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荣
摘 要:英国、波兰联合制作动画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Loving Vincent)落幕的时候,Starry Starry Night曲子缓缓响起,女声Lianne La Havas将梵高的一生娓娓道来,嗓音低沉、曲调流转,让观众为这位消瘦孤独的灵魂再次落泪。这首歌也叫Vincent,因为梵高全名是“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所以这首歌,也是以梵高命名的。唐·麦克林(Don Mclean)先生在欣赏了凡高的作品《星夜》之后创作了这首歌,用歌词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绚烂的画卷,同时也写出了世人的冷漠与世俗的曲解,表达了对画家感同身受的爱与敬意;似乎在说,纯净的灵魂如文森特,我们能够有机会得知他、热爱他,就是至高荣幸。
关键词:Starry Starry Night;梵高
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的画作颜色鲜艳,情感浓烈,以苦难的方式表现了人间的激情与壮丽。他的优秀作品不胜枚举,被追誉为“现代艺术之父”的巨匠,从提笔起画到落笔绝尘的八年中,一共创作了逾800幅的画作,可惜仅有一幅作品得以在生前售出。这里,我们以歌曲Starry Starry Night為依托,诉说画家清冷又炙热的一生。
Starry starry night,paint your palette blue and grey;look out on a summer's day,with eyes that know the darkness in my soul.星夜下,调色板上是蓝色和灰色,你双眼望向夏日的天空,亦能透视我灵魂深处的苦难。这要从梵高早期去巴黎学习明艳的印象派之前的灰调风格说起。他出身于富有的新教牧师家庭,但描述底层人民时,他的作品充满天然的悲悯情怀和苦难意识。画家,必须勇敢与诚实,必须有着洞察的双眼,才能看到世界的本来面目。1879年,梵高得到了一份福音传教士的工作,他负责向矿工阅读和阐释《圣经》。他用画笔记录下矿工的悲惨遭遇,也阅读了哈里特揭露美国黑奴生存状况的《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和狄更斯描绘英国社会劳资矛盾的《艰难时世》(Hard Times)。他深知底层人民的疾苦,用画笔为弱势者说话,却最终得到了终止任命的通知。
Starry starry night,flaming flowers that brightly blaze,swirling clouds in violet haze,reflect in Vincent's eyes of china blue.星夜下,艳丽的花朵燃烧着,怒放的云朵在紫色的雾霭中旋绕,倒映于文森特的湛蓝瞳孔。《星夜》(Starry Starry Night)(1889)是由蓝色和黄色画出的闪亮的星空,强烈而震颤的星芒正如灯照亮了普罗旺斯的街道。刮过柏树和天空的密史脱拉风让黑色的柏树如火舌般舞动,空中卷起的涡流让整个宇宙回旋起来;饱满浓郁的群青与中黄让夜景画绚烂旖旎。1886年的冬天梵高在巴黎与画家高更相遇,被辞退的牧师与辞职的股票经纪人结为好友,两人都无比想要逃离都市,过上乡村生活。向高更发出来往阿尔勒的邀请后,用来装点小屋的《向日葵》是梵高给挚友准备的见面礼。《向日葵》象征着热情和能量,同样也象征着法国南部,而阿尔勒就在法国南部。他的《十五朵向日葵》中的15朵花分别代表基督十二门徒还有挚友高更、弟弟提奥和自己。向日葵花期短,只能画快,所以来不及调色,颜料管里饱和的明黄色张扬狂热,象征着光和生命;花瓣形似火苗,一瓣一瓣妖娆地从花蕊中伸出。画面明快妖艳,每一朵花都好像有性格、有生命。当然,高更收到了这份礼物,1888年10月,高更以《梵高画向日葵》相回赠。同样是咖啡馆,梵高的画激烈苦闷,高更的画沉稳压抑,终究是不同的。挚友来了又去,画家爱恨交织,向日葵系列是画家情感盛开又凋零的写照。
Colors changing hue,morning fields of amber grain,weathered faces lined in pain,are soothed beneath the artist's loving hand.色彩变化万千,清晨琥珀色的田野、痛苦的饱经风霜的脸,在艺术家慈爱的手中得以呈现。《有柏树的麦田》一画中,满眼碧蓝,重绿色柏树妖娆地生长着。而在《麦田群鸦》中,麦田里一片金黄,一群乌鸦惊叫着飞过天空。有人评论说“What a lonely person is he that a thieving crow could make his day bright.”他是何等孤独,一只偷食的乌鸦也能点亮他的一天。他有意地表达着复杂的感情,高纯度的明黄描绘着这世界的快乐面目,这与画家忧郁的孤独平分秋色。
Starry starry night,portraits hung in empty halls,frameless heads on nameless walls,with eyes that watch the world and can't forget.星夜下,空洞大厅、无名的墙上,挂着无框的肖像,他们凝视着这世界,不能忘却。梵高为他的医生加歇创作的雕像《保罗·加歇医生》(Le Docteur Paul Gachet)(1980)中,保罗·加歇用右手撑着头,在上半边面颊和颧骨处推起一圈圈皱纹。说不清这是医生还是病人的肖像,也说不清画家和他的医生哪个病得更重。桌子上摆放的毒性剧烈的洋地黄(用来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到底是治疗谁的呢?梵高在1888年12月发病中失去了左耳,《包扎着耳朵的自画像》(Self Portrait with Bandager Ear)中,尽管他已经注意到自己的疾病,尽管病情还会日益加重,他却没有像受害者那样消极面对,他的清醒出人意料。不知为什么,他越清醒,我们就越痛。在《“浅色背景的”留胡子的自画像》中,背景的处理表达了身体的力量,粗大的笔触以人物为中心震颤和回旋,代表了画家行动的能量。瞠视的双眸告诉我们,模特尚在人世。割下了耳朵的梵高彻底成了人们眼中的疯子。在精神病院里,梵高画下他的最后一幅自画像——《没有胡子的自画像》。这次他把自己画得清爽整洁,是为了让七十高龄的母亲看到自己健康、干净的模样。
Like the stranger that you're met,the ragged man in ragged cloth,the silver thorn in a blood rose,lies crushed and broken on the virgin snow.就像你曾经遇到衣衫褴褛的陌生人,血红的玫瑰上长着银色的刺,在洁白的雪地上支离破碎。梵高喜欢“农民画家”米勒,他认为《拾穗者》才是有温度的东西。在做传教士的时候,他一边讲经布道,一边画画。《吃土豆的人》中,穷人们忙和一天,只吃土豆和黑咖啡,因为劳作,手又粗又大。他看透了生活的苦,他不断地用画作為贫穷呐喊。《花瓶中的牛眼菊和虞美人》中,铬橙与朱砂红色花儿们燃尽最后一丝叶脉和最后一滴血液,仿佛准备着骄傲地与这个世界告别。梵高在给提奥的信中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但是总有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然后走来陪我一起。”走着痛着,痛着热爱着,被击碎了心灵,然后又重新振作,纯净又狂热。
Now I think I know what you try to say to me,that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and how you try to set them free.They would not listen they're not listening still,perhaps they never will...现在我想我明白你想对我说些什么,我明白你清醒时有多么痛苦,我明白你何尝不想得到解脱。他们以前不理会,现在还是一样,或许这些人永远都不会明白……在梵高的人生中,他明白死亡并不是最严酷的境遇,而是世人的不理解和八年只卖出一副画的落寞。天才,不需要旁人在说什么,他们眼目智慧,内心自明,他明白无论他怎么用画笔描绘这通透的世界,人们都不会懂。当然,好友高更的离去,更是扎在他心里的一根刺,爱与恨的交织,在他的心里愈演愈烈。
梵高虽然无意以禁欲者的姿态受苦,却也接受已然降临的苦难。1889年5月,梵高住进了圣雷米的精神病院,清醒中他完成了《圣保罗精神病院的走廊》一画。受日本画派“着意的简洁”的影响,他说这种简洁是“花花绿绿”“欢快愉悦”的。而《画家在阿尔勒的卧室》(Arles‘Bedroom,1889)在最蹩脚的室内,最卑微的角落,画家仍然能够感受到艺术。“慈爱的母亲宁愿让孩子死去也不愿冒险让他面对痛苦”,这段童话中的描述在少年梵高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在给弟弟的最后一封信中,他温和平静地说:“天色已晚,我要睡了”。在提奥抵达奥威尔数小时后,在瓦兹河畔欧韦附近的田地,梵高选择结束了他的一生。
把温柔留给世人,将苦难留给自己;满怀热情,寂寥一生。画家一副又一副的自画像告诉我们,清醒的时候,他也热爱着自己。“瑰宝于心,画作深唱”是梵高终其一生的写照。“我就在我的画中。”梵高这样昭告世人。
参考文献:
[1]扬·布兰克、梵高,李祎译.化世间痛苦为激情洋溢的美[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
[2]史蒂文·奈菲、格雷戈里·怀特·史密斯,梵高传、沈语冰、宋倩,译[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3]Ingo F.Walther,Rainer Metzger.Vincent van Gogh—The Complete Paintings[M].Koln:TASCHEN,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