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利军
摘 要 项目经理是施工单位法定代表人,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经理处于核心地位,建筑项目能够顺利完成,项目经理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以介绍项目经理权利为切入点,围绕项目经理在建筑过程中如何履行职能,展开深入探究。
关键词 项目经理;项目管理;工程施工
引言
依据公司规模、组织结构以及产品类型的不同,项目经理职能通常会有所不同,且项目经理在单位中的角色会存在差异。在项目型单位组织结构框架中,项目经理所拥有的权利和责任不同,想要确保项目型企业稳定发展,项目经理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履行职责。
1项目经理权利
施工单位向项目经理授权,是开展具体工作行使职能的基础。拥有权力后才能够承担相应责任,因此,权力范围必须由项目经理的责任来确定。若对项目经理授予不必要的权力,则无法对建筑活動负责;若权力过小,则无法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同时也影响到其在项目管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造成组织管理混乱问题;若权力过大,项目经理利用手中的权力寻求个人利益,影响工程质量。
因此,在对项目经理进行授权时,需要采用问责机制,使其权力与岗位相符。在工作中,项目经理应具有以下两种权力。第一种是参与决策权,项目经理能够参与制定项目招标规则、审批项目主要费用以及其他相关决策讨论;第二项权力是对项目内部生产要素进行管理的权力。项目经理有权依据项目的相关合同规定,以施工项目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变化为基础,对施工进行指挥调度以及优化,以确保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突发性状况,妥善处理。
2项目经理责任
第一,依据建筑项目实际情况,施工单位要构建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组织框架,通过这种方式对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进行确定,根据施工需要拟定建筑规章制度,让工作人员明确了解自岗位内容和责任。在组建管理结构过程中,要以“效率原则”为基础,充分体现每一位员工的价值,提升管理部门工作效率。
第二,项目经理要认真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依照施工单位所发布的管理制度,对施工活动进行严格管控,一方面要确保所有施工都按照技术规范进行,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并推广新的施工技术,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缩短工期,为施工单位争取到更大的利润空间。
第三,建筑项目能够顺利竣工,不仅取决于员工的积极工作和项目部门的努力,还取决于业主、分包单位、监理部门和设计院之间的紧密配合,此外,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也是重要因素。项目经理应该高效地协调项目部门与各个协作部门之间的工作,确保二者在技术以及经济方面的紧密关联,通过互相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第四,项目经理的一项重要责任,就是对项目管理总体目标以及各个施工阶段的具体目标进行确定,同时对施工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保证建筑项目能够按时完工。此外,项目经理要依据项目需求以及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项目管理决策进行灵活调整,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对项目报价进行决策、对管理部门人事任免进行决策、对项目财务进行以及对项目合同签订、变更工作进行决策[1]。项目经理除了对上述环节进行决策之外,还要负责制定工程进度控制规划、项目质量控制规划、成本控制计划以及安全生产规划等,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项目经理需要在工程项目正式开始之前,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监督各部分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建筑活动,此外,要借助科学的项目管理模式,对建筑项目的质量、工期以及施工成本等要素进行高效管控,并认真落实施工活动动态管理工作,降低发生施工事故的风险。
3项目经理在建筑项目管理中发挥的具体作用
3.1 控制成本
所谓的“成本管理”,实质上是对施工全过程及参与施工活动的全体工作人员的一种管理行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主要体现在施工材料采买、工程器械租赁等方面。从宏观层面来看,成本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其中主要包括管理部门、各个施工部门的经济核算系统。项目经理通过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能够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管控,为施工单位争取到更多经济效益[2]。在实际工作中,项目经理对成本所进行的管控,需要以项目建设进展为主要依据逐步跟进。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项目经理在进行成本管理时,要注意管理工作的连续性,避免由于成本管理活动的中断,而导致管理行为出现漏洞,同时还需要注意成本管理节奏,不可使用“时紧时松”的管理方式,确保针对施工成本所进行的管理活动,能够覆盖完整的施工过程。针对成本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与安全管理、进度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等工作联系密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项目经理不能只追求最低成本,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项目可靠性。
3.2 协调关键环节施工组织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项目经理需要带领相关工作人员,编制施工方案以及重要技术方案。若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质量事故,项目经理需要主持全面工作,在最短之间内对是事故进行处理。建筑施工计划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能够在确保项目质量达标的基础上,尽可能压缩施工成本,形成业主与施工单位共赢的局面。项目经理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作为工程签证的核心依据,项目经理在审查施工方案时,需要格外注意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问题,提升施工方案的先进性。
建筑项目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不同的施工环节其权重存在很大部分,为了确保工作效率,一般性质的施工方案可以交由技术人员来制定,而对于一些重要的施工环节,或者是需要使用新材料、新技术的施工环节,需要在项目经理的指挥下进行方案编制工作[2]。若是在编制过程中遇到了特殊问题,项目经理还要聘请相关专家,就困难环节展开技术攻关。
3.3 提升团队工作效率
想要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项目经理要组建一支具有较高工作效率,以及很强凝聚力的项目团队。在组建完团队之后,以该团队为核心,构建一支具有很强专业性以及纪律性的施工队伍。这样一方面可以让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渗入施工一线,对于一线施工中所反馈的信息进行及时处理,提升管理工作力度,另一方面让管理以及施工人员明确责任,对于自己的职能范围以及责任划分有一个清晰认知,各司其职,提升团队灵活性。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项目经理对于管理项目团队的问题要给予足够重视,通过不断完善项目管理规章制度的方式,提升管理制度的规范性以及可执行性,让工作人员可以按照管理制度中的内容进行各项工作,提升工作效率。从微观层面来看,岗位责任制是施工管理规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项目团队中的每一位员工进行“定岗定责”非常重要,不同的岗位其职能范围以及工作分工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对职能以及責任进行明确划分,能够提升监督工作效果,并让绩效考核工作变得更具客观性[3]。现阶段,项目经理在对项目团队人员绩效进行考核时,主要以定性以及定量两个维度为标准。对于在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或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要进行公开鼓励并给予薪资奖励。对于未能完成工作目标的员工,要在私下进行询问或者批评,并依照管理规定做出惩罚。
3.4 负责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工作
现代建筑项目具有体量大、功能性丰富等特点,参与到项目建设工作中的部门很多。因此,如何协调不同部门之间工作关系,确保各个部门能够紧密配合,成为项目经理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沟通会协调工作具有多样化特点,除了要与建设单位进行积极协调之外,还需要与监理部门以及施工单位内部各部门进行高效沟通。
从施工单位内部来看,项目经理所进行的协调工作的重点在于,如何调整施工人员之间的关系。由于建筑项目施工环节众多、施工期漫长,在实际建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造成一些问题,大多数问题都可以依靠项目团队自身进行妥善处理,而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比如:由于授权不清晰或者责任认定不明确所造成的矛盾,需要项目经理介入,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并且对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查,调和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保证团队的稳定性[4]。
此外,项目经理好需要发挥出团队指导作用,对于项目团队中的每一位员工,进行明确的任务分工,并且对任务指标进行细化。特别是对于任务进度、工作量以及工作质量判断标准等问题,要进行详细厘定,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尽快熟悉自己的工作内容。团队中每个人的能力、特长不同,项目经理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员工的能力,将其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体现员工价值。
4结束语
在实际工作中,项目经理要明确自身的权利与责任,积极沟通各个部门,组建专业的项目团队,协调各个施工环节并做好成本管理工作,为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朱佰海.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经理应该具备的素质与施工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9):3072.
[2] 于冰洋.浅谈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应发挥的作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4):83-84.
[3] 贾梅,庄光宾,张士伟,等.浅谈项目经理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职责[J].当代旅游,2018(10):1.
[4] 黄墅.浅谈项目经理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职责[J].建材与装饰,2018,559(50):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