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中个体情感与行为规范研究

2020-09-03 02:13李亚梅
传媒论坛 2020年12期
关键词:社交网络

李亚梅

摘 要:现代网络技术拓展了社交网站功能,丰富了社交网络服务,同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该文阐述社交网络对个人情感的影响,探讨个体网络社交行为规范的建构。

关键词:社交网络;情感心理;网络行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2-0-02

一、引言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极速发展,网络化、数字化对人们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生活、工作、学习的每一个角落[1],也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人们接受网络交流模式,熟人、陌生人聚集在一个平台上形成社交网络,进行情感交流和稳定人际关系。社交网络拓展了人们的社交群体,是人们社会交往的延展和补充。

二、社交網络服务的发展

社交网络的概念源于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创立的六度分隔理论,即六度空间或小世界理论,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理论设定,不断放大或拓展延伸每个个体的社交圈,最后就会成为一个大型的个体之间的社会性关系网络,即“社交网站”或“社交网”。

社交网络的应用起始于电子邮件,主要是为了解决远程信件的交流问题。之后社交网络从点对点交流推进到点对面、面对面交流,BBS、RSS、Facebook、Twitter、YouTube、QQ、博客(Blog)、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纷纷开发和应用,成为人们信息发布、彰显形象和性格的重要场所,社交网络服务应势发展。

社交网络服务一般是基于网络的在线社区服务,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一是早期交友阶段,通过和陌生人建立弱关系,共享现实生活中的活动或信息,如Friendster;二是发展期的娱乐化阶段,通过多媒体技术设置个人空间信息,彰显个性,吸引注意力,扩展社交圈,丰富和娱乐个人的社交生活,如MySpace;三是完善期的在线社交网络阶段,人们逐渐将线下生活的完整信息搬移到线上,让虚拟社交与现实社交的重叠交叉,成为线下社会网的延伸,如Facebook。

在社交网络阶段,人们不再满足于网络世界对现实生活带来的便利,更高追求的是在虚拟世界寻找现实社会群体中的存在感、愉悦感和归属感等情感上的需要。体现在网络交往的深度和广度能对朋友的交往亲密程度产生积极影响以及网络环境中存在的攻击性、非友好语言对自我同一性达成时的负面影响[2]。

三、社交网络对个人情感的影响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和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人们的自我认识来自于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自我行为除了体现自我的意愿,还包括对他人评价的期待。

社交网络仿真了现实中的交往特征,提供了呈现自我个性、建立共享关系、选择交流群体的场所,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发布、搜索、浏览、评论等行为,表达自我对现实信息的有用性、易用性和愉悦(趣味)性的感知。并且通过社交网络表现出来的采纳行为、拒绝行为和持续使用行为,使期望确认和社会归属感得到实现。例如,在朋友圈中发动态,配图配说明,抒发自己的感想和心情;转发自己认为有价值或有趣的美图美文,以期与他人有所共鸣。他们从朋友圈所发信息的点赞和评论热度,体现被关注的程度;从各种抢票软件或投票程序的助力情况来显示个人的人脉广度;从各种自媒体娱乐网站中寻找有共同爱好与理念的人群,从聚集的团体中寻找被认可度,这极大的满足了他们的心理情感需求。而且网上交往更是削弱了人们生活中的时空距离,情感能够得到及时的回应,排除网络不畅因素,社交网络服务不仅扩大了人们的社交范围,更有取代现实交往活动的趋势。人们对社交网络的依赖性日益增强。

但是,如果社会信息交流过多依赖于虚拟世界,很容易在网络群体交流中形成思想的单极聚化或者多级分化的现象。这种群体极化现象可以让群体贡献自己的思想精华最后形成集体智慧,也会使个体在群体的交互中丧失自我判断,从而导致一致化的非理性倾向[3]。而且在匿名、开放、约束弱化的网络环境中,人们可以最大限度的自由发表评论,但伴随着的则是淡化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这种非理性和约束弱化的社交网络环境会影响个体人员正常情感的表达和交流,使得他们在回归现实社会的时候出现诸多困扰。

四、社交网络个体行为规范的建构

社交网络对人们的生活会同时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人们在享受便捷、舒适的社交网络交流环境的同时,也要理性使用社交网络,规范个人网络行为,净化网络风尚,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

(一)适度进行网络交友

社交网络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满足情感归属。但为了躲避现实的人际困扰,沉溺于虚拟世界的交友和信息交流是不可取的。网络交友是现实生活方式的补充,而非全部,若过多依赖于网络,即使周转于众多的朋友圈和信息网站,没有现实人际关系的互动,也消除不了内心的寂寞和孤独。

人们要合理安排和配置社交网络资源,网络交友要甄别和限量。适度网络社交,结合现实交往,提升交际能力。

(二)清醒认识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在网络行为中形成的文化产品、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的集合产物。人们的个性心理、社会审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会受网络文化的影响。而互联网信息的解析被网络群体或强化或弱化影响了人们的判断。

网络文化有积极健康向上的表现,如爱国情怀的培养、创新进取精神的赞扬,公民素养的提升等;也有一些不正当甚至违法现象的存在,如暴力游戏、虚拟诈骗、隐私侵犯、网络谣言等。人们要清楚认识网络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有明确的是非观念,降低不良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三)增强个体责任意识

人们喜欢网络热搜话题的讨论,以显示拥有话语权,在网络群体事件中,个体行为不会被追责的认识误区中,人们往往纵性而为,易受网络舆论的观念同化,从而形成群体无意识和情绪非理性,成为舆论信息失真的推手。

所以,在网络行为中,要保持理性思考,增强个体责任意识。须知,无论是现实社会还是网络虚拟世界,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四)提倡网络文明行为

纷乱的网络信息使得事实展现出复杂化,人们在被极化意见左右的群体中接收着偏激的信息,缺少理性的思考,偏听偏信,进而导致极端言论在网络空间中肆意传播和蔓延[4]。谩骂、人身攻击等网络不文明现象在一定条件的催化下,会不断被扩延和强化,从而激化网民情绪,造成恶劣的舆论影响。

在自媒体泛化的时代,应该倡导网络文明,表达合理诉求,言语恰当,行为适度。要做好自我管理,提高文明素养。

(五)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人们适应于网络环境中无所顾忌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有时容易受网络舆论的影响,一味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一些不平之事进行非理性和偏激性的批判,过分强调道德的他律而忽略了道德的自律,对网络管理和网络道德规范提出了挑战。

网民的文明素养体现在道德水准和自我道德约束上,在面对纷繁莫测的网络舆论时通过理性思考进行正确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自觉摒弃“道德审判” “道德绑架”等极端违背道德伦理的行为,加强网络道德自律,形成積极向上的道德规范。

五、结语

社交网络提供了便利的人际交往模式,但也对人们的心理表达和情感交流产生了冲击。在虚拟的网络交往环境中,人们要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约束自己的情绪表达,让社交网络成为人们正常社会交往的有益渠道。

参考文献:

[1]黄曼丽.基于“网络一代”用户行为研究的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发展[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04:91-92.

[2]Valkenburg, Patti M. Peter, Jochen. Preadolescents and Adolescents Online Communication and Their Closeness to Friend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ar,2007,43(2):267-277.

[3]郑阳阳.社会网络中基于代理的群体极化模型研究与实验分析[D].南京邮电大学,2018.

[4]王海稳,马健业.网络群体极化引发的道德风险及对策分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4(06):51-54.

猜你喜欢
社交网络
口碑信息传播对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启示
社交网络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应用
社交网络推荐系统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基于五要素理论的视频自媒体盈利模式
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关注及隐私保护研究综述
社交网络自拍文化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