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家中思悲念,又到清明痛断肠!
叔叔是个苦命的孩子,很小爷爷就早逝了。听父亲说,叔叔六岁时从自家阁楼上玩耍时,一不小心摔了下来,当时舌头都裸露在外不省人世了,从此叔叔的智商就有障碍了。自打我懂事以来,叔叔就是一个没文化,阴晴不定,有时稀里糊涂像个孩童喜欢发小脾气,有时又是个特别清醒,非常勤劳、善良、慈祥的人。
叔叔一米七几的个儿,不胖不瘦,皮肤也不算黑,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里,多少透露点他那浅薄的智商。他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急着干活。要是老天不给力时,他会咕噜好半天,有时还大发雷霆,怨天骂地的,经常把家弄得鸡犬不宁。那时和他同住一个屋檐下的我们,常常被他折腾得睡不好觉,但也无奈于他。
叔叔和奶奶相依为命一起生活。他以拉板车帮人运货谋生,有时还给人家打临工补贴家用。每当奶奶让他吃好早饭后,他便会像举重运动员一样,先把车轮放在地上,然后将倒立在墙角上的板车架稳稳当当地安在车轮上面,扶手一拉,绳子往自己脖子上一套,就“嘎吱嘎吱”地出门了。
叔叔经常在熟人的一个车队里跟着干活很是辛苦。都说有智吃智,无智吃力,叔叔天生就是一个做体力活的苦行僧。每次看到他拉货时那蹒跚的样子,我心里都是酸酸的说不出的滋味。一次,他下货时不小心把脚弄伤了,躺在床上的他,急得像疯猴似的,怨天怨地。他嫉妒张家女人命好,不做事,有饭吃;骂李家男人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怎么没人抓……老天怎么就偏偏害他受伤,让他行事不得。他每次叨唠半天,发了气才肯罢休。
叔叔也有清醒的时候,那时他特别善良。傍晚时分,他经常家里事还没完成,就急着去周围的五保户家,给她们挑水,劈柴……从来不要报酬。有时奶奶让他先忙里后外,可他却这耳朵进,那耳朵出,依然我行我素,先人后己,奶奶只好作罷。有时,他从外面带回别人赏他的零食分享给奶奶和我们品尝,他自己却不曾舍得吃上一口。
叔叔有时特像个孩子喜欢被别人表扬。就拿系鞋带来说吧,他总是喜欢把鞋带先一个孔一个孔地穿好,最后拽出的鞋带若是长短不齐,他会立即“删除为零”一丝不苟地重新再来,此时,我们只好夸他细心,耐心可佳,他听了像得了张奖状似的高兴得红起脸,愣唬唬地笑。
都说儿是娘的心头肉!尤其是叔叔这样可怜的人,奶奶也特别呵护于他。从小到大,直到奶奶去世前,她都是当叔叔的“热水袋”和他同睡在一张床上,母子连心,互相温暖陪伴。后来奶奶去世时,叔叔哭得像个泪人似的,他说他可怜了,没娘了!我们当时听了好心酸。是啊,这就是奶奶,他的娘给他一辈子的爱,叔叔的浅意识里,他只会这样表达。当时我们都红着眼说我们会养他时,他竟然像个特听话的小孩,头点得像雨点似的。
自奶奶走后,叔叔就跟着父亲和母亲生活,那时我已出嫁生下了儿子。母亲有次告诉我,说叔叔有段时间特乖,但不久后,他的性格又“原形毕露”了。其实母亲只是说说而已,她特别善良,早已习惯了善待于他。后来几年,叔叔又把母亲当成奶奶那样依靠了。直到母亲去世时,叔叔又一次哭成泪人,说他没嫂子了……再后来,叔叔和父亲都相继离开了我们。
这就是我的叔叔,一个看似不养眼、不足面子的叔叔。然而他在我们心中早已是父爱般的骨肉亲情了。清明来临之际,我忍不住又想起我可怜的叔叔来,想起他的勤劳、善良和那副憨厚、傻傻的模样。我多么希望来生我的叔叔还是舒小六,愿叔叔不再被摔,过上正常人快乐的生活。
作者简介:
舒佩华,笔名舒姌,安徽省泾县人。安徽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协会会员、宣城市散文家协会理事。作品散见于《天津日报》、《山西工人报》、《潮州日报》、《满洲日报》、《速读》、《新教育》、《中国散文家》等30多个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