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分析

2020-09-02 14:46陈晔
传媒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

陈晔

摘 要: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的思想文化之一,因为蕴含着丰富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资源,具有天然的思想政治育人文化内涵,而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和开展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作用。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大学生进行传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渠道和路径,但也为其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新媒体时代下红色文化如何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当前许多高校正在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思政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1-0-02

一、引言

在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不断深入到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仅拓展了他们的视野,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他们对一些事物的认知。但是网络中一些不良思想的传播,也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他们的思想意识。在当前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探析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路径,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新媒体与红色文化的内涵

事实上,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它是相对于传统的一些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而言的一种新兴的媒体,它依托于最新的数字、网络和移动技术,具有互动性、及时性、创新性等特征。红色文化,具有一定的时代感,它是由中华民族各民族的人民群众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结晶,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具有深厚的使命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崛起的重要支撑。红色文化是多元共存的统一体,它既包括民族的、革命的文化,也包括世界的文化,既包括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各种精神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的载体——物质和制度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下,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既有利于促进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促使大学生将爱国精神内化于心,形成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还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就目前而言,在校的大学生几乎都是90后和00后,他们都出生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已经取得极大发展的时期,可以说是生活在十分幸福的年代,一出生他们就可以享受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成功,他们有着精美营养的餐食、十分便利的交通、优质的教育资源等。由于出生在和平发展的年代,他们与在革命和建设初期出生的一代相比,没有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前后为国艰苦奋斗的日子,对我们国家的革命史和建设史知之甚少,他们自然也就不知道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习近平总书记曾言,“一切向前走的同时,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这告诉我们,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如何帮助他们然是和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十分重要。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有利于解决当前一些大学生出现的政治迷茫现象和理想信念动摇或缺失等问题,从而促进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促使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二)有利于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回首望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70年的历史征程。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我们见证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发展而做出的伟大牺牲。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曾立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志向,然后为之奋斗,最终实现了其抱负;周恩来同志在青年时期曾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并为之不断努力,以身作则,成为无数人心中的榜样。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无数的伟大人物都是早在青年时期就已对自己的民族怀有深深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在新媒体时代,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有利于使他们明白中华民族实现独立的艰辛和不易,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肩负起时代的使命。

(三)有利于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红色文化真实地呈现了党从创建到发展再到壮大的历史轨迹,可以说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最为鲜活的文化素材之一。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给高校大學生提供了较为真实的历史文化环境,其中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的革命精神、建设精神和改革精神的生动体现,比较容易引起大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他们的思想认识,最终使他们实现理论学习和思想意识的有机统一。此外,红色文化作为不同时期的精神的结合体,它不仅在时空上具有承续性,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还具有明确的价值指向,可以指引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因此,深入学习了解红色文化,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的内容和实践相结合起来。

四、新媒体时代高校红色文化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红色文化教育面临的机遇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开展红色教育主要面临以下几个层面的机遇:一是开辟了大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新渠道。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除了从书本上和课堂上学习红色文化,还可以借助新媒体进行学习,学习的方式也有多种,既可以选择在学习软件上观看红色文化网络精品课程来进行学习,也可以在专业的红色文化网站上观看红色经典解说视频来进行学习,当然也可以参加一些红色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红色文化动漫制作活动等,以切实地感受红色文化所蕴含的当代价值等;二是形成了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新基地。借助新媒体多样化的形态,教育者采取各种形式来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传授红色文化知识。例如,开展红色文化网络精品课程、建立专门推送系列红色文化信息的微信公众号或者开通及时传播红色文化最新信息的微博等。这些依托于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形式,相对来说更容易为高校大学生所接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激发他们学习红色文化的兴趣;三是有效发挥了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主体性。由于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及时性以及创新性等的特征,它的内容发起者和内容接受者都可以借助新媒体这个平台进行发声,极大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参与热情。因此,借助新媒体这个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可以有效发挥他们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使得教育过程更加活跃有效。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红色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受到网络多元化思想的影响,一方面,网络上一些积极的正能量的主流思想,会激发他们思想意识中的积极因素,使得他们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努力奋斗;另一方面,新媒体中消极思想的传播,又会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思想意识中的消极因素,动摇他们的理想信念。目前,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进行红色文化教育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挑战:一是碎片化传播的特征阻碍了系统化思维的发展。在当今时代下,利用新媒体发布关于红色文化的相关内容,不管是朋友圈中转载的红色文化信息、还是微博达人发布的红色文化评论,或是红色文化公众号推送的主题消息等等,大多数主要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的,几乎很少有系统的论述的内容。如果大学生长期地接受这些碎片化的红色文化信息,会影响其红色文化理论思维的构建,使其很难形成对红色文化系统全面的认知;二是新媒体传播的“浅表化”的思想影响大学生的判断。一些网络中的恶意敌对势力利用新媒体抹黑历史、歪曲事实,他们利用新媒体技术恶搞红色经典,对一些事件进行恶意放大等,使部分大学生逐渐地对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产生某种程度的质疑;三是大学生的文化行为失范现象频生。在新媒体环境下,所有的人在网络中有着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面角色。面对纷繁的信息,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相对来说会更容易被虚假信息蒙蔽,从而做出一些不当的文化传播行为。例如,在一些人的刻意诱导下,转发恶意抹黑扭曲红色文化相关的信息,在网络上跟风恶搞红色经典等。

五、新媒体时代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构建多元红色文化教育的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时代下,微博、微信以及各大门户网站等渠道都可以成为红色文化教育的平台。高校可以利用大学生对新媒体依赖性较强的特点对症下药,构建合适的红色文化学习的新媒体平台,不断都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例如,各高校可以结合当地文化和大学生实际,打造弘扬红色文化的主题官方微博,推荐红色文化达人的微信公众号等等。此外,高校还可以利用新媒体互动性较强的特征,有效发挥大学生参与红色文化教育的主体性地位的作用。例如,高校可以鼓励大学生根据红色经典进行有限度地创作,然后以表演剧和话剧等各种形式呈现出来;也可以创作一些以红色经典为原型的知识类网络小游戏,让大学生在参与游戏的同时,也能进行红色文化的学习。

(二)建立健全红色文化教育相关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高校需要将红色文化纳入到正规的课程教学体系中,并有机结合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当地文化特色,不断地丰富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设置有趣的课程吸引学生。高校可以通过红色文化专题讲座、红色电影赏析等活动,以潜移默化地方式来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也可以通过系统化的理论课程教学,使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能够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不断增强其歷史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三)健全完善高校新媒体管理和监督机制

为了使大学生能够在健康的新媒体环境中接受正能量的积极的文化信息,高校应该构建绿色安全的校园网络文化,创造出相对优质安全的新媒体文化环境。具体高校应采取如下几个有效措施:一是高校要健全新媒体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成立专门的高校新媒体文化宣传管理团队,并最好在高校的官微上及时传播红色文化信息;二是高校要建立专门的信息传播监管机制,严格打击控制一些恶意扭曲红色文化和传播虚假红色文化信息的行为;三是高校应建立校园红色文化舆情监督机制,要能及时掌控高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思想认知状态和行为变化,以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调整大学生红色教育措施。

六、结语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新兴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渠道,丰富了红色文化的教育手段,另一方面带来了许多弊端。高校应该学会辩证地看待新媒体时代下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要学会趋利避害,运用好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将红色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以科学的意识形态引领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他们学会理性地看待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瑶瑶,关洁,杨婷茹等.微媒体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2):55-56,82.

[2]王新红,黄彦,马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路径[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21(2):131-134.

[3]王华敏,张玄益.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5):32-38.

[4]李臻.新媒体时代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J].山西青年,2018(3):42.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