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也要追求自我实现

2020-09-02 06:23
家庭医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机心子贡圣人

中国传统养生格言

執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

《庄子·天地》

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心理学这一学科,因而许多涉及到人的心理的话题,都说得神神秘秘的。西方也一样。心理学只是在一百多年前才脱胎于思辨性哲学。在此之前,涉及心理方面的话题也都是神秘晦涩。因此,二哥莫笑大哥,大家彼此彼此。

今天人们都知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养生长寿,除了身体健康外,心理上也必须健康。古人讲养生,虽然没有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但也有不少闪光点。比如庄子在天地篇里所讲的这个故事。子贡游学路上遇到一个老者在菜园里浇地。他挖了一条地道通到井下,抱着罐子来回沿地道上下从井中汲水。子贡觉得老人很愚昧,于是就教他如何做从井中提水的器械。不料老人却拒绝了子贡的建议,认为这是一种“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子贡一路上反复思考,由此得出了结论:“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也就是说,执持大道的人德行完备,德行完备的人才能形体健全、行为无瑕,进而达到精神圆满。这是圣人之道啊。

子贡回来后将自己的所悟告诉孔子。孔子说:“那是借着灌溉菜地研讨和实践浑沌氏主张的人,持守内心的纯一,心神不外分;修养内心,而不求治外在。”也就是说,老人是在借着笨拙的行为在修炼内心的自我圆满。

按照上个世纪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从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到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直至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达到最高层次的人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这和庄子内心圆满差不多。不过,马斯洛认为,人的低层次需求被满足之后,才会转而寻求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而庄子认为,达到内心的圆满需要舍弃“机心”,即舍弃对外在物欲的追求。我们可以以中华民族的许多先烈为例,他们褴衣少食,却不为富贵所淫;面临生死抉择,仍威武不能屈。他们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证实,人可以为自己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讲究气节,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仁人志士,足以令西方人汗颜。

长寿者肯定要达到内心的圆满,即身心的一致。一个内心不稳,生活目标变幻莫定者是不可能长寿的。但如何做到这一条,却是一道多选题。在长寿者中,既有澹然安暇、养怡永年的修养者,也有一生执着、锲而不舍的追求者。前者以自己的养怡之富演绎着内心的圆满;而后者则以理想来演绎自己的人生,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目标毫不动摇,这就是气节。其中既有追求自己的远大目标,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者,如许多老科学家、老艺术家、老教授;也有无私奉献自己爱心的普通人。他们努力使自己的每一天都活得有意义,从而实现了心灵的自我圆满,值得我们永远敬仰。

猜你喜欢
机心子贡圣人
5Y系列机心
——时尚的伴随
子贡文化心理释义
ETA7750的故事:世界上最伟大的计时机心
全球最大手表机心企业ETA的断供疑云
从整个行业来看,谁都拥有自产的计时机心?
Being Humble Enough to Consult One’s Inferiors不耻下问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不以己善示人