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民族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方略探讨*
——以“河套文化”为例

2020-09-03 14:00艾丽斯娜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河套文献特色

艾丽斯娜

(河套学院图书馆,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坚定文化自信,彰显地方特色,是新时期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源是我国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发展中形成的无价瑰宝,高校图书馆作为地理区域内的高等知识学府,理应充分运用自身的独特优势,承担起一份保护地域文化资源、发挥地方文化魅力的社会责任。河套文化是黄河文化和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发展史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聚集交融的典型代表,探寻和研讨河套文化,对于丰富黄河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地区经济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提高地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凝聚力,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高校图书馆民族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意义

地方特色文化是与特定区域相联系的具有独特地方性的文化,它是以某一地区性的风景名胜、历史传说、民风民俗、历史古迹等为对象的区域文化,代表了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是该地区在漫长历史发展变革中沉淀下来的瑰宝[1]。地方特色文献就是反映这一地方性文化的各类文献资源的集合体,内容涉及地方领域内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卫、风俗名胜、人物古迹等各个方面。记载形式丰富多样,包括了图书,杂志、报纸、图片、画片、唱片、拓本、表格、传单、票据、文告、手稿、模印、簿籍等等[2]。

高校图书馆对区域内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文献资源的收集、开发与利用,是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社会大背景下,馆藏信息文献资源建设向多元化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它可以为高校师生的科研学习提供必要的文献资源保障,也可以通过向专业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源,帮助进行本地本行业的特色化产品研究,从而在提升图书馆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充分体现出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

2 “河套文化”背景及“河套文化”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概况

苍天造物,大地催生。中华文脉,河套梓薪。“河套”一词最早出现在《明史》中,河套平原地区是指黄河“几”字弯和其周边流域,南起边墙,北界阴山,东起清水河县西黄河,西至贺兰山之滚钟口,面积约三十六万平方公里。建国后,“河套”一词的外延逐步缩小,演变为仅指境内的河套地区,即前套(呼和浩特、包头土默特平原)、西套(宁夏平原)、后套(巴彦淖尔河套平原)。1954年国家批准用“河套”一词来命名境内的一级行政区——陕坝区,从而确立了这个词的地区独有性,所以现在的河套主要是指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平原地区。河套是个大概念,不仅是地域概念,也是文化概念。在地理环境、自然变迁、行政治属、文化传承上,始终以黄河、阴山和草原为轴心,形成了地域相连,物产相同,习俗相通,方言相近,文化相融的统一[3]。河套地处中原与北方草原的接合部,也是民族交往的东西走廊,是草原的前沿,中原的边疆,地位特殊。阴山横亘,大河环绕,纵扼南北,横贯东西,具有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碰撞交融的独特的文化特征和强烈的文化包容性,对中原汉族与草原兄弟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有着重要作用[4]。

内蒙古自治区是多种民族交融聚集之地,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异彩纷呈,区域内的高校图书馆对各类地方特色文献的研究开展的如火如荼。内蒙古大学有蒙古学文献研究室;内蒙古民族大学致力于科尔沁文化民俗实物和文献地搜集与整理;呼伦贝尔学院收藏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三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相关的图书文献、非书资料、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和网上资源研究成果资料等。而“河套文化”这一地方特色文化虽早有博物院、档案馆在收集,但是收集的资料类型多种多样,与图书馆的收集和建设目的、使用方式也不尽相同。高校图书馆拥有专业的学院学科团队和较新的研究成果,亦有较强的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且作为河套平原地区,也是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河套学院图书馆“河套文化”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也就应运而生了。目前,河套学院图书馆“河套文化”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以地理位置(1949年后划分)为范围,收录大量关于河套文明、河套文化方面的历史文献资料,并结合河套文化历史名人、文化团体和特定机构集体,收录地区名人作品,文化团体创建的刊物和机构印发的资料等珍贵地方资料;二是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结合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优质基因的传承,围绕地方文献特色化建设,重点在突出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建立独具特色的“河套文化”特色文献群。

3 高校图书馆民族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策略

源远流长的河套民族民间文化,兼收并蓄,形式多样,即融合了北方蒙古文化、阴山岩刻文化、黄河农耕文化,又吸收了西域古长城文化、中原移民文化因素,并通过大量的专著文献、影视作品、歌曲歌剧、诗词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向全社会展示出了属于自己的地域名牌。高校图书馆应承担起地方文献保护和传承的作用,明确地方文献合理的收藏范围及建设方向,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收集、整理及开发。

3.1 建设方向

3.1.1 学科特色

地方特色资源的建设关系到史料、古籍、档案等文献资源的收集、加工和整理,因其涉及范围较广、内容繁杂,这项工作往往是由地方的博物馆、文化馆或公共图书馆来完成的。以“河套文化”为例,河套文化博物院收藏有古往今来的河套人文历史文物、图片、文字等数千件,巴彦淖尔市图书馆设有民族地方文献部,收藏、陈列有关巴彦淖尔的民族地方文献共4000多种1万余册。相比起来,高校图书馆对于地方文献资源的收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是因为高校是以教学、科研为永恒主题的,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到本校自身的学科和专业优势,突破追求“大而全”的建设模式,而是将本校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资源与地方文献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河套学院是以文学、理学为主,以农学为特色的学科建设目标,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也应充分考虑到这样的学科、专业特色,尽可能的收集与这些学科、专业相关的地方文献资源,必要时适当调整收藏范围。

3.1.2 主题特色

河套文化的内容丰富多样、包罗万象,涵盖了农、林、牧、渔、工矿、文化、艺术、科技、历史等多个方面,就高校图书馆的人、财、物实力而言,与其想要面面俱到,不如从自身已具备的资源条件出发,将重点集中于某几个特色的专题。乌拉特文化、阴山岩刻文化、河套农耕水利文化等都是河套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套学院建有独具特色的乌拉特文化研究中心,有着专业的教授学者团队长期对这些本地特色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学科团队对“河套地区麦后移栽向日葵复种技术”“利用烟气脱硫废弃物改良河套地区盐碱地”“河套灌区优质春小麦品质形成的遗传机理研究”等方向也进行了系列的科学实验和验证;校内多位教师从艺术表现、符号学研究、民俗文化等角度对阴山岩刻文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以及学院多次参与协办了阴山岩画国际研讨会及科考、阴山岩画暨北方岩刻申遗等活动,并有承担外事翻译工作。对于图书馆来说,这些唾手可得的、有价值的专题资料文献,都可以作为原始资料有效地补充该主题下的地方文献资源,可谓是特色中的“特色”。

3.1.3 民族特色

与发达地区的图书馆相比,少数民族地区受到地理环境、财力状况、人力短缺的影响,馆藏资源十分有限。但这既是劣势,也是优势。天然的民族地域特色本身就是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库建设的一种特色,通过充分融合当地的民族地域特色,可以为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建设工作增色不少,也符合高校图书馆促进区域文化发展、助力民族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内蒙古自治区聚集着蒙古族在内的多个少数民族,作为内蒙古地区的高校图书馆,理应对这些民族语言文献加以收藏。如内蒙古大学现为我国蒙古学文献中心,馆藏蒙文文献5万余册。与之相比,地级普通高校图书馆虽然在馆藏数量上还有很大差距,但也不应忽略民族性特色。如在收集河套文化的地方文献时,可能会遇到很多用少数民族语言记载的珍贵文献,这样的文献从某种程度上反应出河套地域内少数民族的历史变迁与文化发展历程,无论是研究河套文化或是研究蒙古族民族群体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3.2 收藏范围

要想对民族地方文献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第一步就是要界定清楚民族地方特色文献与普通文献的区别,即明确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的收藏范围。如果收藏馆未明确其自身学科发展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定义和范围,只是笼统的将涉及到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相关文献资料收集起来,在使馆藏迅速增加的同时,某种意义上其实是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特色性的淡化。

图书馆界对于地方文献资源的定义和收藏范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势:一种普遍认同地方文献资源应包括方志、地方史料、地方人士著作与地方出版物。如白俊龙认为,民族地方文献主要包括民族地方出版物和民族地方著述两个方面的内容[5];另一种观点是地方文献应该以是否体现地方特色文化为界定核心。如申西认为,地方特色文献在范围的界定上应以考据文献内容为主,只要是关乎本地区的一切文献均做收藏,而不以是否地方版和本地人士著述为依据[6];熊泉玲以为地方文献应以出版物的内容是否具有地方特色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7]。笔者认为,相比起来第一种观点,将地方特色、地域性作为地方资源的主要考察因素,更加的全面、科学。地方文献资源作为体现地方特色文化的主要载体,应始终围绕这一中心点,尽可能囊括与该地区有关的各个方面的、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源,其判断依据可以依次从文献内容、作者籍贯、出版地三个维度进行判断并把握,如下图:

特殊情况一是指作者的籍贯非本地区,著述也与本地无关,但是如果本人的生活经历、重要事件大多发生在本地,或是为本地区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则应视文献的具体情况考虑纳入到地方特色文献的收集范围。著名抗日将领傅作义将军指挥“五原战役”的英雄事迹,以及他为解决河套地区引黄灌溉和排水问题的“五七规划”和启动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的壮举,都对河套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关于他的著作《傅作义回忆录》《傅作义生平》就可作为一种特殊的地方文献进行收藏。

特殊情况二是指判断地方的出版地文献是否属于地方文献,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本地出版的、具有出版社或出版机构标志、特色的出版物,即便内容、作者与本地域无关,也应视特色体现程度予以收藏,如1978年5月由巴彦淖尔军分区司令部编写的《军事气候志》,也要因地缘出版社因素重点收藏。

在空间上,地方文献的收藏与汇集需要将范围明晰化,时间上,也要充分考虑到文献收藏的重点倾向,即通常所说的重古还是重今。一般来说,年代越久远、越古老的文献越有价值,尤其是收藏价值。但这并不是对所有收藏单位都适用的。高校图书馆用之于地方文献收集与保护的财力、物力、人力较公共性质的收藏单位相去甚远,对历史性古籍文献的挖掘和保护能力十分有限,如果可以做到,也必然是实力雄厚、注重学科建设的重点院校图书馆。民族地区的普通地方院校图书馆缺乏充足的资金和人才保障,可以选择在初期先采集容易获取的现当代地方文献迅速补充馆藏,将架子搭起来待有实力后,再考虑搜集相关的历史文献。如果在对本地区的地域历史沿革进行追溯时,其他属于旧时地方的相关文献记载,也十分有必要进行搜集和完善。如较早调查研究河套水利的专著《调查河套报告书》、民国时期《绥远河套治要》《包临段经济调查报告》等文献,均是对旧时河套地区范围内关于水利、经济等方面的记载,此类文献也应尽量收藏。

3.3 收集、整理与开发

民族地区的地方特色文献形式多样,收集起来相对更加复杂,高校图书馆应将收集和整理地方文献纳入到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和长期规划中,安排文献采访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8]。第一,征集文献时要运用好内部和外部力量,采取多种方式,主动出击,如与本地出版单位保持长期的沟通与合作,主动、及时的获取地方文献征订目录,并尽可能将所涉及的地方文献采购回来。第二,根据学校的学科设置重点收藏相关课题论文及研究成果,高校教师学者的学术论文及著作,本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等,凸显学科特色的同时也丰富了第一手馆藏资源。第三,高校图书馆还应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外部力量,与地方各行政机构、文化单位、民间团体、地方名人等保持密切联系,拓展本馆地方文献资源的收藏渠道。如近两年巴彦淖尔市图书馆地方文献部向河套学院图书馆捐赠图书506册,2019年原巴盟政协副主席、老红军罗鉴老前辈捐赠个人藏书、报刊3000余册,极大地丰富了地方文献资源的馆藏。同时,做好地方文献征集的宣传工作,向社会组织和个人广泛征集具有典藏价值的地方文献。河套学院图书馆借助市政府号召,向全市各机关部门、各单位团体发出联名倡议,广泛征集“河套文化”相关地方文献,以捐赠或购买的形式交予图书馆,图书馆向捐赠者提供适当的经济补偿和颁发荣誉证书。目前已搜集到包括社科联、文联等单位捐赠相关文献17743册,此项工作仍在进行中。

地方文献经过多个渠道收集上来,通常是杂乱无章的,这就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按照既定的收藏范围标准,依据一定的分类编目标准对其进行整理、归类的基础性整理工作[9]。在进行分类整理时,高校图书馆可参考自身的馆舍面积、收藏重点、展示方式,根据地方文献资源类型、文献主题、采集来源等进行归类,并将有需要的文献进行适当的二次、三次深层次文献揭示。河套学院图书馆将描述、记载“河套文化”相关的各类型文献按照书籍、期刊、报纸、手稿信件、艺术作品、音像作品等进行分类,将相同或相似的文献类型置于同一区域,并按照年代、作品语种再次内部排序,形成多种表现形式的文化集合,并统一进行排序、编目,制作地方文献书目,做到“形散神不散”,方便被读者快速获取。其次,还将捐赠数量较多,亦是本地书法名人的邢秀先生所赠书法藏书、本人书法作品进行集中收藏和展示,作为地方文献中的“书法文献特色库”进行建设,可以算是双重特色。

在基础性的分类、整理工作过后,还可以对地方文献进行信息聚类,将专题相近的文献资源二次开发,形成特色专题库,借助机构知识库进行展示。如河套学院图书馆在文献征集、整理工作进行中同步开发了河套文化文献数据库,将线下可数字化的资源(如书刊、光盘)上传,并将散见于网络的有价值的地方文献进行搜集与整理。未来还将采取联合开发的方式,与河套文化研究所、公共图书馆、档案馆等地方文献文化单位互通有无。探讨将他们的稀缺文献资源交予图书馆复制、保存,待文献数据库正式上线后,该平台的部分资源管理权、使用权也向提供方无偿开放,达到线上线下资源共享,互利互惠。

4 结语

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历史发展、社会变迁的最好见证,是无价的文化遗产和无形宝藏。民族地区的地方文献建设工作相对还很薄弱,其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各界力量、众多图书馆人的共同努力才能稳步前进。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在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中更应找准优势和特色,切实搞好特色馆藏建设及数字化建设,在进步中不断创新,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好地方文献,为图书馆、院校,乃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具有鲜活生命力和宝贵价值的民族特色资源。

猜你喜欢
河套文献特色
河套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
特色种植促增收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席亚娜作品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完美的特色党建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河套灌区:兴水利强基础 惠民生促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