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审计单位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给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本文探讨了新时代下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简介
1.概念
经济责任审计指的是在遵守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前提下,独立审计机构及其人员监督、评价、审查经济责任主体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审计有所不同,后者主要出发点是维护国家经济秩序,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而前者则是为了区分经济责任主体任职期间内在单位或部门经济活动中应承担的责任,给监察机关等相关部门考核提供重要参考。
2.特点
经济责任审计以传统财务审计为基础并逐渐发展,在财务收支审计基础上进行深化,并不断提高和改善。而且经济责任审计实现了审计结果人格化,集中体现审计技术及社会属性。与三E审计相比,经济责任审计综合性更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经济责任审计主要由审计机关和人事、纪检、监察等机构共同组成。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各部门有义务帮助审计机关展开审计工作,审计机关也需要将审计结果告知相关部门。第二,审计责任重点追究对象是领导本人。经济责任审计注重监察领导在职期间履行责任的情况,而非其所在单位。第三,经济责任审计结合了干部监督与审计监督。相关部门在选拔干部时应以审计结果为参考,同时审计工作应独立存在,不受干部管理影响。
3.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在诞生之初就注定与常规审计不同,在各个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首先,经济责任审计给干部的监督管理提供标准,协助相关部门在选拔干部时做出正确选择。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干部在进行考核时需要将其任职期间经济指标纳入其中,从而实现公平公正考核。其次,经济责任审计在促进廉政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经济责任审计落脚于主体经济责任,加之个人任职时间较长,所以易暴露常规审计中很难发现的问题。最后,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客观界定前任与后任的经济责任。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现状
1.审计重点不明确
当前,我国的经济责任审查将重点集中于一级预算单位,偏向于其中有较大经济风险的部门,导致忽视了风险小、结构简单且资金周转量不够大的部门,无法督查其经济责任,带来腐败风险。由此可见,重大财政收入仍是经济责任审计中无法避免的一个重点层面,应将重点放在监督领导干部是否履行其责任、检查经济责任人是否存在贪污腐败等问题上,从而加强廉政建设。
2.缺乏审计计划
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对审计工作往往缺乏一定的规划性,容易导致审计效率低下。如果审计工作在领导干部任期将满时才进行,不仅无法保证审计结果的全面性,同时给本身有各种各样问题的领导干部提供有机可乘的空间。
3.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面对时代的进步,经济审计业务逐渐复杂化,对审计业务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审计人员却难以跟紧时代步伐,没能拓宽专业知识,大多审计人员知识仍局限于会计或审计学科,难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
4.审计结果运用不理想
尽管近几年经济责任审计发展速度很快,但关于如何运用审计结果仍存在很多问题,导致不仅无法完全发挥其积极作用,反而给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第一,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质量不高。很多审计组对领导干部的评价避重就轻,缺乏现实意义。第二,审计结果无法运用到位,审计部门内部责任不够明晰,存在审计人员相互推诿的现象,而且审计对象相对复杂,难以明确其责任人。第三,审计结果无法有效为政府决策服务。作为政府重要部门之一,审计部门有责任有义务为决策机关提供支持,但很多审计结果缺少对问题的深入剖析,导致参考性差。
对策及建议
1.明确审计重点
经济责任审计具有明正纪律、促进廉政建设等积极作用,但在运用过程中难免遇到实际困难。因此,为确保充分体现经济责任审计的积极作用,在审计时必须避免偏倚其中任何一方,对每一个被审计的领导干部都应予以足够重视。审计部门应着重关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是否都已落实到位,而不再只将重点放在重大财政收入方面,确保减少腐败现象。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部门及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被审计领导干部是否贯彻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并执行到位。通过跟踪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内部权力运行路线,检查其工作执行内容是否合法,工作规则是否建立,决策机构是否充分发挥其职责,从而确保领导干部不贪污不腐败,勤政自律,廉洁从政,脚踏实地完成中央相关规定。
2.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
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缺乏计划性,则难以提高审计效率。因此,应运用全覆盖模式开展审计工作,将所有因素考虑在内,并对整个审计过程中涉及的审计任务进行分类,做到主次分明、轻重有别,实现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在审计对象方面,不仅要将资金量大且长期处于公众视线内的单位囊括其中,也不应忽视资金量小的部门,都应将其包含在审计工作范畴。
3.加强审计队伍人才建设
人才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因素,无论企业、事业单位还是政府机关,人才作用都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更是重中之重。首先,在组建内部审计队伍时,优先选择综合素质高、业务知识全面的人员,且兼顾到合理的专业搭配,充分发挥队伍优势。
其次,审计部门应加快推进人才培养工作,除了需要为审计人员开展相关专业培训,非专业知识也应同时考虑在内,以提高审计人员综合能力。并且培训内容和方向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例如,鉴于当前大数据技术在各行业运用都十分广泛,可以开展大数据运用于审计方面的知识讲座。另外,部门内部也可以定期举办交流分享会,让综合素质高的审计人员分享经验,最终实现整体审计质量的提高。
4.改善审计结果运用情况
提高审计结果质量最根本的方法是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该体系必须做到实事求是,秉持公平公正原则,保证审计结果真实可靠。并且通过这一体系,强调对审计结果进行分析及提炼的重要性,透过表面现象发现问题本质,从根本上解决审计问题。
在审计结果运用方面,可适当公开审计结果,提高审计结果运用透明度,增强审计部门公信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审计结果内容的真实有效。另外,必须不断完善审计部门的监督体系,明确审计人员职责,实现责任到人。
参考文献:
[1]陆虹.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15).
[2]刘春燕. 新形势下县级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财会学习, 2019(19).
[3]李笑雪. 经济责任审计治理权力“期权化”研究[J].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6(1):38-45.
[4]李小兰. 以风险导向为基础的经济责任审计信息化应用与實践[J]. 福建茶叶, 2019(5):50-50.
作者简介: 芦晓春(1971-)甘肃省平凉公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