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女作家萧红遵循着“鲁迅开创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原则,运用女性敏感细腻的笔触创作出《生死场》《呼兰河传》等优秀作品,被誉为“当代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她通过个人的视角,描写男权社会与封建传统文化双重压迫下,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性在夹缝中求存的状态。本文首先介绍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其次分析这些女性人物的形象特点,以期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也更好地了解当时中国历史。
关键词:萧红 女性 人物形象
萧红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上著名的女作家。她一生坎坷,童年缺少父母关爱,成年后经历极端感情,对她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但是她并未沉浸在不幸中,而是通过个人的视角呈现生活在社会底层女性的命运。萧红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主要描写和反映了农村社会生活,生动地刻画了王阿嫂、翠姨、王大姑娘、长青妈、王婆等一系列女性人物形象,描写了她们所遭受的屈辱与挣扎,也体现了她们的觉醒与抗争,每一个踽踽独行的灵魂都令人动容。
一、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
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主要分为两类:第一,在残酷的阶级压迫下,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精神上饱受侮辱与损害,而变得愚昧麻木,任由环境的摧残,没有反抗之力。不过,她们虽然落后没有觉醒,但是却依旧在挣扎,始终保持坚韧的性格。第二,虽然在封建制度压迫下,已经沦为奴隶的她们意识却开始觉醒,走向人身自由与民族解放,蕴藏着觉醒与反抗潜力。萧红借助笔下的女性形象反映时代生活和社会历史面貌,并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最具色彩的篇章。
二、萧红笔下女性人物形象特点
(一)饱受劳作之苦
萧红出生于20世纪初期东北农村的一个乡绅家庭,在成长的过程中她看到祖母、母亲、继母及其他困苦的村妇,让思想敏锐的萧红深刻思考女性的宿命,从而在小说中生动地刻画与塑造出一系列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通过丰富曲折的故事情节,表现了对传统女性的赞美以及对男权的否定,发自内心地替那些被社会意识压制的女性呐喊。萧红笔下,《生死场》中的王婆与麻面婆及《王阿嫂的死》中的王阿嫂,这几个女性形象就是劳作之苦的突出代表。例如,出身平凡的农家妇女王婆,有着悲苦的人生,为了生存前后三次改嫁,为了生计与男人冒着大雨收麦,为了交租忍痛卖掉马,但是种种付出之后却分文未得。再就是,王阿嫂做牛做马为地主创造财富,但是自己却吃不饱,最终与刚刚出世的孩子都惨死在地主的手中。此外,《牛车上》塑造的五云嫂,在丈夫被当作逃兵拉去枪毙之后,含辛茹苦地养大儿子,其间饱尝孤儿寡母的心酸。萧红在创作中,始终为当时女性的地位而悲愤和呐喊。
(二)饱受生育之痛
萧红自身作为母亲,却没能履行母亲的职责,因而在她的笔下,描写了许多女人饱受生育之痛的折磨。在那个时代,女人生育与动物繁衍无异,都充满了盲目、无知,这种独特的生育观点充斥在作品之中。
在她的小说中,也反复描写和再现了生育场景,王阿嫂、金枝、五姑姑的姐姐等都经历生育的痛苦刑法,甚至有的为之失去生命,萧红作品中的王阿嫂、五姑姑的姐姐等都是在生育时生命走向终点。
正是对女性生育之痛的描写,女性生育与动物繁衍、土地收获、自然轮回一样,通过阴冷、血腥的描述,为女性苦难增添了宿命感和神秘色彩,让女性形象的苦涩味道更加浓厚。
(三)饱受被虐与施虐之苦
萧红作品中刻画的女性形象,大多数被当作社会或者男性的附属品,人格遭受着他人的侮辱与践踏,而她们对此产生认同,并将这些强加于别的女性身上。这类女性人物遭受丈夫的折磨,被家庭和社会所鄙视,被封建礼教束缚,导致自身人格的丧失与扭曲。不过她们有的人对此不自知,甚至以这样的“自身廉价”与要求同性。虽然也有少部分女性为之做出反抗,却遭到来自社会与家庭的无情镇压,最后在折磨中以死告终。
萧红笔下的麻面婆并没有什么独到的经历,只是愚昧的失去独立人格的丑陋农妇,她在生活中并没有生出不平或者反抗的念头,而是能隐隐地感觉到一丝不知何来的悲哀,“她都是像一摊蜡消融下来……她的心永远像一块衰弱的白棉。”
另外,在萧红的作品中,任人摆布的女性形象中最突出的代表就是小团圆媳妇,童养媳的她不仅被贬低身份,还遭受家人、周遭乡亲的非议与虐待,最后不堪忍受种种折磨而死。再就是少女金枝和《生死场》里的月英也都饱受被虐待的苦痛。
蕭红笔下这类女性人物特点,主要是作家自身种种经历后的内心世界的再现与夸张,同时也是控诉社会、家庭对女性的折磨与践踏。传统女性深受封建社会和家庭的虐待,但是因为制度观念的长期驯化,她们不知反抗,甚至将这种虐待当成生活的常态,并以此来扼杀更多的同性,进而成为封建社会和家庭之外的施虐者。
(四)饱受爱情的缺失
在众多文学作品中,爱情制造矛盾冲突,推动故事发展。由此,文学创作想要摒弃爱情并不容易。不过,在萧红的文学作品中,爱情描写得甚少,甚至从人物的生活中完全摒弃。
就像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王婆,虽然三次嫁人,但是没有一次是因为爱情结合,在她感情塑造中甚至没有丝毫爱情的痕迹,仅仅是为了一个完整的家,为了生存。其他女性人物形象,不管是麻面婆,还是五姑姑、祖母等人,虽然都已嫁做人妇,终日劳作和抱怨人生,但关于她们的描述中根本没有爱情的只言片语。
萧红笔下女性人物形象特点的成因:首先,人物生活在穷苦闭塞的农村,地位低下,长期遭受迫害或者附属于他人,失去了追求爱情的主动权;其次,创作技巧上隐去战争、侵略及爱情等造成的冲突,塑造出当时社会中的女性形象,只为突出作家内心对广大女性命运的深切感受;最后,与作家本人童年乡村的生活场景、重男轻女、生活劳碌困苦等相似,她笔下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只是呈现命运,无关爱情。
(五)牺牲色彩浓厚的坚忍品质
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不过,她们虽然处于被践踏的地位,但却有着独特坚强的品质,在生活的挫折、家庭的破碎、敌人的毒打等种种折磨下,这些女性比男性更加坚强,能够承担和忍受巨大的痛苦与屈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人物为王婆和《牛车上》中的五云嫂,萧红赞美这种女性的独立与坚强,赞美这种女性的生命之美。
三、结语
萧红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树一帜的女作家,写出了女性自然性别带来的种种不幸,但是又从生命价值的层面关怀着女性,从民族文化的深处揭示封建社会对妇女的精神奴役,从女性心理深处探讨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萧红生活在动荡的社会,她的一生与中国历史变迁息息相关,女性自身价值与追求幸福的理想被打破,这些都在她的作品中可以找寻到些许踪迹。不过受新思想的洗礼,她的觉醒与崛起也在作品中可窥见一斑。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探析萧红笔下女性人物的形象特点,以期更好地了解文学作品,也更深刻地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时代。
参考文献:
[1]瞿林美.为底层劳动妇女呐喊——浅析萧红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山海经:故事,2017(1):147-148.
[2]李君玲.浅析萧红小说中女性主题的变化[J].语文建设,2014(29):48-49.
(作者简介:张海燕,女,本科,甘肃省税务干部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文学评论)(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