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晓静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北京 100061)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中华体育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社会提供了强大正能量。中国体育博物馆每年精心策划出多个具有时代特色、高品质的专题展览和文化活动,展示中华体育历史文化、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辉煌成就、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弘扬体育道德风尚。
展览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两博会”)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中国体育博物馆负责承办和搭建的体育文化传播平台及载体,“体育文化展区”是两博会主展区,是大型体育专题展览,展出面积2000平米以上,在安徽、山西、新疆、内蒙、广州等地的展出,博得了普遍赞誉和肯定。
“体育文化展区”的展览,重点在于如何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展现中华体育文化,笔者结合历次展览内容与空间环境以及设计语言和艺术手段的应用等要素进行研究,突出展览主题和特色,挖掘举办地地域文化特性,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演绎体育展览与地域文化的结合,营造体育展览的文化氛围以及民族和时代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在展览形式设计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体育外在表现为身体形态、力量与技巧,内在表现为艺术与精神。艺术是形态、力量、速度等达到和谐统一的交融,体现出人类社会的审美追求;精神价值与人类社会相关,表现人类不断挑战极限,对更高、更快、更强的向往和追求。“体育文化展区”展览,根据展览的主题和特点,将历史文化、艺术形式、科技手段等融于一体来进行展示设计,营造举办地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氛围,使展览更具有文化性、艺术性和新的生命力。
“体育文化展区”,设有4~5个专题展览,通过空间变化、色彩对比等艺术设计手段来营造展厅氛围。2018广州两博会“体育文化展区”紧扣两博会“新时代 新体育 新生活”主题,以“中国故事”贯穿主线,四大主题展区分别展示文脉中国、荣耀中国、健康中国、大美中国的场景,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奥林匹克文化、冬季运动项目文化、体育艺术文化的精彩绚丽。
创造一个舒适的展出与参观环境,使观众的注意力轻松地被展出内容和展品所吸引,通过引导性、互动性、参与性、室内空间的场景化、室内空间的室外化等展示手段,使空间变化丰富或别具一格,调动观众的情绪,空间整体规划有张有弛,有节奏感,引导观众逗留的时间,使观众步入展厅,能很快进入主题,产生一种情绪,去观赏、感知和理解展品所传达的信息。
2017内蒙古两博会“体育文化展区”,展览空间设计自然通透,整体中包含各个功能区域(图1)。进入序厅后分4个专题展区和1个舞台,黄土地、沙漠氛围展示着“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内容,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博大精深。开阔静美的绿色草原色调氛围下的“中国体育美术精品展”展区,展示着体育雕塑,蒙族纹饰点缀的展架上悬挂着体育书画作品(图2)。观众在这个区域,欣赏着雕塑的力量美,品味着体育书画独特的魅力以及体育艺术带给人们心灵的触动和美的陶冶。中间特色圆亭,取材于蒙古包元素,静静伫立在青青草地上,让人感受到了浓郁的内蒙民族风。
图1
图2
展品具有不同的尺寸、色彩与其他信息,影响着展厅空间形态,是展览空间设计的重要因素,每件展品,根据主题、内容的要求,恰如其分地进行烘托,合理地安排展示位置,强化展示效果,赋予展品表现力和感染力,让观众和展品发生情感交流和共鸣。
两博会“体育文化展区”的展品都是中国体育博物馆经过遴选所选出的有特色、有代表性、契合主题的体育珍品,如“中国体育博物馆联盟珍品联展”区,有来自北京奥运博物馆的北京奥运会奖牌、开幕式的服装,上海体院中国武术博物馆的复合剑、精武本纪等武术项目展品,临淄足球博物馆的仿古蹴鞠等11家体育博物馆特色体育藏品。以及中国体育历史上的“第一”“世界纪录”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珍藏品,每件展品配以运动员比赛或训练的场面做背景进行图文加视频等展示,展柜和展架设计采用简洁风格的现代手法,或配以当地纹饰点缀,突出展品内容,述说展品背后引人入胜的故事,有的配上二维码,观众可随时通过扫描查看更多展品的信息。(图3)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区,以9个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体育运动对应的项目进行古今对照展示,如蹴鞠与足球、击鞠与马球、捶丸与高尔夫等,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映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体育项目的发展渊源和关系。(图4)
图3
图4
展览环境氛围的营造对思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走在古老的胡同里与走在现代化大街上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营造出一种氛围或意境,观众会在这种环境氛围中调整与环境相适应的参观心态,使之与展示内容相吻合。环境因素,将会使展览形式与展览空间有很大的改观,我们不仅追求展品精美,还要求整个展览环境也出彩。
2017内蒙古两博会“体育文化展区”,胡杨林景观是入口“奥林匹克文化”展区设计的氛围和亮点。秋天的胡杨林在灯光的照射下绚丽夺目,树干或直或弯,树叶茂盛,树冠上展示两博会的名称和Logo,清晰明确。树下是一排排“火炬林”的形式展示奥运火炬,地面为红色的跑道设计。整体壮观、热烈,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前言”采用伫立的火炬造型,四周的柱子上书写着体育精神口号,气宇轩昂,将新中国体育的历史、荣誉、责任、使命艺术地呈现给广大观众。入口旁边的冬奥倒计时牌,采用冰山造型,突出冬奥特色,让人充满期待和满怀信心迎接2022年冬奥会的到来。此展区呈现出一片壮美、热烈、温暖和具有运动气息的场面,令观众不由自主驻足拍照留念。(图5)
展览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感受。从外在的环境造型到内在的文字、图形内容,再到展览的载体、材料、设备等都因视觉而富于清晰化。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设计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我们可以从当地的建筑装饰、自然景观等地域特色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作为视觉设计的基本语言,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创新,并融入现代设计手法,表达出相似的意境,让观者获得普遍的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色彩被人类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意义,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色彩感觉。如北京的皇城,红墙金瓦、雕梁画栋,色彩雄浑壮丽,南方的苏州,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古色古香、色彩感觉清新雅致;图形元素沉淀着历史文化,每个地域文化中也有着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图形纹样。例如2008奥运会火炬和奥运会视觉核心图形,运用了经典图形祥云,祥云代表着吉祥,具有和谐、美好、如意的寓意和古典、雅致、吉祥的人文精神。
两博会每年有不同的举办地,整体设计上,需要营造出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艺术氛围。在展览的图文排版和展架的装饰上,运用了地域民族特色的纹样图形和色彩进行装饰运用。
2015山西两博会“体育文化展区”,营造古朴的院落文化,在空间上、视觉上、色彩造型以及两博会VI元素融合上,呈现了山西地域文化与中国及奥林匹克文化在虚与实的历史空间中的对话与穿越,传递了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主题思想。
2016新疆两博会“体育文化展区”,以具有浓郁伊斯兰文化民族特色的大巴扎建筑为主要素材来设计展厅氛围,展示了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体育文化、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体育美术书画、体育收藏与拍卖等系列体育文化内容。中心舞台天山天池景观设计,与体育展演、对话等活动促进人和景观的情景交融。
2017内蒙古两博会“体育文化展区”,取材当地自然景观胡杨林、草原、沙漠和蒙古包元素。2018广州两博会“体育文化主题展区”,以广州陈家祠、岭南建筑特色为元素而展开(图6)。这些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场景提取,营造了不同的展示氛围、意境和视觉效应。观众不知不觉中置身于地域特色的美景中,感知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探寻体育发展的足迹,分享体育带来的愉悦和快乐。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展览向多元化发展。过去静止、被动的陈列方式逐渐向动态和互动的陈列方式转变,观众是主动的参与者和信息的传播者,其心理也不再是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受,而是积极参与的全身心体验。
图5
图6
“贵在参与”,是人们自主意识的体现。旧金山探索宫的创始人弗兰克·奥本海默曾经指出:动态展示的核心是尊重人,尊重人的创造精神。他认为任何人都有创造能力,关键在于如何创造一个能够使参观者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环境。在动态陈列中参观者被吸引进来,成为参与者。参与者的主动性、爱好和兴趣被调动起来,由他们自行决定了解哪些奥秘、接受哪些知识和接受多少。
动态、互动体验的展览陈列拓展、深化了主题,拓宽了传播渠道,增强了传播效果,使亮点内容新颖突出,适应现代的审美意识,有较强的吸引力,是对多元化展览的丰富和补充。
新媒介、新科技的运用,虚拟、影像和网络等技术手段挖掘了展览的潜能,丰富了展览信息量,激发了观众的兴趣,满足了他们的参与要求。在参与的过程中,观众对展览的印象会更为深刻。
两博会“体育文化展区”中互动体验活动非常丰富,吸引了众多的观众流连忘返。比如体育旅游VR、体育电影、体育健康沙龙、电竞俱乐部战队挑战赛、冰雪、篮球、射箭、曲棍球等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互动体验等。电竞cosplay展演,与会者通过与cosplay的扮演者的交流,体验电子竞技的别样魅力。两博会中心舞台有少数民族特色歌舞、传统体育项目展演等(图7),与观众一起玩、一起互动,吸引着观众踊跃参与体验。体育纪念品与收藏交易、拍卖,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签售互动等受到观众热情追捧,满足了广大体育收藏爱好者的需求。
图7
英国广播公司(BBC)曾指出,国外博物馆能把二流藏品形成一流展示,中国的博物馆是一流藏品三流展示。虽然这一说法并不为博物馆人士所接受,但是我国博物馆发展状况与所拥有的文化遗产资源不相适应却是事实。这种不相适应既体现在陈列展览的数量上,更体现在陈列展览的质量上。应通过新颖的主题、精美的展品、合理的空间、浅显生动的文字说明、人性化的观展流线,针对观众审美心理,创造艺术气氛,尊重观众、服务观众、贴近观众,在展览中激发观众的兴趣,使其停下脚步仔细观看,面对文物展品认真思考,增长知识,获得美感。
欣赏美就是一种精神享受,可满足人们爱美、求美的心理需求。挖掘中国文化美的元素,与体育展览融合创新,传递了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在新的世纪里,通过各种体育主题内容和陈列形式向人们传播体育之美,以生动的形象和艺术的语言美化人生、美化社会。
观众参观展览是休闲娱乐的文化活动,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展览注重人文导向,主题鲜明、新颖时尚,让观众从参观展览出发,走进更广阔的文化空间,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在体育展览形式设计上,对空间、展品等进行全方位的创造和激活,真实体现展览主题,满足观众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等需求。对体育展品内涵进行挖掘,让文物活起来,给观众以“老朋友,新面孔”的亲切感和新鲜感,赋予展品更新的形式和内容,将更多更好的体育展览奉献给观众。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已不满足于观看“摆放”出来的展品,而希望在真实的环境中去理解展品,在亲自操作中获得更直接、更生动的感知。展览环境提供了参与便利,能带给观众全方位的体验,体育展览可以通过各种运动项目内容来拓宽,通过新媒介、新科技的运用,获得更加引人入胜的传播效果,拉近观众与展品之间的距离,提升展览的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展示中国体育历史文化遗产和体育内涵与魅力,让人们了解体育、热爱体育、参与体育、感受运动的精彩,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在展览设计中如何统筹协调好形式、功能,技术、材料等各方面的关系,注重设计的个性化与标准化,在可拆性、可动性、可回收、可再利用、智能化和环保等方面,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
好的展览陈列形式艺术设计应当是观众进入展览空间,能感悟文化的内涵、历史的精神和纯美的艺术空间,感悟到别具匠心的艺术创造。
从文化中理解体育,弘扬以“爱国、超越、拼博、合作”为核心价值的体肓精神,挖掘现代文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点,打造出丰富多彩、富有创意的高品质的体育文化精品展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