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电针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观察

2020-09-03 13:06陈新鹏
光明中医 2020年15期
关键词:正骨电针功能障碍

陈新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所收治的72例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通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其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32.39±3.35)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6.36±4.14)岁。2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2组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腰椎小关节紊乱症诊断标准:①含屈伸旋腰扭伤病史或突然站立损伤病史;②含腰部剧烈疼痛,腰椎前屈疼痛可缓解,后伸疼痛感明显;③腰部肌肉痉挛,棘突小关节压痛;④直腿抬高呈阴性,肢体的感官以及神经反射正常[2];⑤X线检测正常。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相关标准;②发病时间<2周;③无相关禁忌证;④知情条件下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结合其他关节疾病患者;②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③存在治疗禁忌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电针进行治疗。患者需要在治疗的过程中采取俯卧位,针刺穴位选取:夹脊、肾俞、大肠俞、后溪、委中。选用1.5寸毫针对患者夹脊、肾俞、大肠俞进行针刺;选用1.0寸毫针对患者后溪、委中进行针刺,并将电子针疗仪的电压调整至6 V,整体治疗需留针20 min[3]。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电针进行治疗,电针治疗同对照组,同时增加以下内容:①放松手法:患者采用俯卧位,相关医师对患者的脊柱两侧进行推拿,保证患者的腰部肌肉得到充分放松[4]。②复位手法:在放松手法的基础上,采用腰椎斜扳法对患者腰椎紊乱小关节进行矫正,患者采用侧卧位并保持患侧向外,患侧的大腿屈膝屈髋,手臂置于身后,健侧屈时向上放置于枕头上,头部偏于患肢一侧,医生在进行复位手法时,需要将一只手向后方推患者患侧的肩膀,对侧手臂则需要向自身方向压臀,相关医师的双手分别向不同的方式施力,同时对其进行晃动,患者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肌肉放松,特别是腰部肌肉,相关医师在患者肌肉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手部向相反方向同时推压,有明显的响声则代表成功复位,对侧的复位手法相同[5]。③善后手法:在复位手法完成后,对其进行腰部按摩,在患者腰部感到明显的轻松感时,可进行一定的恢复运动,复位效果良好的患者疼痛效果会大大改善,并可立即下床进行弯腰等动作[6]。所有患者每隔1 d进行1次治疗,以5次治疗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4.2 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情况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根据患者自身的恢复情况进行分值评估,满分10分,分值越高代表疼痛情况越明显。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包括疼痛指数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等内容,含10个条目,每项最高5分,总分最高50分,分值越高代表功能障碍越明显[7]。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疼痛现象完全消失,能够自由进行活动,恢复各项生活功能;有效:患者的疼痛现象得到缓解,恢复基本的生存功能,腰椎小关节含有较轻的疼痛感,但不影响正常生活;无效:患者的病症表现无变化,直腿抬高试验呈阴性,疼痛感强烈,整体病症无显著改善。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整体治疗效果。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比 (例,

2.2 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例,%)

3 讨论

腰椎小关节紊乱属于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在青年男性中的患病率较高,通常是由于不良的姿势或者体位的突然改变导致脊椎小关节错位,同时引起软组织受挫引起反射性肌肉痉挛现象,其表现主要为突发性疼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同时该病症具有复发性,需要对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持续性治疗,保证治疗的有效性[8]。本研究中采用的中医正骨法,主要通过物理方式对患者的腰椎进行矫正,通过扳动患者腰椎,改善患者的关节突距离,从而使关节囊以及关节复位,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的手法较为重要,可能因定位不准而无法形成正确的复位,影响治疗效果[9]。电针疗法中选取夹脊、肾俞、大肠俞、后溪、委中,穴位的配合不仅可起到活血、解痉的作用,同时能够有效改善炎症因子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有关研究还指出电针治疗可提高神经递质以及血液中吗啡物质的含量,起到镇痛的作用[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2组患者的整体疗效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通过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电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腰椎小关节紊乱情况,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大大降低病症带来的疼痛,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电针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降低患者的功能障碍,纠正小关节障碍,从而有效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该方式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正骨电针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图说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