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杨柳 陈嘉翎
消除贫困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共同富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扶贫的效果与广大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幸福程度有着密切的关联。只有解决贫困问题,才能释放消费潜力,拉动内需,促进经济更高水平发展。因此,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腾飞,中国在扶贫减贫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8年,中国贫困发生率已从10.2%降至1.7%。这既说明扶贫成效卓著,也意味着扶贫工作进入深水区,扶贫难度更大,要求更细。
江苏省教育扶贫的必要性
江苏省扶贫工作具有特殊性。与中西部地区不同,江苏省在中国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前茅,江苏的扶贫减贫工作也具有特殊紧迫性。一方面,江苏省工业和服务业较为发达,加速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农村人口空心化。贫困地区经济萧条,地理位置不佳,自然资源匮乏的社区发展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工业和服务业为江苏地区提供了众多就业机会,具备劳动能力的正常家庭易于脱贫,而疾病残疾致贫家庭的困难更为突出。因此,江苏省的扶贫工作具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需要针对不同致贫原因精准施策。
教育扶贫符合江苏省的比较优势。近年来,教育扶贫已经成为政府展开扶贫工作的重要工具。科学的教育投入能提高扶貧效率,同时教育和经济增长构成正向循环,加速贫困地区生产发展。许多地区的扶贫经验表明,随着教育扶贫力度的加大,贫困人口绝对额减少的同时,贫困发生率的降低速度也在不断提高。教育扶贫能够激发贫困地区内源性增长的潜力,缩小与非贫困地区差距。鉴于江苏省扎实的基础教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因地制宜利用教育进行精准扶贫,是符合区域性比较优势的适当选择。在实践过程中,构建科学的教育扶贫机制,确保精准扶贫“七到人”原则贯彻执行,才能提升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致富能力,实现脱贫攻坚的可持续进展。
江苏省教育扶贫的挑战
贫困的代际传递风险较高。江苏省的经济发展经过了低成本驱动的粗放型、数量型的初级阶段,正面临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在江苏日益成熟的知识密集型经济中,人力资本与职业成就高度相关,教育水平与未来收入的关联密切。因为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本缺乏,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一直处于低位平移的发展状态。基础教育不足减少了贫困地区农民获取较高工资性收入的机会,影响着农村家庭的人口结构、支出结构和教育理念。沉重的教育负担加重了农村家庭的生活压力,阻碍了用于扩大再生产和保障生存需要的家庭资产累积,导致低收入家庭对子女人力资本的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较低。贫困问题具有突出的结构性特征和代际传递风险。
教育扶贫的市场导向不足。江苏省农村教育扶贫工作稳步开展,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仍存在施策不够精准和市场导向不足的问题。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地理位置偏远、信息获取渠道狭窄。贫困地区人口受制于落后的教育水平和保守的价值观,安于现状,缺乏市场经济概念,对人力资源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使得农村教育扶贫呈现出供需不能匹配的特点。就劳动力供给侧而言,农村教育扶贫多采用单一固化的职业技术培训,主要针对农业增产增收,现有的“两后生”的培训形式与劳动力市场上的非农职业岗位匹配性不强。就劳动力需求侧而言,江苏省各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来自工业、服务业中的各个细分行业,需求结构随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而扶贫工作提供的职业教育的调整节奏长期滞后。因此,在贫困地区内外人口流动和信息流动不足的情况下,依靠政府主导的教育扶贫未能实现供需两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效衔接。
“拆迁脱贫”人口的返贫风险长期存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和拆迁补偿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徐州、淮安、盐城为代表的地区积极推进农村住房改造。短期内,拆迁补偿能有效提升农民住房条件、改善生活环境、转变就业方式,实现农民市民化。长期而言,受文化教育背景和原有生计方式的限制,拆迁农民难以适应自身身份的转变和工作生产方式的变迁,追求自我发展的意识不足,导致就业难、收入低、生计可持续性差。此外,从传统农民到拥有大量补偿款的拆迁户,“城市游民”和“拆二代”问题逐渐凸显,部分农民懒惰消极、逃避就业、依赖政府补助,其子女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教育缺位、沉迷挥霍享受。生活、消费习惯的骤变加之缺乏金融常识和理财教育,不利于拆迁家庭的长久发展,违背了城市化建设的初衷,加大了“拆迁脱贫”人口未来返贫的风险,阻碍了农民的自身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进步。
三、江苏省教育扶贫的机遇
中心城市教育辐射效应为贫困地区做出示范。江苏省作为教育发展的领跑者,许多城市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位居全国前列,部分高等教育机构跻身世界一流。但江苏省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然突出,总体表现为苏南强、苏北弱,城市强、农村弱。农村地区是江苏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贫困区域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优质教育资源长期紧缺、教育改革相对滞后、人口教育意识不足等问题长期存在并亟待解决。传统的教育扶贫以“大水漫灌”形式为主,通过加大教育财政支出,建设基础设施的“投入产出”效应减少贫困发生率。但传统工作模式注重扶贫过程中的资本投入,忽视了观念转变带来的效率提升,未能充分利用劳动力要素流动在教育扶贫中的信息传递和资源辐射作用。在江苏省文化氛围浓厚、基础教育扎实的背景下,应充分发挥城市作为教育高地的“示范效应”,传递先进教育模式和理念,鼓励贫困地区自发地尊师重教,形成高效率、高质量、内生性的扶贫体系。
江苏省信息技术发展为高效教育扶贫带来机遇。“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精准扶贫中成效卓著,在激发教育扶贫内生动力、拓展内容维度、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包含巨大潜力。目前,江苏省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普及率及功能性服务平台承载能力的提高带动了全省信息化应用水平的进步。但江苏省信息化发展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较为显著,全社会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和应用能力仍有待提高。江苏的教育扶贫主要依靠建设教学硬件设施、开展人才支援计划、引导社会资源帮扶等举措,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在部分信息化教育扶贫的项目中,也存在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不规范、管理与服务应用不全面、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不高等问题。因此,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效率,建立扶贫的长效机制,是江苏省精准扶贫的重要机遇。
江苏省教育扶贫的实现路径
根据家庭人口结构设计扶贫机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贫应充分考虑贫困家庭的人口组成结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年限等,依据人口结构设计全面、高效的扶贫机制,不断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最终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中“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的目标和要求。针对儿童和少年的教育扶贫工作,应贯彻义务教育,逐步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供给,疏解贫困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提高其受教育意识和学习热情。切实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通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定向帮扶贫困生,利用奖励和补助政策缓解经济负担,稳步实现人力资本的初步积累。针对贫困家庭的青年,应帮助其了解和确立职业方向,通过开展职业技术培训等方式实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资源的培育和充分利用,进而改善家庭收入状况。针对成年贫困人口应关注“扶志”工作,注重精神教育和价值引导,塑造勤劳致富的价值观,激发其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强化江苏省教育扶贫的市场导向。针对江苏省教育扶贫市场导向不足的问题,应从健全教育扶贫运行机制和推动城乡一体化两方面着手,实现“六个精准”中的扶贫目标精准和扶贫方法精准。为实现教育扶贫统筹协调发展,充分整合市场资源,江苏教育扶贫工作可聚焦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加强教育扶贫瞄准机制建设。深入分析贫困根源,充分了解扶贫对象的就业意向,实现教育资源的完善配置和高效利用。通过在贫困村“八有”建设过程中设立综合商务服务和综合性活动场所,促进市场需求信息有效传播。另一方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教育扶贫。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和产业进步,把握劳动力市场最新变化,根据市场及时调整扶贫举措,使教育扶贫工作精准落地。在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桥梁作用,进一步推动城乡公路体系网络化建设,破除劳动力供需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壁垒,推动城乡分工结构转换,提高教育扶贫和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
合理引导教育投入,提升“拆迁脱贫”家庭的可持续致富能力。“拆迁脱贫”家庭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教育,提升就业水平,融入现代发展体系,实现可持续脱贫致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对农民再就业的引导作用,通过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不断挖掘和匹配就业岗位拓宽农民就业途径,加强对待业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帮助其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增强可持续脱贫动力。另外,应加强对拆迁家庭的金融理财知识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增强对非法集资活动的辨别能力,保障其财产安全。政府应积极引导大额拆迁补偿款收入的合理使用,发展普惠金融,丰富针对拆迁农民金融产品的种类。教育扶贫可以围绕教育投资展开,宣传、引导“拆迁脱贫”家庭充分利用现有资金发展子女教育,通过创建教育基金等方式,为子女未来接受高水平教育提供保障。总体而言,在江苏省消费水平提高、市场竞争激烈、拆迁家庭返贫风险长期存在的背景下,利用拆迁补偿款促进教育并拓宽视野,才是提升貧困家庭可持续致富能力的基本途径。
以“教育高地”带动“教育低谷”扶贫减贫。发挥“教育高地”的带动作用,应首先保障人力资本的自由选址,实现城乡人员的双向流动。一方面鼓励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解决农民工外出务工受限问题,应落实三个方面的措施。第一,通过适当放宽落户限制、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创业,保障其劳动权益。第二,推进教育、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和社会福利待遇,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合。第三,解决进城务工人员自身的继续教育和子女教育问题,鼓励企业培训和吸纳农民工及其子女,广泛带动社会力量办学,通过放宽户籍制度并给予积极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补贴,降低受教育成本。另一方面鼓励城市人口以支教形式流向农村,利用人才振兴贫困区域。通过构造灵活的多元化合作渠道和引导机制,在时间和形式上实现人才供需的高效对接,充分利用假期或周末的时间开展教育援助活动,并提高支教人员待遇,增强扶贫工作对人才的吸引力。
以信息化支撑江苏省教育扶贫。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扶贫过程中的参与度有助于深入发挥“造血式扶贫”的高效性、持续性和能动性,为推进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协调城乡区域间的教育水平提供实现路径。信息化教育有利于推动教育理念变革,从根本上改变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催生新的教育生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扶贫具体对策如下:第一,应重点扶持教育贫困地区的信息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技术支撑。第二,应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逐步完善软硬件设施,提高信息化服务教育的水平。第三,应积极引导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发教育产品,推进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第四,应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推行教育信息化管理、治理体系,以实现扶贫工作动态监督和精准施策。总之,教育扶贫应采用多元化、个性化、本土化的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开展技能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保障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质量。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江苏精准扶贫的实现机制研究”(16EYC00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蔚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