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宇 张倩菱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
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播社会信息、储存阅读资源以及提供知识服务等重要职责,在构建和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特殊群体提供阅读服务、满足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以期更好地满足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和实现阅读平权。本文拟通过对国内公共图书馆特殊群体阅读研究相关文献(2000—2019年)的内容分析,描绘我国公共图书馆对于特殊人群阅读服务的研究图景,分析目前取得的研究进展与存在不足。
当前,图书馆学界对于“特殊人群”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上指有着特殊阅读需求的群体;狭义上指的是阅读能力异常的群体。按照国际图联(IFLA)的界定,公共图书馆的特殊群体应该包括聋哑人、肢体残疾者、老年人、行动能力不足及受限者、阅读困难者等[1]。本文据此定义“特殊群体”。与此同时,在近年图书馆学的研究论文中,“弱势群体”阅读服务也常被提及,根据《辞海》的定义,弱势群体也被称作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s[2]。弱势群体是根据其社会地位、生活条件而界定的,“弱势群体”是指因自身条件或社会条件的制约,在社会活动中处于劣势地位的社会群体,其中与“特殊群体”的概念有所交叉,如特殊群体中的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群体在社会中多为弱势群体,在研究文献中也有所交叉,因此,本文将“弱势群体”阅读服务的相关文献加入研究视野,同时检索并分析,以期没有遗珠之憾。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中的期刊库和硕博士论文库进行关键词检索,将检索出的文献做为主要数据来源。检索关键词为:“特殊群体阅读”或“弱势群体阅读”等为主要关键词,时间检索段为2000.01.01-2019.12.31,结合各关键词检索,经过文献的交叉比对,去除重复及无关文献,得到文献共153篇,以此作为主要分析数据。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文献计量法是一种以各种文献的外部特征为研究对象的量化分析方法。借助文献的各种特征,来描述、评价、预测某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对特殊群体阅相关文献的发表时间、发表数量、分布学科领域等分析,了解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对特殊群体阅读服务的发展现状。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研究对象的内容进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研究方法。对文献内容作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揭示其隐藏内涵,并对研究目标发展规律做出预测。
如图1所示,特殊群体以及弱势群体阅读的相关文献在2000.01.01-2019.12.31的发表量统计显示,2005年之前没有相关文献,2006年第一篇关于弱势群体的研究文献是赖群所写的《关注弱势群体阅读 服务和谐社会》,发表于《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年第11期。此后几年间,年发文量较少。自2015年起,特殊群体、弱势群体阅读相关研究文献突增,2017年有所下降,最高峰出现在2018年。分析其原因,与2015年12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中对公共图书馆对特殊群体服务明确提出要求有关,政策层面上的推动促进了社会对特殊群体阅读的重视度,相关研究随之增加。
与此同时,科研项目的激励,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表1中呈现2010-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立项(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统计,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中均有关于公共图书馆对特殊群体阅读的相关项目研究,其中年度项目“公共图书馆为阅读障碍人群服务的理论、方法与对策研究”的负责人束漫在2013-2014年发表了多篇相关文献。2015-2019年,除2017年外,均有特殊群体阅读相关的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对照图1,2015-2019年发文量增加显著,与2013-2015年段的项目集中立项互相呼应,可见,相关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对相关论文发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项目立项激励着研究者群体的关注,促进了研究成果的发表,从而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对特殊群体阅读服务的学术发展水平。
图1 2000-2019年特殊群体、弱势群体阅读相关文献年度发表量统计表
表1 2010-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立项(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统计表
如图2图3所示,“特殊群体阅读”与“弱势群体阅读”密切相关的十个主题词中,“公共图书馆”分别占比21.67%和25%,说明公共图书馆是保障这些群体阅读的主要阵地,“阅读推广”分别占比10%和10.83%,因此服务于特殊群体、弱势群体是当前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领域,引发了众多讨论,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特殊群体、弱势群体以及阅读服务、阅读推广几个主题密切相关,对特殊群体在阅读需求以及阅读平权的研究逐渐增长,对特殊群体阅读的相关关注与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图书馆如何保障特殊群体的阅读权利、如何更好地为特殊阅读群体服务等方面。
图2 特殊群体阅读相关主题词
图3 弱势群体阅读相关主题词
3.2.1 相关政策法规、服务体制保障
公共图书馆是人们获取信息和学习的资源库,也是特殊群体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一些国家在对特殊群体阅读服务方面发展较早,有着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制,公共图书馆系统对特殊群体的阅读服务体系也相对完善。例如美国《图书馆服务和技术法》指出,在与特殊群体相关的项目及服务方面提供优先权;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颁布《图书馆法》,把为特殊群体服务正式纳入公共图书馆的责任范畴。2000年以来,我国图书馆界对特殊群体阅读的服务问题日益重视。2015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的公布标志着我国在图书馆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针对特殊群体服务明确提出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特点,开展阅读指导和社会教育活动;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等人群的特点,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设施设备和服务[3]。
姜欣在《公共图书馆特殊群体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中指出,自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后,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特殊群体服务步入快速发展期。上海、浙江等省市开始先后出台相关图书馆条例和办法。2000年前后,公共图书馆逐步开始应用为特殊阅读群体服务的相关技术和阅读设备。2008年,盲人数字图书馆建设完成,2011年,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也告建成。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服务水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只有部分地区的图书馆设置了特殊群体阅读专区;馆际互借只在少数地区的图书馆提供。曹轶在《公共图书馆特殊群体阅读服务的创新和挑战》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对特殊群体的阅读服务的发展状况作了总结。相关服务在我国起步晚,受关注度不高,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和滞后性。存在定位不准确、资金筹措渠道单一、缺乏具体的政策保障以及有效的制度监管等问题[4]。目前,我国尚无一部专门用来保护特殊群体平等获取信息权利的法律法规。
公共图书馆作为读者获取信息和阅读资源的重要场所,也是保障特殊阅读群体有效获得阅读资源的体现。李昊青在《面向阅读困难群体的图书馆阅读资源配置机制研究——基于信息公平视角》中提到,阅读困难群体受各种障碍因素影响而所处的弱势地位主要体现在价值认同、资源建设、能力支持、服务保障四个方面。阅读资源建设与阅读活动开展是图书馆文化使命与责任,随着社会信息分化和数字鸿沟日益凸显,阅读资源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而社会上存在着许多特殊群体无法有效获取阅读资源,公共图书馆有义务和责任为特殊群体提供阅读服务帮助[5]。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阅读资源配置在建设理念、服务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与实际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同样,在《服务均等化视角下公共图书馆面向图书群体的阅读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等文献中也有相似观点的表述。董莹楠在《国外图书馆法律法规中有关弱势群体服务的规定》中提到,我国《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应当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特点,积极创造条件,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文献信息、无障碍设施设备和服务等[6]。侯小红在《新时期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也对图书馆在弱势群体的阅读服务方面提出了完备相关机制体制、进行内部创新机制的观点。图书馆的内部创新机制主要包括提升服务理念,推动弱势群体阅读创造条件和引入“图书馆+”社会合作和联动机制[7]。
范并思在《图书馆服务中儿童权利原则研究》中指出,由于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理论基础薄弱,政策指南和规章制度不健全,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基础知识不普及,其理论与实践存在不少认识的盲点与误区,直接影响服务水准的提高[8]。残障人士是社会中特殊的弱势群体,享受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利,公共图书馆的体制机制对残疾人群体的帮助不足,相关体系和服务有待完善。尤其是特殊儿童群体,针对他们的阅读服务亟待提升服务质量。
3.2.2 建立特殊群体阅读服务实践模式
随着近些年国家对特殊群体阅读服务的重视,公共图书馆在针对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其他有阅读障碍的人群分别实施有针对性的服务,采用不同的服务方式,因地制宜,为特殊群体提供相适应的服务,以满足不同类别的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
洪伟达、王政在《阅读困难群体的阅读需求和阅读行为调查研究》对阅读困难群体的阅读需求做了相关调查研究。由于阅读困难群体在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就业等方面往往处于劣势,其阅读行为受到了一定限制,尤其是在阅读资源的获取方面,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9]。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阅读困难群体对图书馆的认知程度较低,使用图书馆服务时仍停留和局限在传统服务领域,无法充分利用图书馆提供的各类有效阅读途径。同时,公共图书馆对儿童、老年、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对应细化服务不完备、对应的阅读设备不充足,使特殊群体在阅读时体验不佳。邱奉捷、王子舟的《北京市残疾人阅读及公共图书馆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北京市图书馆对残疾人阅读服务方面主要问题在于图书馆为听力和语言障碍的残疾人提供的手语服务不够,被调查者对文献更新速度不太满意,不能及时购入新书,书刊太陈旧。另外,图书馆开放时间短,可借阅范围小,图书检索不便捷,设施不够人性化[10]。因此公共图书馆系统应着重加强对阅读服务使用功能介绍的宣传推广,同时提升馆员采购、分类、服务等业务水平,增加手语服务或视觉提示等专门化服务。
从实践层面上来看,越来越多的面向视障儿童、阅读困难儿童的阅读活动在图书馆开展,张际、杨波的《少年儿童图书馆为自闭症儿童服务的实践研究》和刘晓英的《少年儿童图书馆为自闭症儿童服务的思考》,提到图书馆对特殊儿童进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并提到多元化阅读活动的开展是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中所欠缺的,这也是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和进步的要求。束漫、田花蔓在《图书馆自闭症儿童服务研究》中对我国公共图书馆中自闭症儿童开展的阅读服务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由于对自闭症儿童阅读问题的忽视,导致目前针对这一群体的阅读服务理念落后,阅读引导方式效果不佳、专门的阅读设备缺乏、适合自闭症儿童阅读的馆藏资源匮乏等问题,应尽快引起重视,完善服务体系,帮助自闭症儿童获得与其他儿童平等的阅读服务,帮助其接触社会、融入社会[11]。国外公共图书馆采用“宠物辅助阅读”“夏日阅读计划”等有效服务,帮助自闭症儿童进行阅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自闭症儿童阅读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服务方向。万宇、章婕在《“分众阅读”视角下的特殊儿童图书馆服务》[12]一文中提出,特殊儿童群体在阅读的服务需求、服务类型、服务手段、服务效果评估上都存在者的群体差异性,因此,对特殊儿童分众阅读的需求细分,建立特殊儿童分众阅读的效果评估体系是进行阅读服务的重中之重。文中建设地提出了对特殊儿童分众阅读服务模型的建立,为公共图书馆系统深耕于特殊儿童分众阅读的阅读服务领域中提出了框架式的建议,细分特殊儿童分众群体,针对分众阅读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阅读服务,进行科学效果测评特殊儿童分众阅读的图书馆服务将大有可为,更是推动全民阅读,提高国民幸福度的重要举措。
孟令博在《创新公共图书馆对特殊阅读群体服务的思考》中对我国老年人阅读服务提出创新建议。目前我国图书馆对老年读者提供的阅读服务不够细致,获取资料便捷度较低,对于电子设备使用普及不够。这里可以借鉴日本的阅读服务经验,例如日本的新座市立图书馆、东京都的港区立图书馆等都将面对面朗读做为一种常设服务,老年阅读群体可以预约特定日期,获得一对一的面对面阅读服务;为听觉障碍者提供笔谈器;为盲人提供声音诱导装置和无障碍设施……这些服务设施在我国也有体现,但普及率不够,资源分配不均,有待发展完善[13]。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趋势,做好老年读者的阅读服务也是当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关注领域。
3.2.3 图书馆专业人员的服务技能与素质研究
针对特殊群体的阅读服务中,图书馆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服务技能都深切影响着读者阅读体验。目前,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上仍存在欠缺,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和服务能力不足,反映在针对特殊群体的阅读服务中专业化程度低,精准化服务程度低。杨彦嫦在《公共图书馆为阅读障碍儿童服务策略研究》中结合众多案例经验,对怎样更好地为阅读障碍儿童提供阅读服务提出合理建议。在为阅读障碍儿童提供阅读服务的过程中,图书馆员必须接受相应的专业培训,掌握与阅读障碍相关的专业知识,保护好儿童的自尊心,让阅读障碍儿童感受到阅读的乐趣[14]。庞志杰在《谈特殊群体阅读服务的进步与挑战》提到,图书馆员对老年人以及残疾人特殊群体的服务是极为重要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积极主动、热心以及耐心的指导,能够让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感受到尊重与关怀,提高阅读体验感[15]。图书馆员应初步具备盲文、手语、阅读引导等专业技能,参加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才能胜任更专业精准的阅读服务。在英国,采取图书馆员专业资格认证制度,国家会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图书馆员培训,使图书馆服务人员在服务特殊群体阅读时更具备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使读者在体验阅读服务中有良好的感受,并享受阅读平权。因此完善培训体系,进行特定领域的专业服务资格认证,可以赋予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员更全面的业务平台和更精准的服务能力。
我国公共图书馆对特殊群体的阅读服务不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并在研究与实践层面都有所推进,同时也需要正视发展中的问题,对特殊群体的服务存在不成体系、制度不健全、资源建设力度不够、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备的图书馆对特殊群体阅读服务的法律法规体系,需要不断完善政策层面的建设;向特殊群体阅读提供的针对性阅读服务正逐步细分功能,仍存在文献资源覆盖不够全面,特殊阅读设备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不同特殊群体分众化阅读需求分析较少,相关的培训、活动开展和服务不到位;因地域不同,存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设施配备等的差异,存在地域发展不均;对我国特殊群体的阅读服务的关注度增强,研究更侧重于理论研究,实践研究还不够深入,服务标准规范化不够,都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
综上,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特殊群体阅读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特殊群体的阅读权利;平衡区域间资源差异,提供无障碍的阅读资源配置结构;制定适用于各特殊群体的服务标准,保障特殊阅读群体获得公平获取阅读资源的权利,为其阅读提供规范化科学化服务。保障阅读公平,推动全民阅读,提高国民幸福,公共图书馆系统在服务于特殊群体阅读服务领域中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