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应急状态下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

2020-09-06 13:44齐儒贞
中国传媒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电视新闻应急

摘  要:本文针对公共卫生处于应急状态如新冠肺炎爆发期间,电视新闻编辑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电视编辑在公共卫生应急状态下的发展变化进行了说明;最后对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电视新闻编辑必须与时俱进,适时创新改革,加快转型步伐,担当起公共卫生应急时期赋予电视新闻媒体和电视编辑从业人员的重任。

关键词:应急状态;新冠肺炎;电视新闻编辑;传媒技术;电视节目;电视编辑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0)05-042-03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5.007

本文著录格式:齐儒贞.公共卫生应急状态下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2020(5):42-44.

导语

2020年春节前后突发的波及全国范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我国的国计民生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不同行业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1]电视新闻编辑作为新闻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如何安全、及时地对节目素材进行剪辑和编录,根据当前新闻的热点和受众需求对电视节目进行及时约稿和校稿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2]本文基于公共卫生应急状态下如何对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进行论述,结合公共卫生应急状态下电视受众的需求特点,对公共卫生应急状态下电视新闻编辑的现状和不足进行分析,以此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提供针对性建议。

1.电视新闻编辑在公共卫生应急状态下存在的问题

1.1电视新闻的获取渠道锐减

广播电视获取新闻线索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渠道:政务渠道、生活渠道、受众渠道及传播渠道。[3]在公共卫生应急状态下,政务渠道虽能保持畅通并成为主要的获取渠道,但生活渠道、受众渠道及传播渠道将由于疫情的影响受到严重的限制甚至滞后,这将使节目的多样性和时效性受到非常大的影响。由于新闻获取渠道的减少,电视新闻编辑对于新闻的解读将会较为片面,对于新闻事件背后的逻辑及分析将缺乏深度的解读,从而使电视新闻的受众产生流失的风险。

1.2电视新闻的播出方式受限

在模拟电视时代,电视新闻一般要在有限或固定的时段播出。虽然随着新技术如数字电视的发展,电视新闻的播出及保存方式向着数字化、网络化及无带化方向发展,但受众通过电视仍然只能回看近期内的节目,相比于新媒体及移动客户端,其播出时间的灵活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在大数据时代,电视新闻的播出仍然很难对不同兴趣爱好的受众进行遴选并进行针对性的推送,相对于新媒体如抖音、微博等,在精准性传播方面还有所缺陷。

1.3电视新闻编辑的技术手段滞后

当处于公共卫生应急状态时,电视编辑的传统技术手段将受到较大的挑战。特别是疫情高发时期,由于电视新闻从业人员面对面沟通将受到较大限制,使传统的编辑手段面临着沟通不畅、信息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如仍固守成规地使用传统的技術手段,将极大地影响电视新闻的时效性。传统电视编辑缺乏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了解,缺乏主动学习新技术的能力,缺乏对于当前网络新媒体的开发和应用,新闻信息的传输渠道过于狭窄,这将使电视新闻的编排及内容难以吸引受众的眼球,从而影响观众对电视新闻编辑的关注。

2.电视编辑在公共卫生应急状态下的发展变化

2.1电视节目内容受众需求的转变

当公共卫生应急状态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临时,国家先后宣布延迟复工、推迟开学.疫情当前,足不出户,“宅”娱乐成为了这个假期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词,而收看电视和网络视频内容则成为了大部分人的首选娱乐方式。新闻类节目关注度增长明显、视频平台观看时间持续增加、触达人数大幅提升。在这个史上最长的春节假期,电视媒体和各大视频平台迎来了一波需求高峰。但是,疫情特殊时期,新闻的热点及受众的关注点大部分都在疫情本身,因而电视编辑在选材和编录新闻节目时,应根据受众的需求转变,以“战疫情”“抗疫情”“新冠病毒”“众志成城”“防控”等热点来吸引受众,让受众回归电视。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受众较为焦虑的时期,因而应多宣扬正能量的内容,鼓舞受众的士气,让受众充满战胜疫情的信心,这是电视新闻编辑在疫情特殊时期肩负的特殊使命。

2.2传播平台、传播方式和新闻时效性的转变

在公共卫生应急状态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的环境下,传统的新闻及信息获取手段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媒介的传播内容不断趋于平民化,尤其是与大众的互动性不断增强,新闻媒体的传播内容也以粗放型向精准型传播。另一方面,公共卫生疫情的传播也对电视编辑从业人员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极端特殊时期,电视记者、新闻编辑等从业人员在不能采用传统办公的条件下,如何使用远程协作办公的工作模式,保证节目素材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并能够快速及精准地抓住当前新闻热点,尽可能地精简中间环节,提高电视新闻的更新周期,以期达到最佳播放效果。基于此,在公共卫生应急状态下,电视新闻编辑平台要拥抱远程办公、视频会议及紧跟新媒体发展趋势,利用网络、手机、微博、公众号等移动终端进行节目内容的编辑,从而在保证电视编辑从业人员安全工作的前提下有效地提升电视节目编辑的工作效率。

2.3电视编辑人员的角色定位与角色转变

传统电视编辑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审核所有即将播出的电视节目内容和环节。[4]而在公共卫生应急响应时期,特别是在疫情快速传播阶段,电视编辑从业人员不仅要完成传统电视编辑业务,而且要在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推动下积极拥抱新兴媒体,结合电视节目素材内容进行微博、公众号及抖音等平台进行节目内容推送,进一步培育和拓展电视新闻行业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核心的内容竞争力;同时,电视编辑从业人员要结合当前形势的变化,结合互联网科技手段,不断增强自己的业务素养和工作能力;在掌握电视编辑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丰富及更新自己的互联网技术知识,提升自己的个人创新能力,熟悉各种媒体传播平台的工作方式;更重要的是,在疫情特殊时期,电视编辑人员对于新闻素材的剪辑和编录,在保持新闻内容客观公正的同时,应尽可能选择鼓舞人心、积极向上的新闻素材,对疫情当前状况进行及时准确的播报,对奋战在一线的抗击疫情的英雄人物与事迹进行积极渲染与宣传,同时,针对受众精准地普及疫情防控知识等,在给予电视受众信心和鼓舞的同时,准确地抓住当前热点电视受众的关注点。

3.公共卫生应急状态下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对策

3.1电视新闻编辑要保持新闻内容的敏锐度

在公共卫生应急状态下,信息及时、透明及准确的报道对于抗疫情往往有很大的正面效应。有国外模型分析显示,当媒体报道量增加10倍,疾病感染率会减少三分之一。[5]电视新闻媒体的及时报道和提醒,会增加公民的防护意识。当前,很多新媒体如自媒体等虽然占据了巨大的流量,但此类媒体在疫情传播时期,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并不能及时验证,而一些自媒体往往对此类不实信息起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是此类不实信息的源头。信息的及时披露和客观公正,是对不实信息最好的反击和屏蔽。因而在公共卫生应急状态下,电视新闻编辑从业人员要学习并普及科学防疫知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理智,将未经官方证实的虚假消息主动屏蔽并积极辟谣,争当“谣言粉碎机”,成为保持电视新闻真实性的一道最有效防线,避免重大播出或推送事故。另外,积极从疾控、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及政府部门等权威途径了解疫情信息和防护知识,并及时准确地向受众公开,引导电视受众以乐观的心态、科学的理念应对疫情。

3.2电视新闻编辑要实行技术创新和策划创新

在公共卫生应急时期,由于疫情的传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要积极实行技术创新,充分利用远程办公、视频会议系统、电子白板系统,甚至将来可能出现的VR/AR系统,进行协同工作管理,进行新闻信息的分享与加工;同时,电视新闻编辑要创新性地利用新的编辑技术,如虚拟演播厅、非线性编辑技术和三维动画技术等,通过不同的方式为受众呈现电视新闻。[6]另外,电视新闻能否抓住受众的眼球并具备独特的影响力,新闻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由电视新闻编辑的策划能力决定。此时的策划创新应针对疫情本身和回归公众,特别是针对一线防疫人员的辛勤付出,特殊病人病情的峰回路转,疫情新闻的真假等。另外,针对疫情策划相应的调查报道,满足公众对实践真相探求的需要。

3.3电视新闻编辑要有非常规举措

在公共卫生应急时期,由于疫情的特殊性,无论是卫生部门、政府部门还是新闻部门,由于人员的限制流动,工作力量都会严重不足。但越是特殊时期社会越紧张,越需要电视新闻及时准确地传播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声音。[7]因此,电视新闻编辑既要抓防治疫情,又要抓新闻题材,以自己的特殊方式做好新闻报道战“疫”。要打贏这场战“疫”,电视编辑要打破常规运作流程,建立灵活、高效及务实的工作模式,做好与前方新闻记者与后期工作人员的衔接,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客观、务实完成新闻题材的编录。另外,疫情传播时期,电视新闻编辑要有大无畏的勇敢精神,在保证安全防护的同时,勇于深入疫情第一线,拿到最吸引眼球的新闻素材。同时,非常时期要有非常举措,即使不能前往疫区获取及编录新闻素材,也可联系病区的通讯员编辑队伍,从而获得最新、最具时效性的新闻素材,并从最新的新闻素材中发现新的社会动向,引起受众对新闻事件的深入思考。

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编辑在公共卫生应急时期必须及时发现编辑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紧抓电视编辑工作在公共卫生应急状态下的发展变化,并进行工作方式的创新转型,从而建立起公共卫生应急状态下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对策,并不断顺应公共卫生应急状态下新闻受众的特殊需求,改革节目制作方向,提升电视新闻编辑水平,为受众提供更短、实、新的电视新闻节目。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习近平: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EB/OL].人民网,2020-2-14.

[2]黄建芳.电视新闻编辑在新媒体下的创新思维应用[J].新闻研究导刊 ,2017(1):131-132.

[3]张宏伟.探究新媒体时代电视台编辑的转型之路[J].传播力研究,2018(31):148-148.

[4]宋海青.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辑业务创新与发展研究[J].科技传播,2019.11(8):44-45.

[5]田桂芳.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及提升策略初探[J].新闻传播,2018(20):88-89.

[6]魏莹.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D].郑州大学,2016(1).

[7]孙晓婉.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在突 发新闻事件报道中的重要性探究 [J].新闻研究导刊 ,2015(22):150-151.

作者简介:齐儒贞(1983-),女,河南郑州人,编辑,研究方向:电视新闻、电视编辑。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电视新闻应急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应急管理部即将举行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
应急管理部老年大学学员作品欣赏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准备好应急包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
应急预案的编制
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