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炎症因子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2020-09-05 07:04薛建华刘佳佳虞俊波
交通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乌司炎症因子

杨 洋,薛建华,刘佳佳,虞俊波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江苏226001)

在相同致伤因素作用下,机体遭受2 个或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称为多发伤,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 为严重多发伤[1]。严重创伤应激可以促使机体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过度的炎症反应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如果不加以控制,炎症反应和凝血系统相互作用促进病情进展[2],影响患者预后。临床研究发现,乌司他丁具有抑制全身炎症反应、改善凝血功能、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的作用[3]。本研究选择2018年1 月—2019 年9 月我院急诊收治的61 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探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对患者炎症因子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严重多发伤患者61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 例和观察组30 例。对照组中男性21 例,女性 10 例;年龄 31~57 岁,平均 42.56±7.70 岁;APACHEⅡ评分29.30±6.27 分;创伤类型:胸腹联合伤为主9 例,多处骨折为主22 例。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 8 例;年龄 34~55 岁,平均 43.59±6.75 岁;APACHEⅡ评分28.23±5.70 分;创伤类型:胸腹联合伤为主11 例,多处骨折为主1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至少有 2 个解剖部位损伤,ISS 评分≥16;(2)受伤至住院治疗时间在12 h 内;(3)预计创伤后生存时间超过72 h。排除标准:(1)乌司他丁类药物过敏;(2)合并重型颅脑损伤、重要器官功能衰竭;(3)住院前7 d 内接受过环氧合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或抗感染治疗;(4)住院前48 h 内接受过抗凝药物治疗;(5)妊娠期妇女、恶性肿瘤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止血、输血、补液、抗休克、循环支持、呼吸支持等对症处理,同时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炎症因子及血气等。对照组仅给予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症处理基础上采用乌司他丁(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 万U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 次/d,持续 5 d。

1.3 观察指标 (1)炎症因子:于治疗前及治疗5 d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2)凝血功能:于治疗前及治疗5 d 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 二聚体(D-D)。(3)两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14 d 病死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6、TNF-α 水平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5 d 后观察组 IL-6、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 pg/mL

2.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 PT、APTT、FIB、D-D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5 d 后观察组 PT、APTT、FIB、D-D 得到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2.3 两组MODS 发生率及14 d 病死率比较 观察组 9 例(30.00%)发生 MODS,14 d 死亡 5 例(16.67%);对照组 18 例(58.06%)发生 MODS,14 d 死亡 11 例(35.55%);观察组MODS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14 d 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发生严重创伤后,机体在应激、缺血缺氧和再灌注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害,进而激活体内多种炎性介质。TNF-α 是最早启动的炎性介质[4],可以激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同时释放大量氧自由基和蛋白酶,诱发IL-6 等细胞因子异常表达。IL-6 表达升高后,其他抗炎递质和细胞因子抑制剂随之发生异常,进一步损伤内皮细胞。作为强力炎症因子,TNF-α 和IL-6 可以激活凝血系统,抑制抗凝系统,使APTT、PT 明显延长;同时促进纤溶系统,导致FIB 大量分解,D-D 持续增多。随着多种炎症因子瀑布样释放,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最终导致MODS 发生[5],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中,可以将炎症因子IL-6、TNF-α 及相关凝血功能作为病情观察、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61 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清TNF-α、IL-6 及PT、APTT、FIB、D-D 等指标均出现异常,说明病情严重,应及早采取措施纠正异常的炎症因子水平和凝血功能。

乌司他丁是一种内源性蛋白酶抑制剂,能稳定多种蛋白水解酶和溶酶体膜,抑制炎症反应[6]。乌司他丁能抑制巨噬细胞内蛋白激酶C 及NF-KB 信号传导通路,阻碍TNF-α 翻译和分泌,通过抑制脂多糖(LPs)刺激可调控IL-6 水平[7]。本研究结果显示,严重多发伤患者应用乌司他丁治疗5 d 后,其血清IL-6、TNF-α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乌司他丁对全身炎症反应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有效阻止TNF-α、IL-6 异常释放。同时,乌司他丁还具有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可以调节凝血与纤溶失衡[8]。本研究中,观察组乌司他丁治疗后 PT、APTT、FIB、D-D 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乌司他丁能有效改善机体凝血功能。分析原因为乌司他丁可以抑制凝血酶、凝血因子及纤溶系统过度激活,从而减少凝血因子消耗、FIB 分解和D-D 生成[9]。由于乌司他丁能稳定溶酶体膜,抑制炎症介质释放,阻断炎症因子级联反应,可不同程度减轻对细胞、组织器官的损害。本研究中观察组MODS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乌司他丁能保护组织器官功能,有效降低MODS 发生。观察组14 d 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排除与研究病例数少有关。

综上所述,乌司他丁辅助治疗严重多发伤,可以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凝血与纤溶失衡,有效减少MODS 发生。

猜你喜欢
乌司炎症因子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乌司他丁治疗免疫功能降低并发急性间质性肺炎疗效分析
乌司他丁治疗老年缺血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