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桓
【摘要】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被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减轻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学效率。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实现减负提质,已经成为目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急迫探究的教学任务,也是本文主要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高年级;数学;减负
进入高年级以后,小学生的学习任务明显增加,学习时间也会紧张起来,不光要学习新知识,还要复习以往所学过的知识,如此繁重的学业就会给小学生增加一定的负担。再加上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性,不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没有结合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来开展教学,“填鸭式”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这就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阻碍了小学生更好的发展。
一、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减负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学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轻松愉悦的氛围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慢慢减轻他们的学业压力和心理压力。同时,要加强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不断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引导他们积极探究数学知识,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真正的乐趣。
例如:学生在学习“观察物体”这一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研究探讨,首先结合实际情况,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发给每个小组几个正方体和圆柱体,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造型,让学生按照这个造型进行拼装,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等拼装完毕以后看哪个小组的速度最快,正确率最高。教师以这种游戏活动的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楚地观察到物体的每个特点,而且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真正体会到数学所带来的乐趣。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真正实现了减负提质的教学目地
二、把握教学时机,传授重点知识
把握教学时机不仅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保障,最重要的是能够维持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把握教学时机,利用最有效的时间为学生讲述重点知识,只有在学生学习激情高涨的时候,教师讲述的重点知识才更有效,才能满足减负体质的要求。
例如:学生在学习“圆的面积”这一内容时,这节课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并且能够深入理解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为了能够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在课堂上的首要任务,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要设置导入环节,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调动起来,注意力也更加集中。教师就要抓住这个良好的时机,来传授重点内容,利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展示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学生在这个时候的学习才是最高效的,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优化课堂作业,促进共同发展
就目前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现状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他们总认为高年级学生不像低年级学生那样,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学习能力,通过大量反复的做题练习就能够提高学习成绩,所以就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练习题作为课余作业。其实成效并不理想,重复的做题练习并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效率,反而给学生增添了学习负担,渐渐地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小学高年级数学减负提质真正的教学意义就在于帮助学生从枯燥无味的题海中解脱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优化课堂作业,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对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难度稍高的练习题;对于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就要考虑到他们的基础问题,布置一些相对简单的习题,慢慢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寻找自信心,从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这无疑不是减负提质的最有效教学手段。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分等级层次来进行,而且不同作业的等级积分不同,作业的内容不同,所要求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教师每设置一道题目时,都要设置相应的积分,最高分设置为8分,最低分设置为3分。学生完成作业以后就会有积分累积,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做出一次总结,通过同等级的积分对比为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打分,分数最高的学生就能够得到奖励。教师通过这样的分层作业设计,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达到了减负提质的真正效果。
四、改变评价方式,强化成功体验
教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合理的评价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天天向上,也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作为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指路人,要加强重视教学评价,这将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摈弃传统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评价方式,尽量以激励为主实施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积分制的评价方式,以积分的方式来激励学生去学习。学生的学习表现越好,积分就越高,积分达到一定高度时就会得到奖励。积分达到9分,学生就可以得到一个棒棒糖,积分达到100分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得到一个学习用品。通过这种评价方法,不断激励学生去学习,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有信心去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这样能够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实现了减压提质的教学目标。
数学学习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模式,寻找新教学方法,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来实现减压提质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林晓红.小小微课 大大力量——關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20(64):71-72.
[2]乔祖华.浅析高效课堂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7):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