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桂芳,张 帆,郭辉祥,周忆菲,马歌丽,王光路*
(1.郑州轻工业大学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食品生产与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郑州450001;2.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射洪629209)
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TTMP)又名川芎嗪,属生物碱类,是一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食品原料、咖啡以及乳制品中,具有烘烤香气、甜香,是中国白酒中的重要香气化合物之一[1]。除了作为食品风味添加剂提升香气外,四甲基吡嗪还是中药川芎的重要活性成分,可用于对疾病的预防[2]。近年来,我国许多白酒企业为提高白酒中四甲基吡嗪含量,开展了如何利用微生物发酵酒曲以及优化条件的研究[3-6],并已成为研究白酒对人体健康作用的重要部分[7]。
徐岩等[8]研究验证了中国白酒发酵过程中TTMP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微生物的代谢反应,而非美拉德反应。比如芽孢杆菌可利用底物合成四甲基吡嗪的前体3-羟基丁酮(又称乙偶姻),3-羟基丁酮进一步与氨反应生成四甲基吡嗪。陈梦圆等[9]通过固态发酵法从高温大曲中筛选得到2株高产四甲基吡嗪菌株,分别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发酵10 d后产量最高可达(150.92±0.783)mg/L。王晓丹等[10]对产四甲基吡嗪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筛选得到菌株按最佳添加量5%添加到窖池中层的糟醅中,发酵后的酒醅四甲基吡嗪含量达6.81 μg/g,是对照组的3.03倍。ZHU B F等[11]对从高温大曲分离得到的利用乙偶姻产四甲基吡嗪的厌氧芽孢杆菌(Bacillussp.)进行了研究,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并对该菌产四甲基吡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的TTMP产量>4.08 g/L,为目前最高的报道,同时研究发现高浓度的磷酸氢二铵有利于四甲基吡嗪的产生。
我国酱香型、芝麻香型、浓香型白酒中四甲基吡嗪含量比较高[12-14],目前大多集中在对酱香型和浓香型白酒中TTMP的研究。本研究通过从高温酒曲中分离纯化菌株,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仪筛选出高产TTMP的菌株,通过观察其菌落形态和细胞形态,结合利用16S rRNA鉴定,对高产TTMP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及挥发性成分分析。旨在增加白酒的风味及保健功能,为高产菌株在浓香型白酒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1.1 材料
高温大曲: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1.1.2 化学试剂
四甲基吡嗪标品(纯度98%):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氯甲烷(色谱级):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1.3 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5 g/L,蛋白胨10 g/L,氯化钠5 g/L,琼脂20 g/L,pH 7.0~7.2,121 ℃灭菌30 min。
液体培养基:酵母膏5 g/L,蛋白胨10 g/L,氯化钠10 g/L,pH 7.0~7.2,121 ℃灭菌20 min。
富集培养基:酵母膏3 g/L,蛋白胨10 g/L,淀粉3 g/L,MgSO4·7H2O 0.01 g/L,KH2PO40.2 g/L,Na2HPO42 g/L,pH 7.8,121 ℃灭菌20 min。
发酵培养基:葡萄糖50g/L,酵母粉10 g/L,蛋白胨30g/L,磷酸氢二铵30 g/L,pH 7.0,121 ℃灭菌20 min,葡萄糖单独灭菌,115 ℃灭菌20 min。
V-P培养基:6%α-奈酚酒精溶液为甲液,40%氢氧化钾为乙液。
GR85DA型蒸汽灭菌锅:济南来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SHP-25型恒温培养箱: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Mixer 4k型微型漩涡混合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RE-52AA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PX2型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仪:上海赛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DYCP-31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电泳槽、DYY5稳压电泳仪:北京六一仪器厂;FR980凝胶成像仪:上海复日科技仪器有限公司;7890A自动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ZQWY-200S型三层组合式全温振荡培养箱:上海知楚仪器有限公司;BSA2202S型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有限公司。
1.3.1 产四甲基吡嗪菌株的分离纯化
在无菌环境下,称取10.00 g酒曲样品加入到100 mL无菌水,37 ℃、200 r/min振荡30 min。85 ℃水浴加热30 min,取上清液5.00 mL加入95 mL的富集培养基中,37 ℃、200 r/min振荡富集处理24 h。将培养好的富集液进行稀释,配成10-2、10-3、10-4、10-5、10-6、10-7梯度的菌悬液。吸取10-3、10-4、10-5、10-6、10-7梯度菌悬液各50 μL进行涂布培养,37 ℃倒置培养24 h。挑取平板上不同形态的菌株,将获得的单菌落进行平板划线处理,多次纯化。将纯化好的单菌落进行细菌染色处理,观察菌落形态以及细菌的形态,去掉重复的细菌,-80 ℃保存菌种。
1.3.2 菌株液态发酵实验
由文献[15]可知,四甲基吡嗪发酵体系的前体物质为乙偶姻,在碱性条件下,乙偶姻被氧化为2,3-丁二酮,2,3-丁二酮与肌酸产生粉红色的复合物。借助V-P实验[15]进行乙偶姻含量高低初步检测,实现对产四甲基吡嗪菌株的初筛。
将纯化的菌种分别接入含5 mL的液体培养基的试管内,37 ℃、200 r/min培养15~18 h。4%接种量于发酵培养基内,37 ℃、200 r/min培养36 h。取1 mL加入V-P培养基的试管内振荡混匀,放置5 min,观察颜色变化。如果颜色不深可再培养一段时间。选取阳性反应的菌株进行高产四甲基吡嗪菌株的复筛。
将经过初筛的菌株继续培养,47 ℃、200 r/min培养24 h,随后升至60 ℃,200 r/min培养12 h[16]。然后取10 mL发酵液,用10 mL的二氯甲烷萃取。步骤为:将蒸馏液加入10 mL的二氯甲烷,超声20 min混合均匀,倒入分液漏斗中,排出气体,静置30 min,可明显看到分层,将下层液体从下方流出,上层液体从上方倒出,再将下方倒出的液体加入10 mL的二氯甲烷进行萃取,重复上述步骤3次,则得到30 mL萃取液,浓缩至1 mL,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其TTMP的含量。
1.3.3 高产四甲基吡嗪菌株的鉴定
菌株形态鉴定:将筛选出TTMP产量高的菌株在平板上活化,再以点接法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37 ℃条件下培养48 h后观察其在培养基上颜色、大小、质地、边缘整齐性、表面光滑性等菌落形态特征。将保存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在37 ℃、200 r/min条件下培养24 h。将活化后的菌株制片,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其菌体形态。
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根据细菌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采用细菌16S rDNA通用27F(5'-AGAGTTTGATCCGGCTCAG-3'),1492R(5'-GGTTACCTTGTTACGACTT-3')进行PCR扩增,在25.0 μL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体系中,上、下游引物1492R和27F各1.0 μL,TaqMaster Mix 12.5 μL,细菌DNA 0.5 μL,双蒸水(ddH2O)10.0 μL。PCR扩增条件为初始变性94 ℃、15 min;然后变性94 ℃、0.5 min,退火55 ℃、0.5min,复性72℃、1.5 min,30个循环,最后延伸72 ℃、10 min,反应结束后4 ℃保存。取5 μl细菌DNA溶液加1 μL Loading buffer于1%琼脂糖凝胶120 V电泳25~30 min。
测序由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完成,采用16S rRNA鉴定方法对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所得测序结果输入美国国家生物信息技术中心(national center of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的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基本局部比对搜索工具(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BLAST)比对,用邻接(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目标菌株的系统发育树。
1.3.4 四甲基吡嗪含量的测定[17-19]
四甲基吡嗪含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
四甲基吡嗪标准曲线的绘制:准确称取0.05 g(精确到0.000 1 g)的四甲基吡嗪,溶于100 mL的色谱级二氯甲烷,定容至刻度线,配制成500 mg/L的四甲基吡嗪标样母液。移液管依次移取1 mL、2 mL、3 mL、4 mL、5 mL、6 mL、8 mL 500 mg/L的四甲基吡嗪标样溶液于10 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线,即配制成50 mg/L、100 mg/L、150 mg/L、200 mg/L、250 mg/L、300 mg/L、400 mg/L四甲基吡嗪系列标准溶液。四甲基吡嗪系列标准溶液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定,以四甲基吡嗪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绘制TTMP标准曲线。
气相色谱条件: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1 μm),柱温40 ℃(保持1 min),以10 ℃/min升温至150 ℃,再以10 ℃/min升温至210 ℃保持10 min,再以20 ℃/min升温至230 ℃保持4 min,运行时间52 min;汽化室温度250 ℃;载气为高纯氦气(He)(纯度99.999%);柱前压7.334 psi,载气流速1 mL/min;分流进样,分流比为20∶1。
质谱条件:电子电离(electron ionization,EI)源,电子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 ℃,接口温度250 ℃,四级杆温度150 ℃,溶剂延迟时间8 min,全扫描。
定性定量方法: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模式对四甲基吡嗪的4个特征离子进行扫描。GC-MS联用仪得出其峰面积,根据峰面积与含量成正比的关系,通过已建立的浓度-四甲基吡嗪峰面积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筛选菌株产四甲基吡嗪含量。
应用GC-MS法测定四甲基吡嗪,以四甲基吡嗪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绘制四甲基吡嗪标准曲线见图1。由图1可知,四甲基吡嗪保留时间为14.467min,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6E+07x,相关系数为R2=0.9899,表明二者线性关系良好。
图1 四甲基吡嗪标准曲线Fig. 1 Standard curve of tetramethylpyrazine
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从大曲样品中分离到具有不同特性菌株,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进行活化。通过V-P培养基筛选,将3-羟基丁酮含量作为重要筛选指标,筛选出10株呈阳性反应且颜色较深菌株。将筛选的10株分别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经过72 h发酵,检测各菌株的TTMP产生能力,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菌株A7、A18四甲基吡嗪产量较高,分别为350.98 mg/L、163.49 mg/L,将两株高产菌株用于进一步的分析。
图2 不同菌株产四甲基吡嗪含量的测定结果Fig. 2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tetramethylpyrazine contents produced by different strains
2.3.1 菌株的形态学观察
对筛选出的菌株A7、A18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上,观察其菌落形态特征,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菌株A7菌落呈白色圆形,呈凝胶状,边缘整齐,表面呈突起的圆形,有黏性,湿润。经染色后,细胞形态为短杆状;菌株A18菌落为白色圆形,边缘整齐,中间厚边缘薄,表面粗糙干燥,附着力强。经染色后,细胞形态同为短杆状。
图3 菌株A7、A18的菌落形态(A、B)及细胞形态(C、D)Fig. 3 Colony (A, B) and cell (C, D) morphology of strains A7 and A18
2.3.2 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采用通用引物27F和1492R,利用PCR扩增获得高产菌株A7和A18的16S rDNA序列,并交由上海生工有限公司进行序列测定。将测得核苷酸序列通过NCBI-BLAST程序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比对,选取相关菌种的同源性高的序列。采用MEGA-X软件进行序列比对,NJ法多序列连配分析后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见图4。由图4A可知,菌株A7与多株芽孢杆菌同源性为99%,与模式菌株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RY1处于同一分支,结合菌落形态分析,可鉴定菌株A7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由图4B可知,菌株A18与多株芽孢杆菌同源性为99%,与模式菌株蛋白水解芽孢杆菌(Bacillus proteolyticus)CBD 119处于同一分支,结合菌落形态分析,可鉴定菌株A18为蛋白水解芽孢杆菌(Bacillus proteolyticus)。
图4 基于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A7(A)及菌株A18(B)的系统发育树Fig. 4 Phylogenetic tree of strains A7 (A) and A18 (B) based on 16S rDNA gene sequences analysis
对菌株A7进行了模拟液态发酵实验,发酵72 h后,到达TTMP的最大积累量,同时对发酵成分进行分析。发酵液取10 mL,以5 000 r/min离心10 min以除去菌体,取上清液与二氯甲烷等体积混合后进行蒸馏,收集馏分,对馏分进行GC-MS分析,对其发酵产物的挥发性香味成分进行了测定,其GC-MS检测总离子流色谱图见图5,各成分含量检测结果见表1。
图5 菌株A7发酵产物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总离子流色谱图Fig. 5 Total ion chromatogram of volatile components in fermentation products of strain A7 analysis by GC-MS
表1 菌株A7发酵产物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结果Table 1 Results of volatile components contents in fermentation products of strain A7 analysis by GC-MS
续表
由图5和表1可知,在菌株A7发酵产物中,吡嗪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达到了47.05%,其中以四甲基吡嗪为主,相对含量为45.30%。其次是酮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为21.76%,其中以3-羟基-2-丁酮(乙偶姻)为主,相对含量为21.54%。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为13.81%,以2,3-丁二醇为主,相对含量为13.79%。酸类物质相对含量为4.08%,醛类物质相对含量为0.46%,酯类物质相对含量为6.85%,还有一些其他的烷烃类和杂环类和未测定出的化合物,总相对含量为4.30%。
通过稀释涂布法,从大曲中分离得到的细菌中有10株菌株具有产四甲基吡嗪的能力。通过模拟液态发酵工艺,梯度升温发酵,获得2株液态发酵高产四甲基吡嗪菌株A7和A18,其四甲基吡嗪的含量分别为350.98 mg/L、163.49 mg/L。结合菌株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菌株A7被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菌株A18被鉴定为蛋白水解芽孢杆菌(Bacillus proteolyticus)。菌株A7液态发酵产物中的挥发性成分GC-MS检测结果表明,其液态发酵产物中吡嗪类物质含量较高(40.05%)。结合液态发酵产物感官评价,其发酵产物香气浓郁,这与白酒中风味的特征性成分以吡嗪类等物质为主的说法相符。液态发酵过程相对于固态发酵来说时间短、效率高,适用于实验室进行小规模筛选高产四甲基吡嗪的菌株。在不同香型白酒中,四甲基吡嗪的含量有所差异,据此可对白酒生产工艺进行改进,提高该组分在白酒中的含量,改善白酒品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