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路径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2020-09-04 06:41:00姚惠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9期
关键词:障碍性贫血护理

姚惠娟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

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是我国常见的一种血液疾病,发病率为7.6/10万,多发生与青壮年群体及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1]。该疾病是一种受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影响较大,且与药物、化学毒物、病毒感染、电力辐射等因素相关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根据病程进展程度,可分为急性型再障和慢性型再障两种类型。临床上治疗该疾病,常采取西医免疫抑制疗法,长期用药存在一定不良反应,需加强护理干预,起到改善患者预后效果,进一步保障治疗效果的作用。近年来,不少学者表示,中医护理路径干预方法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2]。因此,此次对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纳入研究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共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对中医护理路径在其中的使用价值进行分析评价,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于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纳入研究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共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中,男一共24例、女一共16例;年龄分布在10~68岁,平均年龄为(39.6±6.1)岁;病程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6年,平均病程为(3.01±0.70)年、对照组40例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者11岁,最大者68岁,平均年龄为(39.8±6.4)岁;病程最短为5个月,最长为7年,平均病程为(2.95±0.63)年。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代表后续数据有可比的意义。

1.2 入选与排除标准:入选标准:①经临床综合检查,符合1987年第四届全国再障学术会议制定的ACC诊断标[3];②均知情签署相关护理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脏器疾病;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地中海贫血者;③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及语言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根据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需求及患者主诉,实施对症护理干预,加强病情监测,如有异常及时反馈,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确保护理工作顺利有序开展。观察组患者则按照中医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具体方案如下:①中医护理路径干预方案小组的构建。在科室内部及时构建中医护理路径干预方案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主管护师、护师、责任护士、护士及其他相关护理工作人员,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分析,根据本组患者的具体病情、信息资料等,制定具有循证路径价值的护理计划方案,涉及:健康宣教、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以及足部按摩护理等等。②健康宣教护理。由于患者缺乏对疾病、治疗、护理等方面知识的认识,因此需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护理工作。相关人员需耐心、积极地对患者普及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了解医护期间需注意的基本事项,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使患者在医护期间的配合度及依从性得到有效提高。③情志护理。为患者构建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定期对病房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合理控制病房的温湿度;维持病房环境的干净卫生,可以基于阳台、柜台上放置一些绿植,多开窗,保持通风,使患者的心态得到有效改善。由于一般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患者的预后较差,且长期应用雄性激会出现毛发增多、声音变粗的变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抑郁、焦虑心理,护理人员加强和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给予患者关心、照顾,充分尊重患者,进一步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及护理期间需注意的基本事项,提高患者认知,进一步使患者在护理期间的配合度及依从性得到有效提高。④饮食护理。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身体状态逐步变差,需保证营养供应,为患者制定营养、健康的饮食计划方案;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或者是适量补充当归、枸杞等滋阴补肾的药物,但不能使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说辣椒,也不可食用虾、贝壳等海鲜过敏原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保证机体营养物质的摄入充分。⑤药物贴敷护理。由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多数脾肾阳虚之症,可选取左右两个肾俞穴为主穴,按摩3 min,酒精消毒,将药物贴敷于穴位上,胶布固定,每两日换药1次。贴敷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禁忌证,贴敷处是否出现出血、感染等症状用药期间观察患者有无红肿、发热、疼痛等不良反应,明显的话应该即可取下药贴。⑥足部按摩护理。轻手法全足按摩,每日1次,持续30 min,10日为1个疗程,共两个疗程,随后开始第三个疗程,在全足按摩基础上,以肾、膀胱、输尿管、心、脾、胃、大肠、淋巴等反射区为重点,中等力度按摩,连续按摩3个月。⑦其他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多注意睡眠休息,遵医嘱服药,按时按量服药,适当进行运动锻炼,达到促进机体康复的作用。此外,出院前指导患者定期来院复诊,出院后仍需按医嘱服药、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等。

1.4 判定标准:护理前后,检测两组的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水平,并进行比较评价。并通过我院自制调查问卷的使用,纳入: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护理满意等级;其中,满意评分为85~100分;基本满意评分为60~84分;不满意评分为<60分;总满意度为前两项满意度之和[4];本次一共发放问卷80份,均有效回收,有效回收率为100.00%。

1.5 统计学分析:此次采取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涉及的计数数据采取百分率(%)代表,然后用χ2检验;涉及的计量数据用()代表,然后用t检验;P<0.05,代表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有统计学研究的价值。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相关血细胞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比较:护理前,两组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水平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以上三项血细胞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相关血细胞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相关血细胞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2.2 两组在护理满意情况方面的比较:观察组护理总护理度的95.00%,显著比对照组的75.00%高,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为血液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指的是因多类病因(化学毒物、放射线、病毒感染以及免疫等)引发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多发于青壮年人群体。在临床中,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以及感染等。由于该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缓解疾病的作用,便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护干预方案[5]。

根据最新临床治疗研究进展来看,目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都是比较低的,而且病情变化快,长期服用药物会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由于不确切的疗效,以及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悲观、沮丧等负性情绪,因此在积极医治的条件下,还有必要加强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本次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取的是中医护理路径方法,主要在及时构建中医护理路径干预小组的基础上,通过结合患者病情,讨论分析,进一步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加强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心理症状的改善,并使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并且,对患者加强饮食护理干预,能够保证机体营养供应,以良好的身体状态应对病魔的挑战;而药物贴敷、全足按摩属于两种中医特色护理措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医护理路径中的重要部分,药物经特定穴位吸收后,可沿着经络发挥药理作用,效果显著,再加上足部按摩,可促进神经反射,加速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系统,从而促进机体自我修复[6-7]。此外,指导患者注意睡眠休息,合理运动锻炼,定期来院复诊等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均能够为患者的病情改善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近年来,国内有学者表示,加强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中医护理路径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使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得到有效提高,总满意度高达90.00%以上;此次得出了与之较为相似的研究成果[8]。

本次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护理路径方法,对照组患者则采取一般护理方法,结果显示: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从中可知,中医护理路径的应用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将中医护理路径应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所以,具备推广及使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障碍性贫血护理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科学大众(2021年6期)2022-01-01 00:45:52
中医怎么防治贫血
基层中医药(2021年4期)2021-07-22 07:15:26
春困需防贫血因
基层中医药(2021年4期)2021-07-22 07:15:18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你对贫血知多少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8:04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2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