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合力战疫情促发展

2020-09-06 13:23张连春
唯实 2020年8期
关键词:双创疫情企业

张连春

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南京市雨花台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严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充分发挥雨花台区双创基地软件产业优势、科技创新优势、营商环境优势,创新出台“10+30”扶持政策,政企合力同心抗疫,聚力夺取战疫情、促发展“双胜利”。

一、科技发力,有效助力抗疫复产

疫情期间,雨花台区联合区内软件科技企业,创新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助力全国抗击疫情,推动区内企业复工复产,并取得显著成效。

以数字化抗疫覆盖疫情防控全链条。鼓励区内科技企业加大防疫技术研发力度,上线多款数字化防疫项目,有效支持疫情防控工作。联合南京硅基智能公司推出AI智慧回访平台,该平台可快速采集人员流动、健康、复工及求助等信息,一天即可完成300人4—5天的排查工作量;与江苏洛尧科技公司共建开发社区人口登记管理系统,切实提高了社区管理服务效率。

以云平台办公服务企业复工全流程。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不见面审批”效能,全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联合江苏亿图信息科技公司推出在线复工备案管理平台。企业线上提交复工申请材料,平台自动完成要件审查和备案推送,高效解决了企业复工备案问题。搭建企业防疫服务平台,常态掌握复工企业疫情防控情况及其反映的困难问题等,及时服务企业防疫工作。推出“雨花台区网络招聘双选平台”,持续开展线上招聘会活动,累计举办春风行动“线上招聘会”21场,涉及企业591家,提供岗位9423个。

以互联网问卷把脉企业运营症结。通过互联网企业服务群等平台,对企业开展问卷调查。通过问卷了解到,企业经营困难主要集中在资金短缺、成本提升、订单减少和产业链不畅等方面,企业希望政府提供财政支持、融资服务、税费房租减免、稳岗扶持等,并提高各项政策落地时效。通过互联网问卷的形式,使政府部门及时掌握企业复工复产的基本情况,为适时调整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软”“硬”结合,携手企业共克时艰

为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坚定企业信心、共度发展难关,雨花台区委、区政府及时出台《雨花台区扶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发展10条政策》 (简称“《雨10条》”) 和《雨花台区应对疫情影响推动稳定发展30条服务措施》(简称“《服务30条》”)。

突出产业特色,打出“软”“硬”结合政策组合拳。《雨10条》将使中小微企业获益3亿余元,兑现软件产业扶持政策,补贴企业1.5万余家,覆盖全区所有中小微企业;《服务30条》聚焦困难,着力解决企业普遍反映的房租成本高、资金压力大、贸易合同无法履行、用工困难、消费需求下降、复工物资保障等焦点问题。重点推动企业融资贷款、招聘用工、成本负担等矛盾化解,综合考虑稳定市场供应、强化复工保障、抓好安全生产等各方面的应对措施。

创新服务方式,线上组团开展政策解读。针对疫情防控特点,雨花台区采取“线上组团”服务模式,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政策并实时直播,累计1130家企业、6161人次参与。同步区分财税、社保、金融、人才、行政审批等领域,专题宣讲国家、省、市出台的相关政策,便于企业全面了解各项惠企政策。

强化跟踪问效,全力推进惠企政策落地。建立扶持企业政策落实情况周报制度,全面及时掌握政策推进落实情况。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困难中小微企业减免房租,落实支持载体减免房租补贴政策惠及中小微企业1640家,减免房租、补贴资金达4300万元。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为辖区内6613家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5252.4万元。对19家因疫情影响产生国际贸易合同纠纷的困难外贸企业,给予项目补贴资金120万元。针对企业融资需求,主动对接各类银行、担保、金融服务等机构30余家,累计对接38家企业融资需求超1.72亿元。

三、暖心服务,持续激发“双创”活力

为全面落实中央“六保”任务要求,雨花台区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充分发挥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引领示范作用,创新方式方法,科学应对疫情,促进经济发展。2020年5月,该区“双创示范基地”再次被国务院予以督查激励。

创办双创学院集聚资源。2020年4月,雨花台区双创学院揭牌。该学院将着力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多维激发双创人才动能,帮助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影响,实现双创发展。推动政府、企业、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金融创投、行业协会等资源主体的融通合作,进一步集聚国际国内双创资源,持续优化双创生态,健全特色人才服务体系,为雨花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引导金融资本发挥输血作用。出台《雨花台区双创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总规模为15亿的引导基金,通过吸引社会资本、积极争取省市政府引导基金,共同组建设立子基金,力争将子基金规模放大到50亿元,支持企业发展。基金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滚动发展”为运作管理原则,采用“母子基金”方式运作,旨在通过发挥区级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参股设立天使子基金和创投子基金开展投资业务,引导优质社会资本投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人工智能等主导核心产业及相关重点领域。

“人才共享”破解用工难题。针对疫情期间企业存在的“用工荒”“待业闲”等问题,雨花台区创新推出疫情下“人才共享”复工新模式。拿出百万资金撬动和撮合有项目研发岗位需求和有闲置研发人才的兩类企业,依托中软解放号软件交易服务云平台和研发的“神兵点将—人才共享”微信小程序,提升人力资源使用效率,解决企业一线用工荒、个人在家待岗收入低、企业成本压力大等三重问题,实现在线合作、共享人才、多方共赢。这种不改变人才劳动关系隶属的新型合作模式,既减少了人才提供企业因裁员带来的劳资纠纷,又减轻了研发需求企业的招人用人成本,解决了疫情期间实体招聘难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全区27万余软件人才资源的综合效益。

四、多措并举,切实提升发展动能

在当前宏观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外需市场急剧恶化、经济下行风险加剧的背景下,雨花台区统筹抗疫情、稳增长、扩内需,大力实施“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的“四新”行动,为推动区内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突出稳内需,全面加速发力新基建。雨花台区依托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优势,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内需补外需,为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产业层级夯实基础。一是加快产业项目建设。着力推进苏宁雨花云数据中心、上海宝之云梅山基地两个大数据中心项目,关联推进总投资134.5亿元的亿嘉和智能巡检机器人研发基地、先锋信息产业总部、中电14所国睿WISE工业互联网平台等46个产业项目。二是不断扩容产业载体。围绕营造新基建关联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环境,着力打造专业化产业园区和创新中心,重点推进智慧城市产业基地等5个新基建产业载体(园区)建设,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一步集聚,促进产业协同效应充分发挥。三是大力促进产业模式和业态创新。融合对接数字经济、智慧城市、主导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兴、华为的引领示范效应,动态培育新基建及关联产业示范企业、平台经济重点企业。

激发新活力,聚力提质扩容新消费。以提振消费信心为支撑点,以引领消费潮流为增长点,以壮大消费能级为发力点,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正增长。一是不断优化消费供给。大力培育5G终端、汽车、绿色家电、品牌商品等消费新热点,着力营造夜间经济、社群营销等消费新场景,全力拓展金融信贷等消费新服务,提升健康、教育、文旅等领域消费品质。二是积极打造消费新模式。依托雨花台区数字经济发展优势,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支持传统商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多渠道促进消费增长,推动智慧商圈、网上步行街建设,推动传统商业载体向智慧化商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快拓展消费群体。积极发展梅山、板桥等社区商圈,有计划组织开展17场汽车、家装、珠宝等系列消费主题活动,让广大市民安心消费、便利消费。

夯实产业基础,加快构建新产业体系。抢抓新冠疫情防控带来的发展新机遇、新窗口,努力打造雨花数字经济先行区。一是“软”“硬”结合推进新产业发展。突出新一代数字经济、新型都市工业、科技服务业、未来新业态等产业方向,打造政务信息、工控信息、金融信息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基地、华为(南京)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新发展平台,大力开发“5G+”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疫情防控等新应用场景。二是加强企业主体培育。培育平台型龙头企业,实施“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计划,聚焦“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科创板等上市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建立培育库,加速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三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规划布局都市工业园和楼宇工业建设,引入高端智能制造业。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优化审批事项和行为,精准高效服务企业。加快推进落实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引导金融业发挥输血供养作用。

优化功能布局,打造雨花特色新都市。针对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雨花臺区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切实补齐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的短板弱项,推动12个方面113项新都市任务,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统筹软件谷、两桥、高铁南站片区、开发区、大板桥地区协调发展,优化功能布局,不断增强城市能级,提升城市功能配套和人居环境。二是构建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强化南京南站枢纽经济区基础设施功能,大力提升区域路网密度,打通雨花台区对外联系通道,加快完善软件谷、两桥片区骨架路网,引领片区综合开发建设,让“流量”变“留量”。三是完善安居保障体系。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完成全区13个老旧小区改造,让更多群众圆上安居梦、宜居梦,主动应对多元化、复杂性的民生服务需求。结合软件人才集聚特点,坚持“筑巢引凤”,加大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塑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雨花台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

责任编辑:刘志刚

猜你喜欢
双创疫情企业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