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紫源
在议论文写作中所举的例子要想吸引眼球,就必须有“料”。这个“料”不能拾人牙慧,而应该是一截别人没有嚼过的甘蔗。其法有二:
一、选择别人没有举过的例子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在写议论文时,举例子也要像陈寅恪先生讲课一样,选用别人很少用或不曾用过的“独家”事例,这样才能让人眼前一亮。
以“走自己的路”为话题作文,大家一般都会举各行各业成功人士的例子,你如果能绕开“人”的例子,或许能举出谁也想不到的“行星”的例子,它们正是因为运行在各自的轨道上,才避免了相撞。这正是一截让人嚼之很爽的甘蔗。
那么,独家例子从哪里来呢?从“我的”素材库中来。首先要用优选法。优选的标准是:触动心灵——印象最深,感触最深,一想到它心就“咯噔”一下。也只有那些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一直给我们启迪和思考,对我们的成长有深远影响的例子,才能感动自己,感动读者。其次是排除法。脑海中浮现出的诸多例子,怎样挑选呢?挑选的准则是,想一想要选的例子会不会和别人撞车,即别人会不会也举这个例子。经过“优选”和“排除”筛选出的例子,才能既有感染力,震撼力,又有独特性。
二、从常见事例中扒出新意来
有独家例子,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但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熟悉的例子怎样才能吊起读者的胃口呢?那就得“扒”出鲜为人知的新意。
以“学会变通”为议论的话题,有人会举“乌鸦喝水”的例子,这个例子众人皆知,被嚼烂了,没啥意思;但是如果你能从中扒出新意,就能让人眼前一亮、拍案叫绝。比如,在一片沙漠中,第三只乌鸦生搬硬套祖宗的经验,最终因找不到小石子而渴死,而第四只乌鸦学会了变通,它拨开瓶底一侧的沙子,瓶子渐渐倾斜,它终于喝到了水。这正是熟悉例子中的新意。
那么,如何从常见事例中扒出新意呢?那就是,思考,思考,再思考。对于很多事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归根结底是思考、思维、思想使然。因此我们要养成深入思考,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的习惯,提高辩证思考的能力,进而提升创新能力,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从平常的事例中扒出新意,写出令人眼前一亮,精神一震的文章。
在议论文写作中举例子,要想嚼别人没有嚼过的甘蔗,就必须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写作之路。
下面,通过具体事例深入体会和练习。
1.以“影响力”为议论的话题,举一个别人没有举过的例子加以论证。
示例:作家毛丹青曾在日本一家面馆吃面,旁边的一位老人也许是眼神不太好,误将一盒牙签当作胡椒面倒进了面汤,所有的牙签一下子铺在面汤上,场面十分尴尬,这时,老人居然嘟囔了四个字:“草船借箭。”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深远的影响力。首先,这位老妇人是在不经意之间将“草船借箭”这个富有中华智慧的典故脱口而出的,可见中国文化已经流淌在了她的血液之中。其次,这位老妇人是用它来调侃吃饭时出现的这个尴尬场面的,可见中国文化已经融入了她的日常生活之中。
赏析:这个例子新鲜而接地气,很好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那些一谈传统文化就大谈孔孟思想的“宏大叙事”相比,更引人阅读,也更有说服力。
2.以“抄近路≠走捷径”为话题,举一个例子,深入挖掘,扒出别人没有发现的新意。
示例:一家生产香皂的公司引进了一条包装生产线,可是这条生产线有一个很大的缺点:经常出现没有装入香皂的空盒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专门聘请了机械自动化设计工程师。工程师组织了攻关团队,采用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研制出一台专用分拣设备。每当有空香皂盒通过时,设备会马上探测到,用机械手把空香皂盒挑出。有个乡镇企业买了同样的生产线,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老板让厂里的技术工人想办法解决,技术工人“抄近路”,用几十块钱买了一台大功率电风扇,放在生产线成品出口旁猛吹,空香皂盒都被吹走了。
对于这个故事,很多人怀着调侃心理,嘲笑那些想尽办法解决问题的人太笨,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技术工人的做法则赞赏有加。但是,后来这个故事有了续集,结果令人深思。
那家公司分拣设备研制成功后,铁盒罐头厂、木箱包装厂因为碰到了类似的问题,向该公司求助,该公司对原来的分拣设备稍加修改,卖给了他们。不久,一家自动化洗车厂需要机械手臂,那家公司便对原来设备进行改造,卖给了洗车厂。再后来,民航行李扫描系统更新换代,那家公司又对原来的设备上的探测扫描系统升级,改造后卖给航空公司。如今,那家公司研发团队的成员个个都成为富翁。再看那个“抄近路”的技术工人,到现在仍然守在那条生产线旁,用电风扇吹着面前移動的盒子。
由此可见,抄近路虽然省时、省力、省成本,但是,同时也失去了探索新路和完善发展自我的机会。人生也是如此,任何投机取巧的行为,可能赢得了一时,却不可能赢得一世。
赏析:作者深入思考,看到了事例表象下很难被发现的人生哲理,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可见变换角度,转化思维,便能发现潜藏在事物背后的别样内蕴,扒出新意,给人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