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世界经济将走向何方

2020-09-06 14:05陈继勇
人民论坛 2020年22期
关键词:世界经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化

陈继勇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世界经济  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F1    【文献标识码】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20年6月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2020年全球GDP将萎缩4.9%。世界经济增长的动能在减弱,不确定性在增加,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由此引发的前所未有的冲击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各国的防疫和复工政策

在海外疫情暴发初期,一些国家因为各种经济、政治和宗教的原因,实行消极的防控模式,更有甚者采取“四不”策略(不检测、不隔离、不收治、不公布),甚至寄希望于“群體免疫”。由于采取了错误的防疫策略,错过了控制疫情的最佳时间窗口,导致不仅没能及时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还使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方面都因为疫情的加重而遭受更大的损失。

在疫情进入全球大暴发之后,疫情防控难度进一步增加。一方面,新冠病毒传播速度快、传染能力强,人们对病毒起因、传播规律和发展变异等情况缺乏了解,无法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防控政策,同时特效药和疫苗的缺乏以及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也不利于进一步的防控;另一方面,从数据上看,大部分国家的新增确诊病例数的增长速度仍未放缓,疫情拐点尚未到来,而许多国家已经出现了医疗物资短缺、公共卫生体系瘫痪的情况,在自救尚且吃力的同时,很难对他国进行援助或者展开国际合作,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趁火打劫”的行为。欧美发达国家尚且如此,对于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医疗条件落后和社会治理较差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不发达国家来说,疫情的防控难度更大。

因此,何时能够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会对世界经济造成多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疫情自身的发展态势以及各国政府所采取的防疫措施和疫情之后恢复经济的政策效果。因为各国在基本国情、政府执政理念和对人民生命的重视程度以及国民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国在疫情初期所采取的防控措施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日益严峻,大部分国家的政策目标逐渐发生根本性改变,由稳定经济和金融为主的常态管理转变为以抗击疫情为主的非常态应对。当疫情得到全面控制以后,各国进入复工复产阶段,所采取的政策将转向保就业和促增长。

各国采取的防疫政策直接冲击实体经济

当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速度超过人们的预期时,各国政府逐渐意识到疫情防控才是当务之急,只有控制住疫情才能实现保经济增长的目标。因此,全球主要经济体开始向全面管控模式转变,采取取消大型公共活动、鼓励保持社交距离、停工停产、对来自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的人员进行入境管制以及封城或者封国等措施,对实体经济造成直接冲击。

从疫情对生产和货物贸易的影响上看,各国为阻止疫情扩散而采取的社交隔离措施以及国家间的封锁隔离措施,一方面使得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受阻、全球供应链中断,从供给端对经济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使得传统零售业的交易大幅下降,从需求端对经济产生影响。如果疫情持续时间过长,部分企业可能因为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导致失业率上升。人们收入的减少及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将会压缩消费支出,进一步打击社会需求。而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不出去,又会降低其对上游产品的需求,进而影响整条生产链。疫情将使原本就低迷的全球货物贸易雪上加霜,给出口导向型或出口依存度较高的国家带来更大的风险。

从疫情对第三产业和服务贸易的影响上看,疫情迫使人们减少出行及外出消费,减少聚集性活动,对娱乐、餐饮、酒店、航空和旅游等第三产业造成巨大打击。特别是对第三产业占比更大的发达国家和以旅游业为经济支柱的国家来说,经济停摆可能造成的影响更大。

从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上看,首先,与以往逆全球化思潮下个别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相比,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主动或被迫暂停国际航班、封锁边境,对经济全球化造成的损害更大。当危机出现时,各国经济面临衰退,为保护本国产业而进行贸易保护几乎成为一种本能的举动,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其次,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生产模式意味着生产一件商品的不同工序在不同国家进行,对产品跨境流动的要求较高,产业链上任何一个环节受阻都将导致整条产业链停摆。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国家,分别是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等区域性产业链的枢纽,疫情的影响会通过产业链的联系传导到其他国家,放大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最后,长远来看,各国对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认识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中美经贸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使人们认识到产业链和供应链极易受到破坏并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故从防范风险的角度考虑,供应链上的任何环节都应该至少有一个替代来源,且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生产不能完全依赖进口,要在国内保留完整的产业链以备不时之需。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已经开始着手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海外企业撤回本国或者在东南亚重新布局,减少对某一市场的过度依赖,改变目前的全球产业链格局。

各国的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实体经济下滑影响虚拟经济走向

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实体经济上,由于我国为控制疫情所采取的一系列严厉措施导致生产和物流的中断,给制造业、零售业、航空运输业等实体行业带来较大损失。但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暴发后,欧美大部分国家主要是推出常态的货币政策以应对金融市场的波动,当疫情发展到较为严重的时候才开始采取防疫措施。故从全球角度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虚拟经济上,在各国采取防疫措施后,实体经济的下滑又进一步对其产生影响。

从疫情对股票和债务市场的影响上看,各国早期消极的防疫政策导致疫情快速扩散、医疗资源出现短缺,加剧了公众和市场的恐慌情绪,引发股市暴跌。3月中上旬,美国股市历史罕见的4次触发熔断机制。在交叉影响下,加拿大、韩国、巴西等多国的股市也纷纷熔断。除去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恐慌情绪外,近几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以及部分国家金融市场泡沫存在也是金融市场产生调整的重要原因。在过去的10年中,美国大量上市公司通过大规模发行公司债来回购股票,虚增每股盈利以推高股价,导致美股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泡沫,企业负债率也不断上升。疫情蔓延和防控疫情使得各国经济活动减少、国内外供求收缩、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下降,引起资本市场下跌和资产价格恶化,增加了企业债务压力,部分企业可能因为无法为其债务进行再融资而被迫清算。当前全球疫情仍未得到完全控制,经济前景仍不明朗,企业盈利预期下调而债务率却居高不下,将进一步增加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加大经济下行的压力。

从各国采取的经济政策的影响上看,为防止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金融危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地区出台了力度空前的经济救助方案,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货币政策上,多国央行相继宣布降息和量化宽松,其中美联储甚至推出无限量化宽松政策,向市场注入巨量流动性,为金融体系提供支撑;在财政政策上,多国政府都出台了包括减税降费、专项贷款、资金支持等在内的一系列支持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的财政政策。虽然各国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对疫情防控有一定作用,但是在对经济的影响上有三点值得特别关注:一是在发达国家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平均已超过100%的背景下,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会增加各国的财政赤字,如果疫情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控制,可能会引发主权债务危机,增加未来全球经济和社会面临的风险;二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是有别于经济周期原因的外生冲击,在疫情没有得到全面控制、各国尚未开始复工的时期,宽松的经济政策释放出来的巨量流动性只能缓解资金链困难,并不具备生产性,如果各国在疫情结束前将扩张性政策的“弹药”用尽,进入复工复产阶段后可能会面临政策空间狭窄甚至无政策可用的境地;三是当前发达国家的整体政府债务水平已经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持平,疫情过后靠什么来实现去杠杆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从疫情对国际资本流动和汇率的影响上看,由于一些国家在应对疫情上没有取得积极成效,国内和国际投资者降低了对其经济前景的预期,并在避险和流动性的目标下集体抛售该国风险资产,造成资本从该国流出并恐慌性地涌入风险较低的美国国债市场,致使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最低点。资本流出会造成一国的货币贬值,以及国内资产价格下跌。对于一些负债率较高、经济表现较差的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出现债务违约的可能性陡增。

疫情将改变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一方面,疫情可能导致未来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出现困难。与地震等局部自然灾害及发生在部分国家的金融危机不同,新冠肺炎疫情使各国政府为阻断病毒的传播而不得不切断与外界的联系。同时,由于疫情暴发突然,一些国家早期应对措施不力致使后期应付能力不足,在控制本国的疫情上已较为吃力,更无法对他国进行援助。因此在客观上和主观上,新冠肺炎疫情都限制了国家之间的合作,对国家间的经济关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在当前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各国在交往中過于强调保护本国的利益,全球经济碎片化、区域化发展趋势增强。

另一方面,疫情可能导致大国关系出现变化。在中国倾举国之力防控疫情的时候,个别尚未受影响的国家出现针对中国人的种族和民族歧视;在中国的抗疫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时候,疫情在海外出现并因为各国早期的防疫工作不力而进入暴发期,个别国家为掩盖政府的失误、无能以及转移国内矛盾,将疫情的暴发嫁祸于中国,搞污名化。世界正处于大变局之中。画地为牢、各自为政,只会导致经济低迷。

我们要在外防输入的同时推动国际防疫合作和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一要外防输入。中国为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目前国内的形势正在逐步好转,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在海外疫情愈演愈烈以及越来越多的无症状感染者出现时,要更加谨慎地守住国内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二要推动国际防疫合作。因为中国的制造业已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中,全球疫情若得不到控制,中国的外贸企业接不到订单,将对中国的就业和消费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疫情之下中国无法独善其身,需要在外防输入的同时加强与国际防疫合作,与世界共渡危机。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中国拥有应对2003年“非典”疫情的丰富经验并有效遏制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的蔓延,中国的防疫经验值得全球借鉴。此外,若其他国家无法控制住国内疫情,将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因此要在医药研发上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早日研发出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或者疫苗。抵御疫情离不开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面临共同的灾难时,世界各国要休戚与共,只有放下偏见与成见,才能取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

三要正确认识并推动经济全球化。新冠肺炎疫情是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国家资本市场出现严重泡沫的背景下暴发的,疫情使世界经济雪上加霜,但即使没有疫情出现,世界经济在近几年内也很有可能会出现危机和调整。一些国家的政客为转移国内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扩大等矛盾,借此机会将世界经济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经济全球化,并提出贸易保护政策与鼓励产业回流,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虽然产业链的全球布局使得一些国家受到疫情影响,出现重要物资短缺以及国内部分企业因原材料供给不足而生产中断,但因此而放弃全球分工与合作对各国自身的经济发展整体弊大于利。因此要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它在增进一国福祉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正确的做法是更好地思考如何弥补经济全球化的不足,努力协调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而不是简单地反对或者限制经济全球化。

【注:本文系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编号:2020YJ03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王毅:《坚决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求是》,2020年第5期。

责编/贾娜    美编/宋扬

猜你喜欢
世界经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化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碳关税对世界经济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探讨
世界金融危机后,国际交易势头锐减的原因和展望
避免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