间七天,是刻意、适应阶段。这一阶段是已经把新习惯融入到了生活中,但还需要刻意的保持和督促提醒。心里的焦虑感正在上升,非常迫切地想知道别人正在做什么。但是当这种欲望被刻意地阻挡住,会产生极度的焦虑和不安。过渡期更多的是一种不知所措的迷茫,而焦虑期是一种慌张与不安。

(三)适应期(7天)第三阶段最后七天,是不刻意、习惯阶段,通过前两阶段的努力,新习惯逐渐的替代了旧习惯,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需要提醒和督促,很自然成为自己的需要。除了刚刚开始实验的几天反应比较明显之外,之后的几天反应逐渐减弱,甚至已经慢慢忘记了自己关闭了朋友圈入口。此时心理上也逐渐适应,基本上已经完全习惯没有朋友圈的生活。

四、后期反思

通过对前期准备和整个实验过程的反思和复盘,我发现之前对刷朋友圈上瘾的行为源于朋友圈自身存在的一些特性,使其深入地渗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而关闭朋友圈之后的生活变化和愉悦的心理体验则反映出,朋友圈给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实也带来了一些压力。因此,我对如下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地思考和探析:

(一)为什么朋友圈可以如此深入地渗入到生活当中

1.认同感。对于大部分微信朋友圈用户而言,朋友圈能够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呈现、满足自我传播欲望、构建自身形象,从而得到大众的认同。这种认同感户让用户觉得自己符合大众的主流价值感,符合大众的主流审美,能够被大家所广泛地接纳。进而这种感觉便会逐渐让用户产生一种极强的虚荣感,于是进行越来越多的自我呈现,甚至导致沉溺其中。

2.私密性。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前台”和“后台”的概念,朋友圈在一定程度上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可以窥探他人“后台”的途径。用户可以通过浏览朋友圈,实时地得知他人的动态,从而了解自己所处的圈子的情况,这就满足了使用者基本的好奇心,甚至以此来指导和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这个角度来讲,朋友圈是一个获取实时信息的平台。

3.社交性。基于好友关系而构建的朋友圈本质上是一个社交平台,互相浏览与点赞这个过程是一个信息分享互动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两人的联系,维系一种特定的关系。因此,朋友圈是一个具有极强社交性的平台。而我们绝大部分人生活在世界上是离不开社交的,在无法面对面社交的情况下,朋友圈提供了一个双向互动的平台,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社交需求。

(二)朋友圈给使用者带来压力的实质是什么

1.腻烦心理。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每天都处在信息爆炸当中,随着微信好友的逐渐增加,朋友圈当中的信息也会越来越多,更新越来越快,最终形成“信息洪流”。在“信息洪流”中存在大量无效的冗余信息,导致信息过载,给用户带来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期受到大量冗余信息的影响,用户会产生一种腻烦心理。

2.攀比心理。朋友圈为随时随地获取他人信息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启动了高频的“社会比较”。但是朋友圈中的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即我们用于社会比较的信息是被上传者美化和加工过的不完整、非真实的片段信息。而用户在这种二次处理过后的片段信息中,形成了许多“不合理信念”,导致形成病态的攀比心理,甚至自我认知产生混乱,带来焦虑情绪。

3.时间成本。随着微信好友的增多,信息逐渐过载,朋友圈逐渐由强关系向弱关系转化,大量无效信息掺杂其中。用户阅读这类信息,付出了高额的时间成本,其收益却微乎其微。每天沉溺于朋友圈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刷完朋友圈之后会产生一种空虚感和负罪感,这都是由时间成本带来的。

(三)我们到底应该怎样使用朋友圈

1.提高自我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

自我监控越强,对个人行为的管理能力越强,行为的可控性越高。在朋友圈内容和受众思维趋向碎片化的现状下,首要问题是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认知,向内审视我们需要的是什么信息?我们需要朋友圈的哪些功能和特性?同时,如果察觉到有出现过度使用朋友圈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当这一系列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之后,我们的自我认知能力也会提高,看待朋友圈的视角会趋向理性。

2.提高媒介认知能力并合理使用媒介

媒介认知具有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信息四个要素。在信息爆炸时代,朋友圈用户面临着的已经不是获取信息,而主要是分析、评价和传播。如何理性理解朋友圈当中众多的信息,并用以正确地指导自己的行为,需要我们具备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我们应该对朋友圈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定位,并且能够理性地对信息进行分类和辨别,实现自我和谐与人际和谐的统一,这点对于合理使用媒介至关重要。

五、结语

本次媒介实践提供了一次自我审视的机会,是一次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尝试,也是一次对日常生活中的媒介进行反思的过程,有了一些独特的思考和新的收获。朋友圈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弥补了之前媒介单一通讯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的一种呼应。不可否认的是,朋友圈确实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便利的社交平台,帮助人们了解外界信息、进行自我宣传。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合理适度地去使用它。如果沉溺在其中,便会对生活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孫嘉辰.传播隐私管理视域下的朋友圈权限设置探究——以“数字原住民”一代大学生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07):1-3.

[2]廖香兰.从微信“圈子”文化现象看交往的异化[J].视听,2021(04):127-128.

[3]张馨元.青年群体中微信朋友圈的过度自我呈现[J].视听,2021(04):129-130.

猜你喜欢
微信朋友圈反思
网站开发课程交互中朋友圈群体信任解决方案
微信朋友圈的拉康式解读
官员“微信朋友圈”缘何“官味十足”
“微信朋友圈”之法律问题反思
社会学视角下的微信朋友圈研究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