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峰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一新生开学第一节体育课也是小升初后上的第一节体育课,标志着初中体育教育的起点。体育教师要抓住开学第一节理论教育课的契机,充分运用“首因效应”,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创新理论课教学形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体育的价值、魅力,以及体育课的课堂规则和安全事项等,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初中体育学习奠定基础。
一、交流互动察学情
立足学情是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根本和依据,新生入学阶段第一要务就是了解学情。学生学情包括身体健康状况、运动经历、运动兴趣、运动特长、家庭体育方面的情况。首堂课体育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互动方式,通过问题情境设置来促进学生交流,拉近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距离,从交流中了解学生健康和运动状况,为后续课堂教学调整做准备。如,学期伊始,笔者采用小组合作互动健康卡来了解学生情况。就近让前后或左右相邻四名学生为一组,各组成员进行“真心话”互动交流(表1),安排小组成员整理并填写健康卡。完成健康卡的正面填写后,每名学生单独填写卡背面的“心里话悄悄说”(表2),填好后交给教师。这种方式可以在保护学生隐私的情况下快速了解学生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体育教师课后通过分析“健康卡”,深入了解学生运动经历和兴趣爱好,发现特殊体质的学生,以便后续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
二、明确规划重引领
初中首堂室内课,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树立初中体育学习规划意识。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科核心素养和体育教学任务等制定“初中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发展规划表”(表3)。教师先对规划表进行解读,让学生初步了解初中3年的学习框架,明确初中体育学习内容、活动形式和学业质量评价等。针对学生有疑惑或有畏难情绪的学习内容,体育教师要结合所学内容的项目特征,借用室内多媒体的优质视频展示,做好理论知识渗透和思想情绪疏导等工作。如,耐久跑项目是学生畏难情绪较重的项目,体育教师可以結合耐久跑项目的“极点”“第二次呼吸”等知识点,通过视频讲解什么是“极点”,了解产生“极点”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极点”,“极点”之后迎来“第二次呼吸”等。让学生明白这一过程是“坚持”与“放弃”左右摇摆的过程,也是挑战自我、战胜自我、鞭策自我的过程。课后,体育教师应根据规划表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制定个人3年学习规划,帮助每一名学生搭建初中3年体育学习的框架,构建目标引领、形式多样、层次递进的学习规划。
三、师生共议定常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是课堂教学有序、高效的制度保障。初一新生开学第一节体育课就要制定能够约束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课堂常规。针对教师的常规有课前备课、讲解示范、个体辅导等,针对学生的常规有课堂礼仪、上课着装、队列队形、课后作业等。课堂常规要在教师引导下由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商议制定,这样的民主型课堂常规有助于高效落实,能够快速拉近师生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笔者和全体学生共同制定了课堂“队列队形四规范”(表4),常规管理与计分量化考核相结合,设定起始分为100分,根据对应情况相应量化扣分,评选班级每月和学期“队列队形之星”,以评价导向保障体育教学顺利进行。
四、防救结合保安全
初一新生开学第一节体育理论课就要让学生树立“安全大于一切”的意识,明确体育课堂安全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救结合”,掌握简单实用的体育课堂安全事故紧急救护流程。体育教师运用现代化多媒体,结合实际案例解读紧急救护操作流程、讲解安全事故应急办法,为后续体育课的实践模拟练习打下基础。
如,笔者以体育课堂中学生运动摔倒后小腿骨折事件为例,详细讲解安全事故紧急救护处理办法。一是了解运动风险,通过播放运动中学生摔倒骨折事件的视频,让每一名学生都认识到体育运动风险就潜伏在大家身边,要提高运动风险预防意识;二是根据流程实施救护,遇到有学生突发运动损伤事件,最先发现的学生要保持冷静大声呼救,立即告知体育教师,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救护工作,并组织人员拨打120,上报班主任,对伤者进行语言安慰,消除伤者的恐惧心理,其他学生要协助体育教师对伤者进行急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