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喝还是不喝

2020-09-02 06:23兰政文
家庭医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喝咖啡咖啡因饮用

兰政文

有一种饮品,虽与茶叶齐名,却一直备受争议。它就是咖啡。喝还是不喝?多喝还是少喝?如何趋利避害?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不少人。

天天喝 咖啡 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绿萝

喜欢喝咖啡,现在好像已经养成习惯了,每天早上得喝一杯咖啡,如果不喝,一天都没精神!这是不是咖啡成瘾了啊?天天喝咖啡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赞 (95)I转发 (66)I收藏 (82) I 评论 (36) I 私信 (7)

小魔女

其实,对正常人来说,适量饮用咖啡是可以保持健康的。

夏天配西瓜

的確,有一些研究表明,单独使用咖啡因会引起兴奋,甚至出现上瘾症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长期饮用咖啡就一定会上瘾。事实上,小剂量的咖啡因能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大剂量的摄入咖啡因会使人焦虑和过度兴奋。但这些都仅仅是短暂性的作用效果,并不会成为人们的健康威胁,也不会使人上瘾。咖啡与酒精、尼古丁相比,始终还是小巫见大巫。当代离不开咖啡的现状只是一种生理依赖。此外,咖啡依赖性是长期大剂量的饮用造成的,也就是说至少需要饮用超过500毫克以上,也就是4杯以上才行!所以,只需要保持正常的饮用量,有规律地饮用咖啡,就可以放心啦!但是如果在饮用咖啡后出现了恶心、焦虑、心脏不齐等症状,最好去咨询一下医生,在医生建议下饮用。

DimLau

总体来说,咖啡属于比较健康的饮品。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有相关研究称,每天喝咖啡 4 杯左右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另外,咖啡还有可能可以预防阿尔兹海默(老年痴呆)症……但是尽管如此,如果您感觉压力大、很累、睡不醒,我更建议您严肃认真地调整一下自己的身体状态,比如休假、适量体育运动之类。因为咖啡因不会帮您消除压力和疲劳,它只能暂时让压力和疲劳延迟,迟早还是要还的。

佳美

①丙烯酰胺大量摄入对动物致癌,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对人致癌。②丙烯酰胺在食物中广泛存在,包括饮水、谷类、烘烤面点、高温加工土豆等。③喝咖啡摄入的丙烯酰胺量还不到动物致癌量的千分之一。④没有任何一种癌症风险增加,是和摄入丙烯酰胺相关的。(美国癌症协会)⑤有足够证据表明适量饮用咖啡健康益处远大过所谓风险,除非你发疯般的几十杯咖啡一次性摄入。⑥想喝就喝吧,我先来一杯咖啡。

喝咖啡利弊谈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咖啡是个好东西。来自国内外医学界的研究信息一致显示,咖啡除了众所周知的提神醒脑、增强记忆力、保持好心情等好处外,还可在保健防病方面一展身手。

这得益于它所富含的多种保健成分。咖啡因能防止胆固醇形成结晶,并增加流经胆囊的胆汁量,可减低胆结石风险40%;蛋白黑素可减缓大脑和神经系统的退化,使罹患帕金森病的风险减少80%;咖啡多酚(类似于茶叶中的茶多酚)在抗衰老、防止老年痴呆方面有一定作用;绿原酸能促进葡萄糖代谢和提高胰岛素敏感度,使糖尿病罹患风险下降37%;黄烷醇对血液循环系统有一定益处。医学试验还显示,咖啡可降低肝癌风险20%~50%,前列腺癌风险53%,肾癌风险16%,肝硬化风险20%~70%。

咖啡的弊端也不少,以致被一些人将喝咖啡视为“罪恶的享受”。这主要来自咖啡因的副作用,如易对交感神经产生刺激引起异常兴奋,导致心率加快或诱发房颤等心律失常;干扰睡眠;引起神经过敏(类似于服用兴奋剂后)、血压升高(尤其是高血压患者)、骨质疏松(咖啡可阻止胃肠对钙的吸收,且利尿作用可增加钙的排泄);等。

综上,咖啡可谓利弊共存、功过兼有,但总体上看利大于弊。且其弊端尚可通过健康的饮用方式予以减轻或淡化,尽量趋利避害。

健康喝咖啡的几点建议

对咖啡趋利避害的唯一有效途径,就是健康的饮用,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大要点。

以纯的黑咖啡为首选  不添加任何其他成分的黑咖啡,热量低,营养物质与保健成分丰富,最值得推荐。如果是自己在家制作,建议购买咖啡豆现磨,或直接购买咖啡粉(包括挂耳咖啡、胶囊咖啡),用热水冲泡饮用(最佳冲泡比例为1克咖啡粉冲15毫升或18毫升水)。若进咖啡馆,最好选择不加奶精和糖的美式咖啡,以黑咖啡为上品。对咖啡因特别敏感的人,则以意大利浓缩咖啡为佳(别误解浓缩二字,以为咖啡因肯定最多,其实恰相反,一杯浓缩咖啡的咖啡因含量仅为40~70毫克,比等量普通咖啡少很多)。至于一些人所钟爱的加料咖啡,如焦糖玛奇朵、绿茶咖啡、卡布奇诺等花样品种,顶多获得一些情趣而已,却可能给健康埋下隐患,道理很简单,加料咖啡要么奶过多,要么糖过多,很容易造成糖和脂肪摄入超标的不良后果。例如以大量丰富细腻的奶泡闻名的卡布奇诺,酪蛋白就太多,可给咖啡中绿原酸的吸收、利用蒙上阴影;再如焦糖玛奇朵(在香浓热牛奶上加入浓缩咖啡、香草,再淋上纯正焦糖而制成),不仅奶量多,糖也超标,使咖啡的保健防病功效打折甚至抵消了。

把握好时机  美国医学专家认定,一天喝咖啡的最佳时间是上午9点半到11点半,即在早餐后喝咖啡。不要清早起床后就端起咖啡杯。奥秘在于咖啡因与人体中的一种重要激素——皮质醇发生相互作用的效应,在这段时间内达到最优状态。以下时段则不宜:空腹时(咖啡会对肠胃造成不良刺激)、午餐尤其是晚餐后(咖啡因的刺激作用可持续6小时,下午喝也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更不用说晚餐后了)。

限量饮用  咖啡的弊端往往与饮用过量有关,所以最好的防范措施就是限量。每个人对咖啡的耐受量有体质差异,不能一刀切。《美国居民膳食指南》认为,健康人每天喝3~5杯咖啡是健康饮食的一部分。国内专家则建议,健康人一天最好不超过3杯(每杯约200毫升)。

找个“好搭档”  咖啡的好搭档首推牛奶,既可改善口感又不会影响其健康属性,还可使人体吸收咖啡因的速度减慢一些,特别适宜胃酸过多者(咖啡因吸收太快容易刺激胃酸过多分泌);次为砂糖(一勺咖啡搭配砂糖5克左右不会影响血糖,也不会妨碍咖啡燃脂的效果),可改善咖啡的口感。但“咖啡伴侣”、酒类、茶叶等皆不宜做咖啡的搭档。以“咖啡伴侣”为例,俗称奶精,其实是植物油脂粉末(简称植脂末),虽可增加咖啡的“奶味”而改善口感,却是健康的一大“天敌”。因为植脂末所含天然不饱和脂肪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饱和脂肪酸,且还会产生对健康极为不利的“反式脂肪酸”。另外,酒与咖啡搭档(如邓丽君的歌“美酒加咖啡”),会使你的大脑与心脏难以承受酒精与咖啡因的双重刺激,且可掩盖咖啡的风味。茶与咖啡两者都有活血、醒脑、提神的作用,同饮会增强大脑神经的兴奋性,对睡眠的干扰更大。边喝咖啡边吸烟也不好,因为两者的作用相叠加,可对人体的供血系统产生长期的破坏作用。

挑选一只好杯子  英国一项研究显示,不同形状的杯子会影响咖啡的口味,如高一点的杯子会让咖啡喝起来更甜;“瘦”杯子里的咖啡比“胖”杯子的喝起来更苦。澳洲联邦大学还发现,相比透明的杯子,用白色杯子喝咖啡更苦;用蓝色杯子,则会让咖啡喝起来更甘甜。

讲点礼仪  喝咖啡不要囫囵吞枣,而是先凑近鼻子闻香,如果带有哈喇味,意味着咖啡豆已不新鲜。通过嗅觉考验后,含一口咖啡在嘴里,用舌头轻尝,再慢慢吞入咽喉。只有喝起来清净明亮,香气饱满宜人,身体也无不良反应,才算得是一杯好咖啡。

不宜喝咖啡的人群

咖啡对大多数人都是好东西,但以下几种人无此口福。

高血脂者  咖啡因可升高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增加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低密度脂蛋白,使你的血脂更高。如果一定要喝,可选择滤泡式咖啡,且限于1杯之内。

孕妇  咖啡因可抑制胎儿的正常发育,增加流产的概率。

维生素B缺乏者  咖啡因会刺激神经系统,且对维生素B有破坏作用。

胃溃疡患者  咖啡因可刺激胃酸分泌,加重症状延长病程。

精神病患者  咖啡因可能导致病情波动。

胃食管反流者  咖啡可能造成夜间睡眠时泛酸恶心。

高血压患者  咖啡可使血压升高,不愿告别咖啡者每天限于1杯,且不可在清晨饮用。

骨质疏松者  每天限于1杯,并坚持运动,三餐摄足钙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钙剂。

猜你喜欢
喝咖啡咖啡因饮用
喝咖啡
咖啡和茶使人脱水?
咖啡因何时起效?
喝咖啡有助于保持健康吗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频繁呼吸暂停的疗效
基于因果分析图法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探讨
喝咖啡
饮用生鲜奶存安全隐患
饮用“阴阳水”需谨慎
咖啡因对急慢性疼痛的调控及其可能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