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强 王华
摘要:在广泛呼吁核心素养教育的当今社会,体育学科作为德、智、体、美、劳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受到教师与学生家长的重视。本文将集中围绕中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展开讨论,分析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具体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教学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2-0063-02
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室外活动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科地位得不到重视。中小学体育教师普遍没有重视本学科的重要作用,只将体育课当作让学生在庞大的学习压力下休闲放松的课程,这种观念也间接影响了学生,使学生将体育课当作体闲课,疏忽了锻炼,导致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二是课程安排与管理松散。一般活动课流程为集合点名、热身准备、自由活动、集合解散。课程大部分时间都被用来给学生自由活动,缺乏教师监管指导,学生容易偷l懒,不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去。三是师生间缺乏互动沟通。体育课没有太多理论知识可以讲,更多的是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因此教师与学生间缺乏有效沟通,师生关系淡漠,导致学生上课自己玩自己的,不肯积极配合教师的弓}导。这就导致了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体育认知,不愿意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室内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课程内容敷衍了事。室内体育课教师一般会选择到班让学生自习写作业看书、播放体育竞赛视频或者干脆将体育课让出去给“正课”教师代上。这就导致学生对体育兴趣不高,将体育课与“正课”对立起来,轻视体育学习。二是教学不符合学生心理需求。兴趣始终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以满足学生的心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传统体育教学的室内课,教师往往不能有效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没有充分尊重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性,发挥自身引导者的引领作用,以致打消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以下将分活动课与理论课展开讨论,分别提出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策略措施,仅供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参考。
(一)提高活动课教学质量的办法
1.调整课时结构。相比以往相对松散的体育教学,教师应该调整课时结构,以保证学生在体育课上确实学有所得。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课时结构,更多地参与课堂引导学生,保证学生在相对安全的学习环境中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班级球赛内战,以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与沟通交流能力;设置分组闯关关卡,以游戏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组织学生进行团体游戏项目,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2.设定课程目标。教师可以以学期为单位设定一个学期目标,要求学生在本学期应该学会某一项体育技能,如足球、篮球、排球,并在学期末以量化考核的方式对学生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考察,使教学方向更具体,学生学习更有目的性。还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设定体能目标,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设立个人目标,如在多少秒内跑完100米短跑,在几分钟内跑完1000米长跑,让学生有紧迫感,从而加强锻炼,以完成既定目标。学生在完成目标时教师施以适当鼓励,可以充分给予学生成就感,让学生体验到体育锻炼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从而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3.丰富教学内容。体育项目保罗万千,并非只有球类、田径运动等,有经验的教师可以积极发掘学生兴趣,以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如对女生开展健美操课程,结合音乐让学生跳起来,动起来,从而达到放松身心,锻炼体能,提高体质的目的;对男生开展竞赛内容,以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组建班级队伍,进行班级内战,从而保证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形成与教师的互动沟通。
(二)提高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办法
室内理论课是由于特殊原因导致的课程安排,因此其没有准确的课程目标,课时安排也随机不确定,但肯定比活动课要少。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几点,以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内容来进行教学。例如当前学生普遍关注的肥胖问题,教师可以讲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保持自律的小诀窍,再鼓励学生多自觉参与运动锻炼来正确减肥。室內理论课是难得的促进师生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分享体育锻炼经验,传授正确的健康审美观,以沟通交流促进师生感情,拉近师生关系,从而让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我们集中分析了传统体育教学当中切实存在的问题,并分别围绕活动课、理论课展开讨论,提出了数条具体可行的策略措施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当前呼吁素质教育的社会大背景下,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教学科的重要性,主动高举改善国民综合体质的大旗,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用新式教学手段,高效教学模式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严永松.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
(责编 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