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声词的通感修辞与成因

2020-09-06 13:19肖莉莉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拟声词成因

肖莉莉

内容摘要:拟声是人类用语音模仿自然界的声音,它是一种非常原始的造词方法。通感不仅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修辞手段,利用通感可以使人类不同的感觉交织在一起。拟声词也具有通感的修辞现象,产生原因十分复杂,主要是受到了人类的认知心理活动以及语境的影响。

关键词:拟声词 通感修辞 成因

一.拟声词与通感

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也叫做“摩声词”,或者叫做“象声词”。①拟声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方法,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到拟声“是吸收了声音的要素在语辞中的一种辞格。”通过拟声可以使文学作品的语言具体、生动、形象。我国很早就知道利用拟声词来丰富语言,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如在《诗经》当中,出现了大量用拟声词描写声音的句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国风·关雎》

哟哟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国风·魏风》

《文心雕龙·物色》中,刘勰就对拟声词的运用进行过非常细致的介绍:“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并以少总多,情貌无余矣。”

通感是通過联想来沟通人类不同的感觉,形成一种感觉的转移。它最早来源于希腊语,钱钟书先生把它翻译为“通感”,也叫做“移觉”或者“联觉”②。通感不仅是一种心理感受,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比如宋朝史学家宋祁《玉楼春》: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道,“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红杏开放是我们看见的情景,这里却用“闹”来形容,形象的表现了花朵盛开时花团锦簇、蜂飞蝶舞,一片春意盎然之景。

再如《老残游记》里描写王小玉的歌声:

“……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

通篇没有一处用到描写声音的词语,而是运用身体其他器官对声音进行感知,生动地表现了艺人歌声的动听和技艺的超群。

二.拟声词的通感修辞

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人们也经常借助拟声词来表现除了听觉之外的各种感受,即“声音绘制色彩,声音绘制形象,声音绘制感情”。例如:

我的脸“唰”地红了。

脸色变化并不会听到声音,但是描写脸色变红的时候用“唰”,可能是因为血液迅速的集中到脸上,所以会产生这种听觉上的感受。

拟声词的通感修辞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可以让人产生多样的心理效果。比如:

1.视觉到听觉的转移,如:

手电光唰地一闪。

2.听觉到触觉的转移,如:

小姑娘的眼泪簌簌地滴下来。

打开窗户,冷风嗖嗖地吹在脸上。

3.听觉到味觉的转移,如:

他嘎嘣嘎嘣嚼着花生豆。

4.听觉到心理活动的转移,如:

他的心咯噔一下跳到了嗓子眼儿。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脑子里嗡嗡作响。

父亲吧嗒吧嗒抽了一阵烟。

他照着蛋糕吭哧就是一大口。

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他的脸唰地变白了。

每当这个时候想起那件事,我浑身还呼呼地冒冷汗。

他的眼珠叽里咕噜转了几下,心里便想出一了个鬼点子。

听到闹钟响,我“腾”地一下从被窝里跳起来。

他身手矫捷地在椰子树上爬上爬下,嗖嗖地非常快。

竹笋在春雨中嘎嘎地拔节。

围观的人们呼啦一下跑开了。

郭绍虞在《中国语词的声音美》中有这样的描述:“语音之出,本于拟声与感声。拟声是摹写外界客观的声音,感声是表达内心主观的声音。所以只须巧为运用这些拟声或感声的语词,就足以增加行文之美。”

三.拟声词通感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通感现象与认知心理

通感不仅能够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活动。德国的费歇尔认为,人的感官并不是孤立的,多少能够互相代替。对一个感官的刺激也会引起其他感官的反映。同时,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因为这种神经细胞间的不同反映产生了共鸣和联想。一种刺激同时引起了多个器官的感知。

实际上,人体各种感官之间的联通现象十分常见。比如人们在听音乐的时候会不自觉跟着节奏摇头晃脑;穿针的时候嘴巴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微微张开;看见食物的画面时会情不自禁的咽口水;在天气不好的时候会觉得心情沮丧,等等。人类感官的这种通感作用构成了人们认知事物的生理心理基础,反映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一种叫“通感隐喻”的语言现象。同上文提到的一样,人类具有共同的生理基础,因此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通感构成了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也就是从一个感官范畴的认知引向了另一个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在语言上形成了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如我们经常说“刺耳”的声音,“柔和”的色彩,“重”口味等等,用一种感官的词语去描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

但是,这种所谓的移动并不是随意的。约瑟夫·威廉斯提出了著名的感觉词语跨感觉迁移规律的模式图。根据他的研究发现,感觉词语的迁移是有规律的。人的感官主要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移动。体现在语言表达上,则表现为低级感觉的词语往往用来修饰高级感觉的词语。③根据约瑟夫·威廉斯提出的理论,人的触觉、味觉和视觉等都可以向听觉迁移。因此表示声音的词可以和表示触觉的、味觉的、视觉的词之间产生联系,这是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

心理学家曾做过实验,用一张边缘比较锋利的图形和边缘比较圆润的图形,让受试者将图片和两个符号进行匹配,结果受试一致将边缘锋利的图形与kiki联系起来,而将边缘圆润的图形和bouba联系起来。因此研究人员发现,辅音的发音与视觉形象间存在通感。在汉语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比如用音素[k]开头的拟声词多用来表示清脆的声音,如喀吧、咔嚓、咔咔等,而用[n]开头的拟声词多表示含混、轻柔的声音,如呢喃、呐呐、喃喃等。因此,语音可能与世间万物产生通感方面的联系。这种现象反映到语言中,会出现很多形象的语言表达现象,如“响亮的声音”、“甜美的笑容”、英语当中用“soft”形容声音或用“sharp”描述味道等等。这种互相作用在语言产生的初期就為语言的发生形成了重要的基础。因此,我们在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时候,描述声音的拟声词也会产生通感的修辞效果,用来表达不同的身体和心理感受。

(二)拟声词的通感与语境

在语言作品中,我们经常会使用拟声词来描写自然界的声音,但不是所有的拟声词都能够产生通感的效果。拟声词的通感修辞还需要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来完成,并不是所有的拟声词都具有通感的修辞效果。同一个拟声词也不可能在任何的场合都能够产生通感的效果。

比如“嗡嗡”,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会有“晕眩、混乱”的意思。如:

他们吵得我脑子里嗡嗡的。

但是大多数时候,“嗡嗡”用来模拟苍蝇蚊子蜜蜂等昆虫的叫声。如:

一大堆苍蝇蚊子围着垃圾嗡嗡乱飞。

再如,同样是“唰”,在具体的环境中所起到的语言效果也不一样,“学生低头唰唰唰记笔记”, “外面的小雨唰唰地下着”,“微风吹过树林,叶子发出唰唰地响声”,这里唰唰描绘的都是物体相互碰撞摩擦的声音,或是纸笔的摩擦声,或是雨点的滴落声,或是叶子的摩擦声。

但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唰”就可以用来描绘脸色或者光线等的变化,比如“脸唰地一下变红了”,“天空中唰地闪过一道白光”等等。

因此,拟声词会产生通感的修辞效果,原因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具有通感隐喻的认知方式,二是更多的拟声词需要借助于语境来表达含义。

结语:拟声词具有独特的通感修辞作用,同时这种修辞效果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因此正确恰当的使用拟声词,利用拟声词的通感修辞手段,对提高我们的语言表现力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李镜儿.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M].上海市:学林出版社,2007.

2.岳守国.“通感”引起的词义演变[J].福建外语,1995,(3).

3.刘宇红.从通感现象看自然语言音、形、义的产生[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

4.张羽.论通感及感觉词语的跨感觉迁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6).

5.耿二岭.汉语拟声词[M].武汉市: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注 释

①李镜儿《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学林出版社 2007年版第17页.

②岳守国《“通感”引起的词义演变》福建外语,1995,(3).

③张羽.论通感及感觉词语的跨感觉迁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6).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韩朝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

猜你喜欢
拟声词成因
Down by the Station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汉韩拟声拟态词对照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汉英拟声词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